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丁肃清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她在讲我们本来就懂但听起来依然耐人寻味的一句平平而言:佛不是迷信而是科学。是的,佛教本来就是人文科学中的一个重大支流,源源不断地推动着历史和人类文化的发展。

    九华山是地臧王菩萨的修行道场,人们现在供奉的地臧王,实际上是来自韩国僧人金乔觉,只不过是金乔觉圆寂之后金身不腐,其面容与地臧王的“瑞像”相仿,所以人们就把其看做为地臧王菩萨的化身了。对于传说,我们最好是取一种宽容而求知的态度,宁信其有而不信其无,因为人类与伟大的自然相比较,是显得太幼稚太无知了,我们不能说不知道就等于没有,至尽的科学也无法完美地诠释出真僧圆寂之后身体不腐烂的缘由。所以,也让我们在情感上相信和接受金乔觉初到九华山的故事吧,他是劈荆而行攀缘而上九华山的,原本是向当地素来好客的闵公闵让和借一袈裟之地,闵公答应后,金乔觉的袈裟展于空中,突然遮盖了整整一个九华山麓,于是这里便成为了他的道场。闵让和把自己的儿子道明送给金乔觉为徒,后来他也成为了金乔觉的徒弟。至今在地臧王菩萨塑像的两边,左为道明,右为闵公,按照先入为上后入为下的佛理,这个闵公的宽大胸怀不仅仅在于他让出了自己的九华山生存之地,也个出了父亲身份的威严而甘愿做自己儿子的师弟。修佛是一种极苦的生涯,金乔觉便是“夏则食兼土,冬则衣半火”活到九十九岁而圆寂成为了地臧王菩萨的化身的。佛之所以为佛,是因为吃尽了至苦。不吃苦中苦,难得人上人,这是一句老话,佛心的主旨在于吃苦而忍辱,这样的佳话已经太多,当人们唾你的脸时,你就用你的手擦干。打你的左脸时,你就把右脸也伸给他打。人类对真理的认识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中国是五教合一的宽容国度,对于善恶回报的观点也极为相同。“天作孽,尤可为;人作孽,不可活。”这是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不经意间的巧妙合一了。

    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核心是地臧菩萨文化,各种各样的商业经营都浸润了地臧王菩萨的情节。攀登九华山时需要经历许许多多的弯道,据说有九十九个弯,与金乔觉九十九岁圆寂相符。而来到九华山上,却俨然没有了在山上的感觉,在这个海拔六百多米的山腰中,是用无数块坚实而苍老的石头砌成的参差阡陌的大街小巷,我把它叫做天街,天街的两旁寺庙点点,余香袅袅,来来往往于天街上的无数香客们,他们的脸上都是同一种颜色和表情,这就是虔诚。在这里无须担心安全问题,一切邪恶都会在这里悄然而退。据说地臧王每年都要睁开一次眼睛,看一看人世间香火兴盛、无谷丰登之后,又会放心地合上眼睛默默而睡了。我在想,其实地臧王每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仅仅看到的是兴盛平安吗?不是的,他的眼睛里看到的还有人间灾难的一面,而让他惨不忍睹。或许,他正是在这样的默默等待里实践着自己的坚强意志——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在祗园禅寺,我们遇到了僧侣们在大殿里做佛事,站立整齐的僧人们中间,夹杂了许多前来焚香做拜超度亡灵的人们,伴和和青磬木鼓之声,僧人们在唱颂一曲经文,经文的词句我是听不懂的,但我从这悠扬而沉重、悲怆而豪迈、平和而激扬、柔韧而坚定的经文里体验出把人类无数次经历打磨而成的灿烂而铿锵的音符,这种音符在融入每个在现场的人们的血管里潺潺流动。

    信仰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人类需要信仰。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在九华山的天街上看到的是另外一幅飘渺而圣洁的景象,在山顶的几个地方,亮着灯火片片,灯火下面的山已经在黑黢黢中空灵为一种虚无,那上面的灯光看上去简直是活生生地悬在空中的天堂,激扬起我们极大的好奇和强烈的遐想暮鼓声声传来,在黑暗和明亮的交织中成为一层层韵律波浪,僧人们要做每天的最后一次功课了。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佛门的晨钟暮鼓之声,千百年来早已经融入到了我们民族的血脉。如今差不多在所有历史都城中,都筑建有钟鼓楼。我们权且做这样一个比喻吧,佛门里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多么像是我们民族时代子孙所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美好生活的境界,而晨钟暮鼓之声恰恰已如同一种不懈的警世之声,钟声不息,需要向善。鼓声未尽,仍需除恶。

    地臧王菩萨应该是人类追求幸福和美好的楷模——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