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困死沙漏的妖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下午发伯去对面老宋家借杀猪盆,为明天作准备。大花山里一般都是冬月初开始杀猪,这时候的猪都已经膘肥肉满,冬月初杀了有足够的时间做成腊肉,过年时腊肉也是最香的时候。

    其实发伯还有个问题一直在心里装着,纠结要不要把两头肥猪都杀了。眼看着小家伙要出世,到时候摆满月酒需要一部分鲜肉,只是家里的粮食不多,留一头再喂下去的话怕是连小猪没粮食吃。要买粮食的话又麻烦又不合算,得从霜河背回来,那么远一想就怕。

    一路向老宋家走去,杀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让他左右为难。直到老宋家的狗从柴堆里冲出来狂吠时,发伯依然没有最后的决定,他需要找时间回去和发婶儿商量,让她也拿个主意才是。

    老宋从火堂钻出来,看是谁惹得狗咬。瞧见发伯便赶紧招呼说:“是他大伯呀!快进屋来烤火,快来”欠身让发伯走上前,他在身后护着不让那黑狗咬到客人。

    火堂里燃着很大的火堆,屋里十分暖和。老宋的爱人坐在火堂边,怀里抱着孩子不方便就没站起来招呼,只是侧过脸看着发伯说:“哦,他大伯快坐!”

    发伯在靠门口一张椅子里坐下,屋子不大,人与人之间都坐的不太远。他伸手逗那孩子:“乐西,让伯伯抱抱!”

    他很喜欢孩子,觉得孩子便是这山里的精灵,是大山明天的希望。

    乐西惊恐地看着这个比自己大很多的人,很陌生。乐西妈妈将小家伙向前推了一把说:“去,让伯伯抱抱,长大了也当老师。”在乐西妈妈看来,发伯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又有文化又持家。她希望乐西长大了也能做个老师,最起码能有一碗轻松饭吃。

    很明显,未满一岁的乐西非常认生,不停向妈妈怀里躲。

    站在一边为发伯沏茶的老宋看儿子往妈妈怀里钻便笑着说:“嗯,羞呀!伯伯抱都不给,长大有什么出息。”

    接着哈哈大笑起来,屋子里顿时洋溢欢快的气氛。

    老宋递一杯茶给发伯说:“大伯今天在干什么?”

    发伯双手接茶,轻轻地呷了一口,把烫手的杯子放在地上。深深吸了口气对老宋说:“到这几天了也没什么事可做,收拾院子。明天是个吉日,准备把猪杀了,免得再喂。”

    “你们家那两头猪我前天去看过,肥得不行呀!两三百斤呢!”乐西妈妈插嘴说。

    发伯和蔼地笑笑没直接回答,而是转头对老宋说:“再不杀粮食快吃完了,正好也是杀猪的季节,水到渠成。”

    老宋附和着发伯的观点:“冬月里的确要杀了!”自己也倒了一杯茶,准备喝之前才想起还有一个人,于是对乐西妈妈说:“你要不要茶?”

    女人摇摇头说:“不想喝!你把火弄大一点让大伯烤。”

    发伯看着火星一跳一跳,不由得嘴角向上稍稍翘起,似乎想到了什么事情。其实他只是在等待老宋呷完一口茶之后开口向他借杀猪盆。看老宋放下茶杯,发伯赶紧说:“想明天借你们杀猪盆用,还有那张小方桌。”

    为自已家里没有这两样东西有点儿自卑,每一年都要重复借用,怕宋家有想法,所以语气里充满歉意。

    老宋爽快地点头答应:“行,就是今年还没用过,不知道漏不漏水。晚上我装水试一下了,要不行修修再送过来。”说完他站起身来向木楼梯走去,取了两支烟,带着歉意说:“大伯来了都没递一支烟,只顾讲话去了。”

    顺手递给发伯一支,自己也叨上。

    天一句地一句地聊了一会儿,发伯所讲的话在老宋两口子心里那可是金科玉律。就算整大花山的人都尊敬发伯是个有文化的人,他一说话一般都会静心聆听。

    不知不觉烟抽完,茶也喝完,发伯站起身来向老宋两口子道谢:“那就谢谢你们借东西,还有明天早点过来帮忙,又耽误你时间了。”

    乐西妈妈还是没站起来,正在给孩子喂奶不方便送客,转头向出门的发伯高声说道:“你忙的很,要不然再烤会儿火!”

