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淡菊如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秋节,我是在乡下娘家过的。夕阳西下,暮色笼罩的村子里炊烟袅袅,空气里弥漫着油烟、菜肴的气息。沉沉暮霭里,微微的云天空中飘摇,我却期盼着月亮的身影。晚饭摆在客厅里,席间侄女溜出去,一会儿便欢呼起来:“月亮出来了!”我和儿子扔下筷子便奔出门外。

    站在门前,从纵横的光缆、电线间我看见了一轮被“网住”的月亮,面色苍白,似乎刚从层云里钻出来,显得有气无力。月亮低低的,就在高低交错的电线缝隙间,我依然清晰地看到它盈盈的目光,有些迷茫的目光。淡淡的云忽而扯着薄纱从月亮面前穿行,月亮便忽远忽近,忽明忽暗了。我依旧要为这轮明月欣喜激动,我已经多久没有仰望过星空了?我已经多久没见过月亮了?我已经多久没有跟星星月亮交谈了?

    月亮在遥远的星空,生疏而漠然,望着它我竟语塞莫言,难以与它交谈了。什么时候起,我已不在乎月缺月圆,不再望月的神情?什么时候起,我已不再月下弄箫、竹心传情了?什么时候起,我已不再敲打风花雪月的文字,不再吟咏月光的诗歌了?什么时候起,国人已淡忘了月亮,弄丢了月亮蕴藏的温婉柔情还有千丝万缕的古典文化情结?

    台湾一个著名学者说过,中国的文化起源于月神文化。中国人的确是与月亮有不解之缘的。从古至今,月亮无数次地被文人墨客所描绘、颂扬、祭奠,月亮从古老的神话中走来,走进诗词歌赋,走进图画乐曲,走进人们的心中。月亮是美轮美奂、有情有义的,月亮寄托了太多的情思与祝愿,月亮也承载了太多的幻想和追求。于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月亮其实不是一颗普通的星球,而是承载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一个文化元素。仅仅从唐诗宋词里,便可瞥见月亮闪耀着文化之光的身影。

    月亮是美好的。“玉钩”“冰轮”“冰镜”“玉盘”无不勾勒出月亮晶莹的体态,美丽的容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月似明镜,令人遐想;“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冰”月入寒冰、千古难消。月亮最美的形象是圆满的“凉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皎洁、透明、率真、纯净、圆满,有形的月亮化作诗人精美绝伦的诗篇。

    月亮是多情的。古往今来,月亮用阴晴圆缺表达着悲喜欢忧。“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春日庭院里月亮如此善解人意;“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俏”寂寞春夜,月亮如此浪漫可人;“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故园的月亮多么忠实贴心啊。

    月亮是无私的。“月无贫富家家有,燕不炎凉岁岁来”月亮正直无私,坦诚照人,难能可贵;月亮“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是那么坦荡无私,光明磊落。

    古代文学浩如烟海,月亮如舟承载了诗人太多的情感。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相思之苦,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待之切;有“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看月明”的豪迈之声。在李白的眼里,月亮是可邀、可诉的友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跟月亮一起饮酒,一同起舞,该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晴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跟月亮探讨人生,思索宇宙,唯李白才有的胸襟与气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亘古不变,古人望月、问月、赞月、托月,今人头顶着照过古人的月亮,而今人却不再望月,不再问月。今天的我们早把月亮遗忘了,把月亮在心里弄丢了。

    今天的人穿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被时间和物欲驱赶,难以停歇追逐的脚步,即使有时间有条件也难有一份娴静的心情了;今天的月亮,被挤在摩天大楼的背后,被囚禁在光线电缆纵横交织的网中,被笼罩在铜臭污浊、汽车尾气、冲天酒气混合的气团里,即使想看也看不清了。今天,我们不再有望月的神情与气质,我们缺失的何止是是一份高雅娴静的心境,最最痛心的是我们失却了对文化的敬仰和追求,我们不是忘记了月亮而是丢失了对古典文化的景仰和膜拜!不是吗?中秋节,国人可以放假,可以尽情地走亲访友送礼献殷情,可以恣意地饮酒作乐发短信,可以二十四小时看中秋特别节目,听月亮代表我的心,在屏幕上赏月抒情,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在旷野里举头望月,在阳台上凭栏对月呢?谁会举杯邀约,谁能望月怀古,谁将托月言志?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任何人都可以享用,然而天下人多追名逐利,在滚滚红尘中忙忙碌碌,起起伏伏,哪有时间、哪有心情、哪有雅韵来欣赏明月,对话明月?苏轼说得好:“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只有心地淡泊、超脱俗念、志趣闲雅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和体悟明月之美,从而真正成为明月之主人。所以,也只有能丢下世俗的负累,抛却名利之诱惑的人才能真正爱月、懂月,才能望月、问月,才能坚守和传承华夏的月神文化。

    月光铺洒在门前,母亲用方凳摆好了月饼、柿子、菱角、苹果,捧出香炉,点燃了一炷香,袅袅升腾的香烟,带着母亲的祝愿和祈望飞向月亮,飞向母亲心中那个神圣的殿堂母亲不识字,每年的中秋,都会祭月、拜月,月光下母亲那般虔诚的神色令我感动。

    中秋之夜,望月怀古,浮想翩翩,月光照进我的心里,我却一片迷茫

    (如烟写于2011年9月12日,中秋之夜)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