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困死沙漏的妖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敢情好,到时候一定提前来接”

    宋老二女人也跟出来,随接生婆一同离去。望着宋老二女人的背影,发伯和奶奶都有些叹气,为这个苦命女人感叹。感叹她生活的艰难;感叹她命运多舛。其实发伯心里还有一个没说的心结,今天不该是这个女人给自己女儿逢生,这不是好兆头。天意既然如此也只能作罢,人是没无法违逆的。

    晚饭的时候奶奶为发婶儿煎了两个荷包蛋,发婶儿想吃但感觉想吐。味口还没恢复,先放一边等会再吃。

    今天的雨沐绝对是失落的,没有得到平日那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但他还有了新的收获,难得吃到的荷包蛋被妈妈留了下来,奶奶就给他吃了。

    奶奶指着被子里的小婴儿对冯雨沐说:“这个就是你妹妹,以后她能讲话了就会叫你哥哥。所以你以后一定要听话,给她做个好榜样才行。”

    冯雨沐边吃荷包蛋边呜呜地答应着,哪顾得奶奶说了什么。

    夜里永远的发伯最有灵感的时候,暗黄的灯光底下他翻开笔记本。旁边放着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手指在嘴里拈点口水,一篇篇地看,一字字斟酌,他要为女儿取个好名字。叫冯玉什么或是叫冯雨什么;再或者叫冯语什么都行。就叫冯语什么好听些,毕竟是女孩要更多些书卷气。不过他似乎不太确定要用“语”这个字,又将“语”用“雨”替代组合了一串备用的名字。

    至于最后一个字,发伯拟了十几个将它们全记在笔记本上,慢慢推敲比较。

    奶奶在一旁看儿子“做文化”的时候就很满意,她得意于自己养育了一个识文断字的教书匠;她得意于儿子能用这份差事养家糊口;她还得意于儿子在山里所受到的尊重。

    发伯小声念着拟好的名字,反复品读。奶奶听起来觉得每一个都好,其实她是受了儿子的影响认为他取的每一个不好的。但仔细思量之后她还是提醒发伯说:“还是得找个先生算一下,看八字里缺什么。有些字是用不得的,相克相冲就不好。”

    一语惊醒梦中人,发伯拍拍脑袋说:“是得去找人论一下字,这事儿可马虎不得!”其实发伯自己不太相信这个,但为了儿女还是宁可信其有。

    冯雨沐早已睡了,奶奶将发婶儿安顿好之后一直陪发伯坐到夜深。她得留下来不时去探望一下儿媳妇和孙女儿。小宝宝一哭奶奶就会进去哦哦地哄上好一阵子,等她哭够才又回到火堂。

    凌晨一点,奶奶已经很累,实在坚持不住便对发伯说:“你弄好了也早点睡,改天去找个先生好好测,看哪个行再用。”

    发伯眼盯着笔记本上的字没抬头看奶奶,嘴里应道:“妈,您早点睡。我这里也快写完了,明天一早就去高椿坪找六定叔给看看。”

    这晚发伯和发婶儿睡在同一头,将刚出生的小女儿护在中间,更是也便于照顾发婶儿,怕她晚上需求喝水什么的。即使女儿不时哭闹,发伯这天晚却感觉心里很踏实,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安逸。

    一早起来,发伯将今天要烧的柴禾搬进屋里在火堂边码好。今天发婶儿会起来烤烤火,要把火烧得大一些才不至于冻着。吃过早饭,发伯提着公文袋把昨晚想好的名字装进去,向奶奶和发婶儿打了招呼便下山去了,这是去离家三十多里地的高椿坪找会算命的六定叔。

    弯弯的公路从桃子坪经过大花山脚下一直延伸到高椿坪,虽然有公路但这天气里是不可能搭到便车的。发伯只能步行,但走在大路上比山路要快得多。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对于常年生活在山里的发伯来说不算什么,更远的路也不在话下。

    六定叔已年过花甲,眼睛有些看不清楚来人。懂事儿的孙子为他递上老花镜之后才认出是大花山的冯老师。六定叔很高兴,发伯小的时候曾在六定叔的私塾里念过几天书的。后来因教育改革了,读古书的六定叔不再给学生们上课只能回家种地。不知从哪天开始竟然成了远近闻名的算命先生,这得益于他对周易之类古书的研究,山里可没几个人感兴趣,主要是看不读。