    作为女主人,留客才显得好客,但也不便太过热情。发伯已经出了大门,大声回应说:“不坐了,还到那几家去,和他们再确定个时间,明天好早点办完。”

    老宋将发伯送出大门,呵斥黑狗不要乱叫。等发伯走远了才回到里屋,点上一支烟看着乐西妈妈说:“发婶儿又要生了,到时候又出个人情。不记得上次生乐西他们送来的是五块还是十块!”

    人情往来是山里的风俗,礼金的多少也说明了人情的厚薄。老宋陷入了对之前收入账目的努力回忆,不停地吐着烟圈。

    “你来我往,有人有情嘛!一礼来一礼答,该回多少回多少,只是手头没什么钱,你可得赶紧想想办法。”其实老宋何尝不知呢,这也正是他在思考的问题。

    乐西妈妈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地问老宋说:“呃!你说,发婶儿她们这回吵架到底是为什么呀?”

    完全就是那种不得到答案誓不罢休的架势,侧起耳朵准备听老宋的分析。老宋却没有很快回答她,拿火钳将烧散的柴禾夹拢一堆,想了好一会儿才深深叹了口气说:“还不是为生活,你看发婶儿那时嫁过来主要看上他年轻又有铁饭碗。这日子嘛过着过着就变了,负担一大手头就紧了,矛盾会越来越多,所以不时会争吵一下。”

    老宋看看乐西妈妈,放下手中的火钳继续说:“这么多年都吵过来了,习惯了。老冯可是个好好先生,平时根本没一点脾气。”

    乐西妈妈点头说:“是啊!像他这样的男人有文化又有固定收入,在这山里可找不出第二个。发婶儿这是不知足呀”从她眼中流露出来的不止是羡慕。

    发伯又去了另外几户明天请过来抓猪的乡邻家,和他们说定具体的时间,顺便借了些明天用的小物件提前带回来。

    发婶儿又坐在廊下晒太阳,那里很通风,所以发婶儿感觉良好。手在肚子上不停地反复划着圈儿,嘴里低声呢喃像是和小宝宝说话。可能是快点出来、早点长大或是一生平安什么的。

    这山里其它女人做妈妈可没她这般轻松,还能有份闲情坐在太阳下休息。要么忙着为小宝宝做尿片,或是帮家里做点小事情。而她嫁对了人,一个总让着她还能养活她的男人,她需要做的尿布,奶奶正在火堂里替她做。

    奶奶忙碌完一天的家务,从火堂后面端出针线筐开始做尿片。一针一线都用心用情,还真数不清奶奶这一辈子曾做过多少尿片,儿女们还有侄子侄女们的,后来还要给雨沐做,而今又要给家里这个快要到来的小家伙准备。

    尽可能将针廓放的小小的,免得以后用的时候擦到孙宝宝那嫩嫩的屁股。她眼神已大不如前,深知自己已经老了,只得将手拿得离眼眼睛更近一些。

    冬月的黑夜来的很早,大约五点左右已经变得模糊起来。一天的玩耍让冯雨沐很困乏,坐在椅子里开始打瞌睡,奶奶抱起孙儿将他送到屋里去睡下。冯雨沐从断奶就跟奶奶睡,他已经习惯挤在这张床上。奶奶帮小雨沐盖好被子,提着他的小鞋子走出来烤在火堂边。鞋里略潮气,烤干了明天他穿起来会更舒服些。不能因为脚底是凉的而生病,奶奶一直都是这样细心地照顾着雨沐。

