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草房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与桑桑家来往最密切的人家,是邱元龙邱二爷家。

    邱二爷家独自住在一处,离桑桑家倒不算很远。

    邱家早先开牙行,也是个家底厚实的人家。后来牙行不开了,但邱二爷仍然作檐客,到集市上介绍牛的买卖。姓王的要买姓李的牛,买的一方吃不准那条牛的脾性*,不知道那牛有无暗病,这时,就需要有一个懂行的中间人作保,而卖的一方,总想卖出一个好价钱,需要一个懂行的中间人来帮助他点明他家这条牛的种种好处,让对方识货。邱二爷这个人很可靠。他看牛,也就是看牛,绝不动手看牙口,或拍胯骨,看了,就知道这条牛在什么样的档次上。卖的,买的,只要是邱二爷做介绍人,就都觉得这买卖公平。邱二爷人又厚道,并无那些檐客为一己利益而尽靠嘴皮子去鼓动人卖,或鼓动人买。他只说:“你花这么多钱买这头牛,合适。”或说:“你的这条牛卖这么多钱,合适。”卖的,买的,都知道邱二爷对他负责。因此,邱二爷的生意很好,拿的佣金也多。

    邱二妈是油麻地有名的俏二妈。油麻地的人们都说,邱二妈嫁到油麻地时,是当时最美的女子。邱二妈现在虽然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依旧还是很有光彩的。邱二妈一年四季,总是一尘不染的样子。邱二妈的头发天天都梳得很认真,搽了油,太阳一照,发亮。髻盘得很讲究,仿佛是盘了几天才盘成的。髻上套了黑网,插*一根镶了玉的簪子。那玉很润,很亮。

    邱二爷与邱二妈建了一个很好的家:好房子,好庭院,好家什。

    但这个家却有一个极大的缺憾:没有孩子。

    这个缺憾对于邱二爷与邱二妈,是刻骨铭心的。他们该做的都做了,但最终还是未能有一个孩子。当他们终于不再抱希望时,就常常会在半夜里醒来,然后,就在一种寂寞里,一种对未来茫然无底的恐慌里,一种与人丁兴旺的人家相比之后而感到的自卑里,凄凄惶惶地等到天亮。望着好房子,好庭院,好家什,他们更感到这一切实在没有多大意思。

    初时,邱二妈在想孩子而没有孩子,再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时,竟克制不住地表示她的喜欢。她总是把这些孩子叫回家中,给他们花生吃或红枣、柿饼吃。如果是还在母亲怀抱中的孩子,她就会对那孩子的母亲说:“让我抱抱。”抱了,就不怎么肯放下来。但到了她终于明白了她是绝对不可能再有孩子时,她忽然地对孩子淡漠了。她嫌孩子太闹,嫌孩子弄乱了她屋子里的东西。因此,有孩子的人家就提醒自己的孩子:“别去邱二妈家。邱二妈不喜欢孩子进她家里。”

    当他们忽然在一天早上感到自己已经老了,身边马上就需要有一个年轻的生命时,他们预感到了,一种悲哀正在向他们一步一步地走来。他们几乎已经望见了一个凄凉的老境。

    他们想起了生活在江南一个小镇上的邱二爷的大哥:他竟有四个儿子。

    于是,邱二爷带着他与邱二妈商量了几宵之后而确立的一个意图——从邱大家过继来一个儿子——出发了。

    仅隔十天,邱二爷就回到了油麻地。他带回了本章的主人公,一个叫细马的男孩。

    这是邱大最小的儿子,一个长得很精神的男孩,大额头,双眼微眍,眼珠微黄,但亮得出奇,两颗门牙略大,预示着长大了,是一个有大力气的男人。

    然而,邱二妈在见到细马之后仅仅十分钟,就忽然从单纯地观看一个男孩的喜欢里走了出来,换了一副冷冰冰的脸色*。

    邱二爷知道邱二妈为什么抖落出这副脸色*。他在邱二妈走出屋子,走到厨房后不久,也走到了厨房里。

    邱二妈在刷锅,不吭声。

    邱二爷说:“老大只同意我把最小的这一个带回来邱二妈把舀水的瓢扔到了水缸里:“等把他养大了,我们骨头早变成灰了。”

    邱二爷坐在凳子上,双手抱着头。

    邱二妈说:“他倒会盘算。大的留着,大的有用了。把小的给了人,小的还得花钱养活他。我们把他养大,然后再把这份家产都留给他。我们又图个什么?你大哥也真是个好主意!”

