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点燃心灯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积累来的,其实这也是方便说,在本性没有发挥作用之前,所以还要多训练这颗心,训练久了,慢慢本性就自然显露,那是在对境界时,就会自然面对了。

    进一步来讲,要明白并真正地去认识忍辱的态度合心是什么。忍辱是修行入道的一个门径,如果没有忍辱的心那就是嗔恚,有嗔恚就会与三恶道相应。所以心要柔软,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忍辱是菩萨行,合心是一种超越。

    因为忍辱已经包括了六度在里面,是相通相融的。忍辱第一,里面包括了持戒‘禅定’布施‘精进’般若‘,忍辱不是一个单单忍辱就能忍下来的。

    忍字头上的一把刀是割在心上的,所以需要太多的助缘来成就忍辱。如果没有忍辱就是自私自利,顺我就高兴,逆我就起嗔恚。所以根本想不到别人,而想的就是自己。却没有一点慈悲心。菩萨的慈悲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发心广大,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菩萨行六度、万行是众生无法体会的境界。

    最上一步忍辱需要达到空性跟无相,否则是忍不下来。再怎样忍都是有相跟执着。所以那是一种控制的忍辱,并不是出自真心。真正的忍辱是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无我、人、众生、寿者相,根本就没有一个东西需要忍。能忍者,所忍的对象,所忍的某种人和事物,谓之“三轮”忍辱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叫做三轮体空。三轮体空亦是观照的功夫,观到三者的本性与性质皆无所得,所以能达到三轮体空的无相之境,才能证得无量的自性、功德。如果执着三轮,就不是真正忍辱的含义,所以永嘉大师有一首证道歌说得好:布施持戒生天福,有如仰箭射虚空,不能超越轮回,只有无相修行才能达到忍辱的本性。

    印光大师开示说: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句话念起来很顺口,可做起来就很难。那是具有一定境界的,所以要下真功夫,否则是在骗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金刚经云:佛前世为忍辱仙人,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四肢,仙人没有动一念的嗔心,反而生起大慈悲心,说:“将来我成佛一定先度你。”这是具有一定功夫。其实忍辱与慈悲是不二的,在忍辱的当下就已经与慈悲心相应了,不须在向外寻觅。但忍辱是开启慈悲心的重要基础。

    慈悲人人本具,但怎样开启慈悲心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发广大的慈悲心,这样有了目标,就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去做起。慈悲心就会慢慢扩展,随着自己的能力,尽心尽力去对待每一件事物。出发点不要想着我的利益,慈悲心自然就会升起,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爱的升华为博爱,博爱升华为慈悲,慈悲升华为大慈大悲,每一个阶段有一定的付出,才能不断的升华。

    慈悲是具有平等的,因能引发大智慧,万物同一体性,是无二无别的。如果分别、执著是障碍身心的,是发不起出慈悲心的。慈悲心也包括了六度、万行在里面,这也是成就福慧具足佛果的前提条件。所以培养慈悲心是很重要的,还要时时观照这颗心,对一切有情无情都要用慈悲心去对待,这也需要达到空性和无相的,才能圆满慈悲心。

    当你发起对有情无情的慈悲心,其实你与万物是不二的,万法回归自性,一切都是你本性所显现的。性相不二,又何来慈悲呢,又怎样不是慈悲呢?

    忍辱和慈悲是本性具足的,如果用意识心去分别、去执着,那与道越来越远,只有放下当下,才是永恒的真理,道不从心外寻,觅心了不可得。

    最后用一首偈颂来做结语:

    佛法清静来皈投,忍辱行门般若蜜。

    唤醒悲心利人天,感恩一切成就吾。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