    天完全黑了下来,发伯又从柴堆里拉了些粗点的树干放进火堆。他要让这屋子更暖和些,在这个寒冷的夜里如果没有大火一定冻得发抖。挂在火堆上的水壶哧哧冒着蒸汽,水已经沸腾。瞬间从壶嘴里喷出开水来,溅到火堆里惊起一大团的烟雾。

    发伯取来木盆,倒上半盆热水,到厨房舀一瓢冷水兑进来。端到发婶儿面前放下说:“早些洗了睡吧!”

    发婶儿一脸严肃,可能是因为坐的时候久不想开口的原故,她挣扎着洗脸。发伯一直站在旁边等她洗完脸帮忙把毛巾挂在椅背上才坐下。发婶儿脱掉鞋子,将浮肿的双脚放进水里,却因为看到厚厚的双脚而抱怨怀孩子的辛苦。

    洗好脚发婶儿先去睡了,发伯又打水递给奶奶洗脚并帮忙收拾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尿片。用旧衣服和一些棉布料做成的形状各异的尿片只要有用的就行了,这个东西可不能少。发伯帮奶奶倒洗脚水之后再进来,她已经进屋休息去了。关起屋里前前后后所有的门,只留火堂通往猪圈的小门。等收拾完了还得去检查一下猪,给它们倒下夜食才能安心。肥猪就不用喂食了,明天一早就要宰掉它们。肥猪并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依旧安静地睡在圈的一角呼呼地打鼾。

    灰暗的夜光里,高高的堆垛在院子角落格外显眼。柴是发伯从山上砍回来过冬的,足可以供应整个冬月。小家伙满月酒之前,还要请乡邻们帮忙再从山上砍柴回来,过完喜事之后剩下的就可以留给正月。

    发伯关好后门,小心翼翼将火堆里未燃尽的木柴拉散,在热灰里埋下火种。拉灭发黄的电灯,熟悉地摸进屋子准备睡觉。

    发婶儿还没睡着,听见发伯进来便向床里边欠了欠身问道:“门都关好了?”发伯说:“呃,关好了的,山头那个门没关,方便你起夜。”他自信这样做是安全的,不会有什么事情。

    “呃,你说,是只杀一个还是把两个都杀了?留一个吧没多少粮食吃,两个都杀了到时候得去买新鲜肉,要钱。”发伯有些犯愁,希望发婶儿帮忙参谋个主意。

    发婶儿艰难地转动身子:“你自己看着办,这些事儿我哪有心情管”发伯听她这么说很是失望,看来她并没想出主意。

    “还有多少粮食嘛?”发婶儿还是问了,想知道如果留下一个的话还能喂多久。

    “两三百斤吧!两个小猪一开年就要吃很多,到时候怕是又要买粮食喂猪,太不合算。”发伯在盘算着怎样都得花钱,要不鲜肉,要不买粮食。他很为难,这一家老小平日的吃穿还有乡里乡亲的人情往来都得靠他一个人撑着,几十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已经好难了。

    发婶儿突然想到了办法,她说:“可以这样,两个明天一起杀,免得过几天又请人帮忙。等摆酒的时候拿些腊肉卖了换点新鲜肉就行。”还真是一个办法,但也只能是个折中的办法。发伯知道,到腊月的时候家家户户腊肉都出来,到那时价钱不会高,刚好猪都杀完新鲜肉又会成了抢手货。腊月里卖腊肉后买新鲜肉是个折本的生意,可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发伯这才安心躺下,拉起被角将自己盖起来,不敢用力地拉扯被子以免把发婶儿冻着。尽力地靠紧发婶儿想给她一些温暖,却因为他坐在床边冻的太久一双脚冷冰冰的,刚一碰到发婶儿就惹得一声埋怨:“冷死了,你就不能拿远点?”发伯有些委屈,但这件事儿不用解释,只能嘿嘿地憨笑两声。