    发伯将带来的一瓶苞谷老烧放在六定叔不远的地方,六定叔假装没看见却明明又瞟了一眼。

    边说明来意发伯边从袋子里掏出早准备好的一串名字,请六定叔帮忙推敲。六定叔推开窗就着屋外的雪光仔细读起来:“冯语姝、冯语薇,冯雨瑶、冯雨歆”

    看完所有备选的名字,六定叔侧头望着候在一边的发伯说:“报个八字,我来合一下看哪个字好!”所谓的八字,在枫木乡和霜河这地方的理解就是出生的时辰,但有时候也指一个人的命运。

    发伯一字字小心向六定叔通报:“戊辰年甲子月庚申日,辰时生。”生怕六定叔会听错影响女儿一生的运程。

    六定叔用手指节反复掐算,推理着八字对应的运数、五格、三才等等,嘴里念念有词。发伯从桌上拿过那张纸,又一次仔细念着昨晚列出的名字。他在选自己最欢的名字,虽然最终还是要六定叔才能作出决定。

    六定叔最后选定了冯雨瑶作为最优的结果,他向发伯解释说:“这孩子属龙,又是辰时生的,命好哇!不过按这个八字来算的话五行缺水”

    发伯不太懂这方面的事情,知道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一说,如果八字里缺什么就得补什么才行。人们都会在名字上下功夫,将八字里缺的那一行补上,确保五行都有。

    六定叔接着说:“就取这个瑶字吧!”

    发伯想要明白六定叔为什么会先定这个字,不解地问道:“怎么个说法?”

    “你看啊,这个娃娃八字里缺水”六定叔清了一下嗓子。

    发伯有些不解:“按理她生在辰年又是辰时,这属龙的当有水才是”

    六定叔拉下老花镜透过镜缘,瞄了发伯一眼然后笑着说:“不是你那个解法!”

    稍微停顿了一会儿,他开始为发伯详细解释起来:“这戊辰已巳是大林木,生年属木;甲子乙丑海中金,生月属金;庚申辛酉石榴木,这生日属木;庚辰辛巳白腊金,这生时属金。是吧,算起来没有水火二行。”

    发伯仔细的听着,不住点头称是。

    “木生火,有木就有火;土生金,有金必有土。所以算起来只是缺水,所以用这雨字再好不过。”

    六定叔的解释很到位,发伯不得不佩服他的推理。

    “再说了,冯雨瑶这个名字从五格来说,人格属水。这人格算是天、地、人、外、总格五格里的主格,既然主格有水那便有水了,是不是?金木水火土五行都有了不是?”六定叔补充道,语气里为他自己的推理有些得意。

    “哦”发伯完全明白六定叔的意思,深深点头表示同意。他虽然没研究过这方面的知识,但基本的逻辑还是有的。再说请师师为主,六定叔说的肯定错不了。

    女儿取名“冯雨瑶”就算是定下了。发伯千恩万谢出门,向六定叔道别:“过些日子她六定爷爷可一定要来喝满月酒。日子还没定下,决定了再专程上门来接您老人家。”

    六定叔频频点头满口答应,挥手送走了发伯转身进屋。

    发伯离开高椿坪,快步赶往乡里去。他要去买些女儿和发婶儿用的东西,还要到卫生院帮宋老二拿药。从高椿坪到乡里比大花山远得多,发伯足足花了两个半小时才走到,已经是下午了。

    荒凉的老街上没几个行人,偶尔经过的车也是急急赶路,不做一刻停留。

    走过死气沉沉的小商铺,这种不逢初一十五的时候基本没人光顾。只是一些本就住在街上的人家会照常开门做生意,不指望能有谁在这个冷清的日子进来。发伯侧头向店里看去,想给家里稍带东西回去,一时又拿不定主意。

    街上认识发伯的人会热情地打声招呼问候:“冯老师,上街呀?”

    发伯会亲切的回应说:“买点东西”

    还是带些饼干和红糖回去,饼干给儿子,红糖给发婶儿和奶奶,特别是发婶儿可以补补身子。

    今天是周末,不知道卫生院发药的是否有人值班。发伯赶到医院的时候还有人在,这才舒了一口气。正好值班的还是个相识的医生,寒暄几句后医生帮忙取了药,用报纸包好递给发伯。

    发伯怕报纸会漏,便将药包一起放进装饼干的塑料袋里。

    从乡里回来已是晚上,奶奶做好饭等着发伯回来吃。手脚冰凉的发伯顾不得吃饭,直接进屋先看了发婶儿和女儿。在火堂蹲下取暧,双手从火苗上快速掠过,这样会热得快一些。

    冯雨沐见爸爸带了东西回来,高兴地去翻袋子。发伯又大声呵斥道:“说过多少遍了不要翻东西。等会儿我给你拿,别把会珈爸爸的药弄散了!”

