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杜君鹏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儿不假。虽说小时候,我家在村子里算不了上等生活水平,至少不缺吃不缺穿的。但我十来岁,就目睹了生活的艰难——我们一起放牛的小伙伴,有的一天只吃两顿饭,还是包谷糁儿“糊涂”(稠糊糊),连馍馍也没得吃。在山上放牛的时候,我就学着大人们拾柴的样儿,拣点儿干柴背回家,让爹妈当柴烧。

    “靠山吃山。”我家在离山不到三四里的小街上,每年放暑假,不用母亲央(安排),我都会乖乖地上山去放牛。趁牛吃草的当儿,捡些干树枝什么的,用央人现搓的草绳儿捆了,用一根大一点儿的树棍儿扎着,扛在肩上,背回家去。

    记得第一次背柴回家,母亲很吃惊、很心疼地迎上来,一把接过去,哟,娃儿啦,咋弄的,谁让你背的。虽说“远路没轻重。”——说实话,也就十来斤东西,压不住我的。我边擦汗水边自豪地说,没人央我。我自己想背的。好给恁当柴烧。

    看俺娃儿懂事儿了!知道替妈拾柴火了。母亲把柴放地上,马上过来解开我衬衫的扣子,娃儿,来,让妈看看,磨坏了小肩膀没?

    看见我肩膀头儿磨红了,母亲心疼得直掉眼泪,一个劲儿揉我的肩膀头儿:看这娃儿,看这娃儿!肩膀都磨红了。再道儿(以后)可别背了。你还小,压坏了咋办?!

    放心吧,妈。我替母亲擦去眼泪,没事儿。不沉,俺背得动。再说了,就是真背不动,有人帮俺呢!一块儿放牛的恁多。

    当时我们没住山,跑趟儿趟儿,一天一个来回。我每天都拣一“圪钮儿”(很小的一捆儿),屁颠儿屁颠儿地背回家。

    母亲见我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就不再强劝我不背。只是早早地到离我家三四里远的地方去接我。

    母亲远远地笑盈盈地迎上来,把柴从我身上接过去,随手递过来一块馍什么的。看我兴高采烈的样儿,母亲老是欣慰地走着、笑着、说着。同村的许多老少爷儿们看见母亲,都要夸夸:二嫂,好福气。有个真懂事的娃儿!

    母亲就摸着我的头,一脸欣慰:这娃儿小是小,就是怪懂事儿的!

    我羞红了脸,低着头,赶着牛,只管自己独个急匆匆地往家走。背后乡亲们善意的哄笑便影子似的跟上来。记忆里,我小时候是最怕人的,更怕别人编排我。

    渐渐大了,就不让母亲来接我:妈,俺能背得动。再说,您也忙了一天,挺累的。

    母亲又来接我,我便不把柴火给母亲,只顾背着往前走。母亲硬要,我也不给。

    母亲就搓着已不再圆润的手,解嘲地说:看这娃儿,看这娃儿!

    老少爷们就劝母亲:别生气,多懂事儿的娃儿!他不让你背,你不来接就是。反正也累不着他。

    几次以后,母亲就不接我了。每天,只是站在门口远远地儿看着。

    我刚把柴火丢地上,母亲就递了毛巾过来:看娃儿热哩,快擦擦脸。

    十几岁,暑假住山放牛了。再背柴回家,我就囔咭(请求)着父亲给我刮条扁担:好挑柴火。背着干累,也背不多。

    父亲禁不住我七囔八咭地,就把我家的钩担(挑水用具)给改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