    “那怎么办?人都已被我领回来了。”

    “让他玩几天,把他再送回去。”

    “说得容易,我把他的户口都迁出来了,在我口袋里呢。”

    邱二妈刷着锅,刷着刷着哭了。

    这时细马站在了厨房门口,用一口邱二爷和邱二妈都不太听得懂的江南口音问:“院子里是一棵什么树?”

    邱二爷去看邱大,去过江南好几回,勉强听得懂江南话,说:“乌桕。”

    “上面是一个鸟窝吗?”

    “是个鸟窝。”

    “什么鸟的窝?”

    “喜鹊。”

    “树上没有喜鹊。”

    “它们飞出去了。”

    细马就仰头望天空。天空没有喜鹊,只有鸽子。他一边望,一边问:“谁家的鸽子?”

    “桑桑家的。”

    “桑桑是个大人吗?”

    “跟你差不多大。”

    “他家远吗?”

    “前面有座桥,在桥那边。”

    “我去找他玩。”

    邱二爷刚要阻止,细马已经跑出了院子。

    桑桑见到了细马。起初细马很有说话的欲望,但当他发现他的话很难让桑桑听得懂之后,就不吭声了,很陌生地站在一旁看着桑桑喂鸽子。

    细马走后,桑桑对母亲说:“他是一个江南小蛮子。”

    邱二爷领着细马来找桑乔,说细马转学的事。桑乔问:“读几年级?”

    邱二爷说:“该读四年级了,跟桑桑一样。”

    桑乔说:“你去找蒋一轮老师,就说我同意了。”

    蒋一轮要摸底,出了几张卷子让细马做。卷子放在蒋一轮的办公桌上,细马坐在蒋一轮坐的椅子上,瞪着眼睛把卷子看了半天,才开始答。答一阵,又停住了,挖一挖鼻孔,或摸一摸耳朵,一副很无奈的样子。蒋一轮收了卷子,看了看,对桑乔说:“细马最多只能读三年级。”

    邱二妈来到桑桑家,对桑乔说:“还是让他读四年级吧。”

    桑乔说:“怕跟不上。”

    邱二妈说::我看他也不是个读书的料,就这么跟着混混拉倒了。”

    桑乔苦笑了一下:“我再跟蒋老师说说。”

    细马就成了桑桑的同学。

    细马被蒋一轮带到班上时,孩子都用一种新鲜、但又怪异的目光去看他。因为他是从遥远的地方来的一个小蛮子。

    细马和秃鹤合用一张课桌。

    细马看了看秃鹤的头,笑了,露着几颗大门牙。

    秃鹤低声道:“小蛮子!”

    细马听不懂,望望他,望望你,意思是说:这个秃子在说什么?

    孩子们就笑了起来。

    细马不知道孩子们在笑什么,觉得自己似乎也该跟着笑,就和孩子们一起笑。

    孩子们便大笑。

    秃鹤又说了一句:“小蛮子!”

    细马依然不知道秃鹤在说什么。

    孩子们就一起小声叫了起来:“小蛮子!”

    细马不知为何竟也学着说了一句:“小蛮子。”

    孩子们立即笑得东倒西歪。桑桑笑得屁股离开了凳子,凳子失去平衡,一头翘了起来,将坐在板凳那头的一个孩子掀倒在地上。那孩子跌了一脸的灰,心里想恼,但这时一直在擦黑板的蒋一轮转过身来:“笑什么?安静!上课啦!”