    “你说小家伙取个啥名字好呢?”发伯问发婶儿,他在策划为即将到来的宝宝起个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字。

    发婶儿明显对这种事不感兴趣:“你爱起啥起啥,我哪有你那么有文化?不懂。”语气里略略带着不满。在她的心里,好长时间对发伯几十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收入看不顺眼。别人眼里发伯是个老师,受人尊敬,受人爱戴。可在发婶儿看来,不在家劳作的男人是不顾家的表现,要么在家劳作要么就像邻村的老李或是老向他们一样跑生意到外面挣大钱。刚嫁来的时候可没这种想法,只是这几年一直都没加工资眼见都养不活家口了。

    发伯心里清楚,每月几十块钱的工资的确不够养家糊口。自从发婶儿怀孕后,除了工资之外家里没有什么其它收入。奶奶一人种地所以今年收成不是太好,收的玉米已所剩无几,撑不到开春;大米一直都是买的,接下来的这场喜事得花去一大笔钱。

    发婶儿为此很郁闷,抱怨说:“整天就知道搞那些不着调的事,起什么好听的名字,有文化能顶饿不?能不能也像别人那样花点时间多搞点钱把婆娘孩子供好?”发婶儿开始数落发伯这些年的不是:“自我进你老冯家大门那天起这么多年任劳任怨,给你看猪养狗,扫堂刮地。四五年了,你还是个小教书匠,起个屁用。看人家老宋家今年收的那粮食都没地方堆了,还有,后山的老向下县城做生意,带了不少钱回来”

    发伯可不这么想,他争辩道:“书总得有人去教吧?再说多多少少不还有些收入嘛。只是今年地里收成不好所以难熬,明年说不定会好些呢?”他心想明年一定会好起来,不会再过这种艰苦的日子。

    发婶儿不服气地说:“明年,明年?都说了多少个明年?想过没有,明年我肯定是要带孩子,而且多一张嘴还要多开销。又做不成地里的事情,哪会好些?只会更差,一想都不舒服”说完还长长叹了口气。

    “我也没办法,书不能不教吧?工资一个月就只有那么多,毛老师他们和我拿一样多,每月只有五六十块钱。所有人都一样,不是只给我发得少。”

    发伯有些激动,其实他自己也不懂,为什么都是拿五六十块钱,别的老师家就过的好好的,有吃有穿。

    近两年这样争吵已经太多次,发婶儿很泄气:“不想说那么多,给你养儿育女,你教书去了我在家里种田,该做的事情我都做了,今年是没有办法,明年也是不行的。等后年吧,到时候自己想办法,看能不能过得好点”在发伯听来只不过是气话,她能有什么办法。

    不想继续争吵下去,发伯只能做出让步:“好了,好了!不说了,我早点睡了明天还要起烧水。”

    发婶儿没有再说什么,屋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死一般的沉寂。猪圈里传来小猪因为怕冷都想挤到靠墙一边而打架的声音,肥猪偶尔也哼哼几声。

    发婶儿睁着眼睛睡不着,目前这种生活现状让她很委屈,白天长时间的休息让她无法入睡。

    发伯同样也睡不着,脑海里搜索着所有美好的字词,要找到一个响亮又好听的名字,必须是这山里谁都没用过的字。如果是个儿子就取源、然、枫这类字,比如叫冯雨然;如果是个女儿就取婷、珊、蕾,比如叫冯雨珊。反正什么娃、国、香、芝这种遍地都是的字绝不能用在名字里,那样显得太俗。大儿子就叫冯雨沐,好听,好写,又有些书香气。

    要知道在这方圆几十里的枫木乡和霜河还没人用过这么好听的名字,一想到这些,发伯很是得意。

    夜已深,双眼不觉开始变沉。夜是那样安宁,对面山上偶尔的犬吠隔着窗户传进来,显得格外幽远。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