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我自寻我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杜远抖了抖手中花了两个铜子买来的邸报对卓非凡笑道:“小卓哪,咱们这也算功成名就了。我是逍遥侯,你是青衣侯,我们终于迈入了政府高官的行列。怎么传旨的太监还没有到,我等不及想玩玩那把金剑了。”

    卓非凡满脸不爽地转过头,没好气地说道:“我们又没告诉他们我们去哪,他们怎么送过来,你以为他们追上来告诉我们说‘兄弟,咱们跟踪你们很久了,这圣旨你就接着吧’。至少他们表面也得做出点姿态来。”

    毕竟是相识已久,杜远很轻易地就从卓非凡的语气神态中就听出了浓浓的不满之意,所以他很识相地缩缩脖子不吭声了。

    杜远这人本来不是那种喜欢息事宁人的人,只是今天他委实太过理亏,所以不得不对卓非凡退让三分。

    这事情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

    杜远和卓非凡自离开大草原之后,一路向中原行来。这一路上在杜远的暗箱操作之下,正气山庄大败匈奴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

    本来正气山庄的名声之限于东疆三郡之内,但经杜远这一宣传,正气山庄仁义报国、守土为民的名声已经轰传天下了。

    虽说杜远和卓非凡未在现场亲自指挥,但孟浩然他们亦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人。在他们的全力操作之下,宣传效果比杜远预想的要好得多。

    孟浩然虽然不是状元之才,但笔杆子上上的功力也十分了得,一篇为人民服务――我在正气山庄的三年写得正气凛然而又花团锦簇。此文迅速地在士林之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孟浩然再接再励又接连推出了纪念杜、卓二庄主、愚公移山――正气山庄对抗匈奴纪实等等多部报告文学作品,尽皆引起轰动。一时之间大器晚成的文学青年孟浩然之名响彻大江南北。大明世祖二十三年度茅氏文学奖全体评委一致投票通过将本年度的茅氏文学奖授予了孟浩然。

    吴宇林见孟浩然功成名就,心里痒得不行,遂也提起了笔来。

    只是他自知不过是个落弟秀才而已,文笔比之孟浩然要差得很远,所以他很自觉地不敢跟孟浩然一起写正统文学作品。

    吴宇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开始动笔,他剑走偏锋笔舞龙蛇,想百姓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杜远与卓非凡的生平故事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编成评书、戏曲等等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文化程度比较低的那一部分百姓中流传甚广。

    因为吴宇林同学敢想敢写,深入地挖掘了杜远和卓非凡的一些细微小事再加以无限放大,在他写出的如智取威虎山等一些作品掺杂了武打、惊悚、艳情、修真等等成功因素,所以就连一些正统文学的传统书迷亦为他所吸引。书社对他的书亦是十分的看好,虽然吴宇林在文学界的名气不如孟浩然一般大,但他的稿酬居然达到了破天荒的千字千文的水平,比之孟浩然的千字三百文还要高出一大截。

    更因为吴宇林同学在他写的文章、剧本里面首次以独家的形式披露了杜远与卓非凡的诸如身高、三围、最喜欢的内裤颜色等等个人**,使得许多热爱八卦事业的家庭妇女亦对吴宇林书中的许多内容津津热道,从另一个侧面为吴宇林进行造势。

    还因为吴宇林同学在挖掘个人**上的出色表现,千百年后的新闻界同仁将其视为新闻界的鼻师楷模,将其尊敬地称之为“狼犬吴”而自谦地将自己称之为“狗仔队”以示自己尊师重道之心。从某种方面来说,吴宇林亦做到了名留史册――虽然这个名声不大好听。

    费正彬老爷子及马如龙对吴宇林和孟浩然能够取得如此出人意表的成功十分地眼红,奈何两人自小习武,叫他们俩玩笔杆子还不如要他们的命。但二人毫不气馁,在被书社退稿了七百八十五次之后,两人终于恍然大悟,一人提了两把大砍刀分别来到吴宇林和孟浩然的书房,逼迫他们两人合写了一篇叫做别了,铁多雄的杂文。

    当然,费老爷子和马如龙不会无耻到做一个文坛大盗的地步。他们将这篇文章改了两个标点符号之后以费正彬、马如龙、孟浩然及吴宇林四人合著的名义交到书社,果然亦获得出版。很自然的,在写着作者名字的地方,费正彬和马如龙的名字排在了孟浩然及吴宇林的名字前面。

    在这种情况下,杜远及卓非凡不甘寂寞,两人亦写了一份奏折。只是这份奏折并未以正常途径上交皇帝,而是以通告天下的方式发出。

    在这篇奏折里,杜远和卓非凡细数了自己到达东疆之后的心路历程,并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大明普通百姓应该做的事而已。而且还说了一番作为武林中人,当谨守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守则之类的道理。

    在奏折中杜远和卓非凡不但没有细数自己的功劳,反而深情地提到了许多不知名的普通百姓和庄丁在对抗匈奴过程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对普通百姓做出的贡献大加赞扬。

    在奏折的最后,杜远和卓非凡恳请皇帝陛下不要过多的封赏自己,因为成绩是属于全体正气山庄的百姓和东疆人民的。

    在奏折的最最后,杜远和卓非凡是以三个万岁作为结尾――

    数年以来为抵抗匈奴而作出无数牺牲的东疆百姓万岁!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