    笑声这才渐渐平息下来。

    课上了一阵,一直对细马的学习程度表示疑虑的蒋一轮打算再试一试细马,就让他站起来读课文。蒋一轮连说了三遍,这才使细马听明白了老师是在让他念那篇课文。他吭哧了半天,把书捧起来,突然用很大的声音开始朗读。他的口音,与油麻地的口音实在相差太远了,油麻地的孩子们连一句都听不懂,只剩得一个叽哩哇啦。

    蒋一轮也几乎一句未能听懂。他企图想听懂,神情显得非常专注。但无济于事。听到后来,他先是觉得好笑,再接着就有点烦了。

    细马直读得额上暴着青筋,脖子上的青筋更像吹足了气一样胀了出来,满脸通红,并且一鼻头汗珠。

    蒋一轮想摆手让他停下,可见他读得很卖力,又不忍让他停下。

    孩子们就在下面笑,并且有人在不知何意的情况下,偶尔学着细马说一句,逗得大家大笑,转眼见到蒋一轮一脸不悦,才把笑声吞回肚里。

    蒋一轮虽然听不懂,但蒋一轮能从细马的停顿、吭哧以及重复中听出,细马读这篇课文,是非常吃力的。

    孩子们在下面不是偷偷地笑,就是交头接耳地说话,课堂一片乱糟糟的。

    蒋一轮终于摆了摆手,让细马停下,不要再读下去了。

    细马从蒋一轮脸上,明确地看到了失望。他不知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反复地向蒋一轮重复着一句话。蒋一轮无法听懂,摇了一阵头,就用目光看孩子们,意思是:你们听懂了吗?下面的孩子全摇头。细马终于明白了:他被扔到了一个无法进行语言沟通的世界。他焦躁地看了看几十双茫然的眼睛,低下头去,觉到了一个哑巴才有的那种压抑与孤单的心情。

    蒋一轮摆了摆手,让细马坐了下去。

    后来的时间里,细马就双目空空地看着黑板。

    下了课,孩子们觉得自己憋了四十五分钟,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不是大声地尖叫,就是互相用一种犹如一壶水烧沸了,壶盖儿璞璞璞地跳动的速度说话,整个校园,噪得听不见人语。

    细马却独自一人靠在一棵梧桐树上,在无语的状态里想着江南的那个小镇、那个小学校、那些与他同操一种口音的孩子们。

    下一节是算术课,细马又几乎一句未能听懂别人说的。

    第二天,细马一想到上课,心里就有点发怵,不想去上学了。但邱二爷不允许,他只好又不太情愿地来到学校。他越来越害怕讲话,一日一日地孤僻起来。大约过了七八天,他说什么也不肯去上学了。邱二爷想,耽误个一两天,也没有什么,也就由他去。但过了三四天,还不见他有上学的意思,就不答应了,将他拖到学校。当他被邱二爷硬推到教室门口,看到一屋子的孩子在一种出奇的寂静中看他时,他感到了一种更深刻的陌生,用双脚抵住门坎,赖着不肯进去,被邱二爷在后脑勺上猛击了一巴掌,加上蒋一轮伸过手去拉了他一下,他才坐回到秃鹤的身旁。

    蒋一轮和其它所有老师,唯恐使细马感到难堪,就显得小心翼翼,不再在课堂上让细马站起来读书或发言,孩子们也不再笑他,只是在他不注意时悄悄地看着他,也不与他讲话。这样的局面,只是进一步强化了细马的孤单。

    细马总是站在孩子群的外边,或是看着孩子们做事,或是自己去另寻一个好玩的事情。

    那天,桑桑回来对母亲说:“细马总在田头上,与那群羊在一起玩。”

    母亲就和桑桑一起来到院门口,朝田野上望去,只见细马坐在田埂上,那些羊正在他身边安闲地吃着草。那些羊仿佛已和细马很熟悉了,在他身边蹭来蹭去的,没有一只远走。

    母亲说:“和细马玩去吧。”

    桑桑站着不动。因为,他觉得和细马在一起时,总是觉得很生疏。无话可说,是件很难受的事情。不过,他还是朝细马走去了。

    在一次小测验之后,细马又不来上学了。因为无法听懂老师的讲解,他的语文、算术成绩几乎就是零。那天,放了学,他没有回家,直接去了田野上,走到了羊群里。他坐下后,就再也没有动。