    冯雨沐跑过来蹲在爸爸身边一起烤火,希望爸爸快点热乎起来,那样就可以早点得到袋子里装的好东西。

    小雨沐的手上有冻疮,一烤热便开始发痒,他哭闹起来。发伯无奈站起来,拿塑料袋里的饼干给冯雨沐。将一包红糖递给奶奶说:“妈,我上街称了两斤红糖,您收一斤,偶尔冲着喝。”

    奶奶很心里很喜欢,但更想留给儿媳妇。她说:“给雨沐他妈喝,正需要。”

    发伯指了指袋子说:“还有,都有”

    奶奶收下糖放进后屋的抽屉,发伯知道她舍不得喝。冯雨沐听的真切,他知道以后在哪里可以偷到糖吃。

    发伯用一个大杯子冲了红糖水,端进屋去给发婶儿喝。发婶儿已经可以坐起来自己动手,还吃了几块饼干,这比平日里吃到的饭菜要可口些。

    “姑娘的名字起好了,六定叔帮忙看的。”发伯对发婶儿说。

    发婶儿瞪了发伯一眼,没好气地说:“一个女娃,随便起个什么名字就行了。我管那么多干嘛?”

    发伯解释说:“她六定爷爷帮忙合了八字说是叫冯雨瑶!”他希望发婶能懂得这个名字的含义。

    发婶儿根本就不关心这些,知道是合过八字的就行。但母亲的天性还是促使她也转头对酣睡的女儿说:“你叫冯雨摇,知道了不?”

    “是瑶,不是摇。”发伯在床单上划着“瑶“字的笔画。

    发婶儿不以为然地说:“管她呢,摇也好,不摇也好,是个名字就行”

    发伯不再坚持,笑着点头应和。他想和发婶儿商量关于冯雨瑶满月酒的事:“你说这满月酒的日子定在什么时候好?”

    发婶儿淡淡地说:“既然是满月,那肯定是第三十天哟,还用问。”

    “那也得看个日子,不知道那两天日子好不好!”发伯有些顾虑。

    “腊月天天都是好日子,哪有不好的。我看就腊月二十二好了,生前嘛,生日就得过在前面,那样会长命百岁哟。”发婶儿终于露出了笑容,发伯要看到她笑还真难得。

    “那就这么定了,腊月二十二。明天一早就去接她姥姥舅舅们。”发伯同意发婶儿的意见。发伯觉得只要发婶儿高兴,不要太过和她较真儿。

    扶发婶儿躺下,发伯走到火堂对奶奶说:“妈,和她商量腊月二十二给雨瑶摆满月酒。”

    奶奶觉得有些突然,惊讶地问道:“谁摆满月酒?”她从来没有听过冯雨瑶这个名字。

    发伯抱歉地说:“忘给您讲了,您孙女儿起的名字叫冯雨瑶。”

    奶奶高兴地说:“雨瑶好啊!雨瑶好,你们定了二十二就二十二,反正腊月日子也不用太计较。”

    发伯问奶奶说:“妈,你看我们要接哪些客人?”这会儿所说的客人是指一定要亲自上门去接的贵客,而不是一般的乡邻。

    奶奶掰着指头一个个数起来:“她姥姥姥爷还有舅舅姨娘一个不能漏;孩子她姑姑姑父和叔叔伯伯也不能少”

    站在一边的冯雨瑶从奶奶嘴里听到的每一个人,都在心目中按记忆去对号。不停问奶奶这个是谁,是不是上次来家里做什么的那个,不得到奶奶肯定回复还不肯收声。

    奶奶列出大约二三十个人,发伯又补充道:“接生婆、六定叔还有学校里关系好的老师也得接,比如毛老师、罗老师”

    “反正说的那些都要接到位,自己还想想要接哪些人,别少了。到时候接一个不接一个就会被人家讲闲话的。”

    奶奶叮嘱发伯,提醒他要做到仔细周全,不能得罪任何一个人。这请客也是一门艺术,搞不好就得惹出矛盾来。发伯点了一支烟,静静坐在火堆旁思考,任由冯雨沐不时偷听袋子里的饼干。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