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杜君鹏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俗话说:“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家乡的山,我们管她叫老北山的山,穷山恶水的,是没得什么可吃的。

    像被榨干了奶水、又风烛残年的老母亲——穷得可以:据村里上了岁数的乡亲讲,解放前,山上除了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石头外,有的大概就是荒草了。要矿藏没矿藏,要柴火没柴火,要特产又没特产。硬要找的话,跑上半天,找到的不过只是一两丛野生的灌木。后来解放了,才栽上了各种各样的树木。这我是知道的,从小,在我的记忆里,有的只是粗粗细细的树木。极粗的树,像大寺(家乡一个古老的寺院)门口上千年的白果树,要七八个人手拉手能搂住的,跑了很多地方,从没发现一棵。

    家乡的山,层层叠叠的。靠前的一层薄山,是属于村委的,像蛇山、尖山,光秃秃的——这两座山离我家有三四里远。剥落了水银膜的镜子一样,太阳下幽幽反光的,净是大大小小的山石,像极了遭遇冷落的冤妇哀怨的目光——石头特多,土,自然少得可怜,种不了树的。要不然勤劳的乡亲们是闲不住的,山上肯定早就遍地是绿荫了——我家乡现在不管平地山上、路旁地头、房前屋后,沟沟坎坎,风韵卓著的都是婆娑的树影。

    山上除了石头,就是纤纤细细的小草,自然没什么特好玩的地方——你想,我们放牛都不去的地儿,能有趣儿吗?硬要说的话,唯一的好处是蝎子特多——这些山上石头多,自然是那些弱小的动物的乐园。再有,就是蛇。但我们是不怕的,每次上山,都带着“棉头镢”(一种窄窄长长的小镢头),既可以用来翻石头,免却弯腰之苦,又可防蛇,两全其美。

    小时候,中午放完学,我和几个极要好的小伙伴,撒开脚丫子往山上跑,为的是凑这些点滴时间逮些蝎子——攒够几两可卖十几元的,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够一家几口花上月儿四十的。既给父母补贴家用,又可以攒点儿“小体气儿”(私房钱)。时间紧,逮上十几只,就装在塑料袋里,回最要好的伙伴广哥家去。吃完午饭再去上学,也是不晚的。

    当时很佩服广哥——他上山,除了和我一样带只筷子做成的镊子外,往往还带着一面小镜子、一根带钩的铁丝。山石上缝缝隙隙的,对着太阳光,用小镜子一照,里面啥东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有蝎子,用铁丝钩轻轻一“荷捞”(轻轻的拨动),蝎子就乖乖就擒了——这时是不能用大劲儿的,否则蝎子不是被捣得稀巴烂,惨不忍睹,就是缺胳膊少腿的,少卖钱。

    我技术不行,往往发现了蝎子,就“吱吱唠唠”地喊广哥帮忙。广哥不论多忙,哪怕正逮着蝎子,也会停下手中的活儿,过来帮我“这样这样”连示范带说教的。干完了,再回去接着干自己的活儿。即使蝎子跑了,也是不生气的。山里人没那么小气。

    更多的上山机会,都是在星期天,或者放了暑假以后,有时间进深山里去放牛,或者干脆疯玩。

    我们尽兴地在山野上疯着、闹着,把所有的激情和快乐,都挥洒在飘满花香和果香的山坡上。

    没我们不敢去的地儿。我就是个“猴头精儿”(家乡人很精辟的一个词儿:往往指那些特调皮、特捣蛋、又特勇敢的,敢于上危险地方去的那种男孩子)。

    初春,我想方设法,小心地攀上陡峭的绝壁,只为摘美丽的杜鹃花儿——这是种很美的花儿:浅红的颜色,薄薄的花瓣,让人不忍采摘。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