    邱二爷喊他回去吃饭,他也不回。

    邱二妈来到学校,问蒋一轮,细马在学校是犯错误了还是被人欺负了,蒋一轮就把小测验的结果告诉了她。邱二妈说:“我看,这书念跟不念,也差不多了。”

    邱二爷也就没有再将细马拖回学校。他知道,细马原先在江南时就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他既然不肯读书,也就算了。

    邱二妈对邱二爷说:“你可得向他问请楚了,到底还读不读书,不要到以后说是我们不让他读书的。”

    邱二爷走到了田野上,来到细马身旁,问:“你真的不想读书了?”

    细马说:“不想。”

    “想好了?”

    “想好了。”细马把一只羊楼住,也不看邱二爷一眼,回答说。

    那天,邱二妈看到河边上停了一只卖山羊的大船,就买下了十只小山羊,对细马说:“放羊去吧。”

    二每天早晨,当桑桑他们背着书包上学时,细马却赶着那十只山羊,到田野上牧羊去了。

    细马好象还挺乐意。那十只小山羊,活蹦乱跳,一只只如同小精灵一般,一忽跑,一忽跳,一忽又互相打架,给细马带来了许多快乐。细马一面用一根树枝管着他们,一面不住地跟它们说话:“走了,走了,我们吃草去了。多好的草呀,吃吧,吃吧,快点吃吧,再不吃,人家的羊就要来吃了。别再闹了,在草地躺一回,晒晒太阳多好!你们再这样偷吃人家菜园里的草,被人家打了,我发誓,再也不管你们了。”细马觉得羊们是能听得懂他的话的,也只有羊能听得懂他的话。每逢想到这一点,细马就对油麻地小学的学生耿耿于怀:他们连我的话都听不懂;他们就不知道他们的话说得有多难听!他就在心中暗暗嘲笑他们读课文时那副腔调:说的什么话呀,一个个都是大舌头,一个个好像都堵了一鼻孔鼻涕!

    细马似乎很喜欢这儿的天地。那么大,那么宽广的大平原。到处是庄稼和草木,到处是飞鸟与野兔什么的。有那么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船。他喜欢看鱼鹰捕鱼,喜欢听远处的牛哞哞长叫,喜欢看几个猎人带了几只长腿细身的猎狗,在麦地或棉花地里追捕兔子,喜欢听芦苇丛里一种水鸟有一声无一声的很哀怨的鸣叫,喜欢看风车在野风里发狂似地旋转。他就在这片田野上,带着他的羊,或干脆将它们暂时先放下不管,到处走。一切都是有趣的。他乐意去做许多事情:追逐一条狗,在小水塘里去捉几条鱼,发现了一个黄鼠狼的洞,就用竹片往洞的深处挖。

    这样过了一些日子,细马忽然觉得这一切,又不再有什么趣味了。当他听到从油麻地小学传来的读书声、吵闹声时,他就会站在田野上,向油麻地小学长久地张望。然而,他又不愿意再回到学校读书。

    冬天到了,因为平原没有什么遮拦,北风总是长驱直入,在原野上肆无忌惮地乱扑乱卷。细马虽然不必要天天将羊们赶到田野上,但他得常常拿一把小镰刀去河坡、田埂上割那些已经枯萎了的草或遗割的豆秸,然后背回来喂羊。北风像冰碴一般锐利地划着他的手,他的脸。没有几天,他的手就裂口了,露出红艳艳的肉来。晚上,邱二妈烧一盆热水,邱二爷就把细马拉过来,让他将双手放在热水里长时间地浸泡,然后擦干,再让他涂上蛤蜊油。但即使这样,细马的手仍在北风中不时地产生一种切割样的疼痛。每逢此时,他就对那些坐在门上挂了厚厚草帘的教室中读书的孩子们产生了一种嫉妒,一种敌意。

