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淡然若水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但他家书中的治家理论,应该在我国家教理论史上独树一帜,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来说借鉴意义仍十分明显。我个人认为,在家庭教育方法迷失、道德水准贬值的今天,曾国藩家书无疑是一剂医治的良药。曾国藩认为“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因而他十分重视治家之法,即使在戎马倥偬甚至在他生死未卜之际也不忘写信回家,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体现了他“怜子如何不丈夫”懦雅的一面,确是十分难得。并且他的家书明白流畅,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说服力极强。读他的家书,就象是听一位长者不厌其烦的教诲,如坐春风,使人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读完以后,我曾写了一篇题为曾国藩的治家之法的文章,发表在家庭指南报上,父亲看了十分高兴,他觉得把这本书留给我真的没错。

    父亲的意志很坚强。年轻时曾是病魔缠身,有时候我们整夜整夜都无法入睡,在跟他熬药、守着他。谁会想到,改革开放后,父亲继承湖南老家人的衣钵,做起了小生意。常年在外奔波,病魔竟也同时离他而去,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正确性。六十多岁的时候,为了不影响身体,竟把喝了几十的酒和抽了几十年的烟这两大嗜好硬是给戒掉了,让人不由得不心生敬佩。父亲的朋友不多,但用父亲的话说,个个都是“替得生死”的兄弟,他时常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时穷节乃见”的古训教育我,受他的教导和影响,在人生的旅途中,我择友慎之又慎,来往的都是些坦诚布公直言相向的正人君子。

    在姊妹中,父亲是最器重我的,但他把没能送我上大学作为一生最大的憾事。因为在初中时,我的成绩很优秀,班主任和几位老师都希望我上高中然后考大学,可父亲迫于家庭经济的窘迫,没有同意,为我选择了能够早就业的师范学校。虽然他后来后悔了,但我没有怪他,我深深理解父亲的艰难。因为在当时,我们姊妹多,能把我送上师范学校已十分不容易。参加工作后,为了给父亲的心以一丝的慰藉,我参加了自学考试获得了专科文凭后,接着又读了本科。靠个人的奋斗成了实实在在的大学生,也成了父亲向家乡人炫耀的骄傲。

    现在想起来有些可笑,年少的时候,当我在外面读书被人嘲笑为乡下人的时候,我曾在心里埋怨过祖父和父亲,天下之大,为什么偏偏会选择这样一个地方落脚,偏僻、闭塞、落后,离现代文明是那样的遥远。因为这里并不是我们本来的家。听父亲说,他曾在一个县城安了家,并且还谋到一份会计的工作,只因被人算计,房子也被别人强行低价卖了,无家可归之际才回到乡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读了一些书、出过几次门、经历过一些事,特别是为人父之后,才开始明白一些道理,我不禁为自己年轻时的这份虚荣心感到愧疚。在那荒唐的年代里,有时能保得住性命、能生存下来,就是万幸了,哪里还能有更多的选择和奢望。相反,现在我不得不在心底由衷地敬佩我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不怨天尤人,心态平和地休养生息,与世无争,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伟大。这不正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么?

    回忆走过来的路,我可以说是问心无愧。不慕荣华,不求富贵,不欺世媚俗,正直做人,勤勉做事。而这一切,均是与父亲对我的教导分不开。

    父亲,让我再一次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