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太上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神仙逍遥,人皆向往。奈何天年有限,穷尽一生也无法登顶,只能徒叹奈何,一腔神往化作了诗词歌赋,那忘逍遥就是其中名篇。

    时年云阳定康十二年,定康帝令开大考,康京又是一派繁华景象。各地才子文人,名门之后,纷纷云集康京,云阳国立国便有规定:大考不入百佳,平民不得为官;不入千佳,爵贵后人不得继承爵位官阶。

    所以,百姓要摆脱布衣跃那龙门,必须要来康京大考。爵贵后人要继承家业富贵,也少不得要过这关。这大考一开,那真是百姓显贵都在这康京城中熙熙攘攘。

    好在随着这大考国策定下,康京便随着云阳国人口增加和大考规模扩大,不停的进行着扩建。最初建都的老城墙,已经距离新的外城郭将近十里了。

    康京之中,除了千年皇城之外,最为奢华的建筑,莫过于八座异姓王府。

    八位异姓王,乃是当年与庄康帝一同打下云阳国锦绣江山的大将,出生入死,军功无数。定都康京之后,得封为王爷,在天子脚下世世代代得享富贵。

    这样,八位大将都失去了兵权,眼看着各富饶之地,被得了大宝的康家族人完全划分完毕。虽失重兵权,犹得富家翁。八位王爷的后人随着云阳国不断的发展繁荣,开枝散叶,又逐步的靠近了云阳国权力的核心,如今,八大王府,在全国各地进京赶考的学子眼中,已经是仅仅次于大考地点康文庙的重要所在。

    八大王府地位在云阳国举足轻重,其后人与宫廷以及相互之间的联姻,已经逐渐形成了一道经受住数百年时间考验的关系网。

    一个赶考学子如果得了哪家王府亲睐,得王府视为可入夹袋的人才,大考之途就会“一帆风顺”而稳能过关的学子,要想大考之后不被外放到穷山恶水的所在,甚至是候补个十来年的缺,也要设法走走王府的路子。

    所以,这偌大的康京中,倒是那些距离八座王府距离最近的客栈,住宿位置差不多千金难求。而附近的民居,也都借着这三年一度的大考,租一些房间赚上一笔不小的收入。而穷学子们,只能在官府的文院中拥挤在那些狭小的房间中。一间十来步方圆的屋子,竟然要住下至少四个人。

    文院的东别院中,八十三间屋子已经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穷学子们。抬眼望过去,入目的仅是晃动的青色儒巾,如那院中少许的翠竹一般。

    屋子之间的空隙不算宽,勉强就比城里那双手伸开就触及左右的胡同好一点。大考虽然是在夏末,但是秋老虎的威力也不是说笑。这个东别院跟文院别处一样,靠得里面的屋子,当真是不入半点微风,闷热异常。

    相对而言,这挨着东别院中央空地小竹林的那十来间屋子,当真是仙境一般。

    廖靖华因为年初就已经从老家清州出发,算是最早一批到康京的学子,所以在文院这里相当有慧眼的入住了竹林旁边的“仙境”屋子之一,同屋的,还有三个同样是赶考的学子。一个是廖靖华同乡周少云,一个是说话有点口吃的别州学子张学和,以及最后来的一个看似富家子弟的赫连春水。

    四个人之中,三个都是穷的叮当响,只晓得诗书八股的酸秀才。而那赫连春水,竟然是宏州诸侯王康连山的侄子。

    廖靖华几个也不知道为什么赫连春水家里富贵到流油的公子哥要跑到文院这种照顾穷学子的地方来,这分明就是让穷学子们能居住的空间更为萎缩一些。

    奈何云阳国国法从来没有规定富家子弟住不得文院,所以三个人也就偶尔腹诽一下便算是作罢。毕竟赫连春水虽然有点跟穷学子挤住所的怪僻,但是人却没有半点世家子弟架子,每隔几日还作个小东请三位同窗去酒楼遥观天柱,饮酒对诗,所以人倒也受欢迎。

    这日秋风偶作,气温凉爽,赫连春水肚子里面酒虫开始作怪。一屋子人经不住他三番两次的邀请,只得放下手中书卷,一起离开了文院。

    街道上,因为天气转好而出来游玩的学子当真如同过江之鲤,宽阔的街道竟然大清早就已经是车马难行的状况。

    赫连春水就是个爱凑热闹的性子,天生就是眯缝得看不到眼仁的小眼睛兴奋的四处张望,然后不住的回头吆喝:“三位仁兄不要踱步,加紧一些!去得晚了,文庙那里可就人山人海,当真要你们游进去!”

    廖靖华整理了一下头上代表学子身份的儒巾,散乱的额发拢整齐后,才扬声笑道:“赫连兄,天下学子入康京赶考,那是常常去文庙祷告祈福的。传说这康京文庙乃是天下文庙之祖,最是灵验不过,虔诚的学子每天去一次都是常有,哪里有人不多的时候?”

    口吃的张学和个子是四个人中最大的,若不是穿了儒衫戴着儒巾,怕是被误会成屠夫。这会看到廖靖华开口,嘿嘿傻笑一下后说:“文文庙康京的最灵验乃是乃是”

    四人中最善插科打诨的周少云没等张学和说完就笑道:“老张你恁的憨傻,天下学子都齐集康京大考,这老文庙便在康京,得大考上榜的,哪个没去拜过?这样说来,下次大考放在你们清州通郡,那里的文庙也会该变得最灵验不是?”

    三人听得周少云说得有理也诙谐,无不大笑不止,在街道上行人的注视下,愉快的穿行在人流之中。

    老文庙,乃是京中一处胜景。相传云阳国开国功臣之一,地位犹在八王之上的军师余又兴在云阳国百废待兴之时,大力倡导儒学,多次上书要求以文德治理天下,得到了开国皇帝的支持。

    余又兴本身就是饱读诗书的才学之士,没有辅佐君王之前就以博学百家而得名。定国之后,余又兴自己放下了炙手可热的宰相权势,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弘扬道德教化上,为云阳国举行了第一次大考并且定下了大考的各种规则,几乎大部分规则都沿用到了今天。

    而余又兴本身身体瘦弱,加上累年军旅之中又落下了一些病根,结果尚无子嗣就匆匆去世。庄康帝思念余又兴的种种好处,特令全国建立文庙纪念,尊余又兴为云阳国道德教化的祖师爷,也就是日后云阳国学子们世世代代尊为至先文圣的余文尊。

    看着眼前车水马龙的盛景,四个书生正在惬意的谈笑间,突然一抹似曾相识的身影扑入了廖靖华的眼帘,他一怔间不由有些呆楞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