    冬天过去,细马已基本上能听得懂油麻地人“难听的”话了。但,细马依然没有去学校上学。一是因为,邱二妈并未提出让他再去读书,二是细马觉得,自己拉了一个学期的课,跟是不可能再跟上了,除非留级,而细马不愿意这样丢人。细马还是放他的羊。虽然细马心里并不喜欢放羊。

    细马越来越喜欢将羊群赶到离油麻地小学比较近的地方来放。现在,他不在乎油麻地小学的孩子们用异样的目光来看他。他甚至喜欢挑战性*地用自己那双眍眼去与那些目光对视,直至那些目光忽然觉得有点发虚而不再去看他。他在油麻地首先学会的是骂人的话,并且是一些不堪入耳的骂人的话。他知道,这些骂人的话,最能侮辱对方,也最能伤害和刺激对方。当一个孩子向他的羊群投掷泥块,或走过来逗弄他的羊,他就会去骂他们。他之所以骂他们,一是表明他讨厌他们,二是表明他现在也能讲油麻地的话了。油麻地的孩子们都已感觉到,这个江南小蛮子是一个很野蛮的孩子。知道了这一点,也就没有太多的孩子去招惹他。这使细马很失望。他希望有人来招惹他,然后他好去骂他们。他甚至在内心渴望着跟油麻地小学的某一个孩子狠狠地打一架。

    孩子们看出了这一点,就更加小心地躲避着他。

    细马就把羊群赶到了油麻地小学的孩子们上学所必须经过的路口。他让他的羊在路上拉屎撒尿。女孩子们既怕羊,又怕他,就只好从地里走。男孩子们不怕,就是要走过来。这时若惊动了他的羊,他就要骂人。如果那个挨骂的男孩不答应他的无理,要上来与他打架,他就会感到十分兴奋,立即迎上去,把身体斜侧给对方,昂着头:“想打架吗?”那个男孩,就有可能被他这股主动挑衅的气势吓住,就会显得有点畏缩。他就会对那个男孩说:“有种的就打我一拳!”有几个男孩动手了,但都发现,细马是一个非常有力气的孩子,加上他在打架时所呈现出的凶样,纠缠了一阵,见着机会,就赶紧摆脱了他,逃掉了事。六年级有一个男孩,仗着自己个高力大,不怕他的凶样,故意过来踢了一只羊的屁股。细马骂了一句,就冲了过去。那个男孩揪住他的衣服,用力甩了他两个圆圈,然后双手一松,细马就往后倒去,最后跌坐在地上。细马顺手操起了两块砖头。两个小孩打架打急了眼,从地上抓砖头要砸人的有的是,但十有八九是拿着砖头吓唬人。砖头倒是抓得很紧,但并不敢砸出去。胆大的对方知道这一方不敢砸,就在那里等他过来。这一方就抓着砖头奔过来了,把砖头扬起来。对方也有点害怕,但还是大声地说:‘你敢砸我!你敢砸我!”抓砖头的这一个就说:“我就敢砸你!”嘴硬,但终了也不敢砸。对方也有点发虚,怕万一真的砸出来,就走开了。但细马却是来真的。他对准那个高个男孩,就砍出去一块砖头。那高个男孩一躲闪,就听见砖头刷地从他的耳边飞了过去。眼见着细马拿了砖头冲过来,一副绝对真干的样子,吓得掉头直往校园里跑。细马又从地上捡了一块砖,一手提一块,并不猛追,咬着牙走进了校园。吓得高个男孩到处乱窜,最后竟然藏到了女生厕所里,把前来上厕所的几个女孩子吓得哇哇乱叫。细马没有找到那个高个男孩,就提着砖头走到校园外面,坐在路上,一直守到放学。高个男孩回不去家,只好跑到小河边上,让一个放鸭子的老头用船把他送过河去。

    油麻地小学的老师就交待各班同学:不要去惹细马

    但秃鹤还是去惹了细马。结果,两人就在路上打起来。秃鹤打不过细马,被细马骑在身下足有一个小时。细马就是不肯放开他。有人去喊蒋一轮。蒋一轮过来,连说带拉,才把细马弄开。秃鹤鼻子里流着血,哭丧着脸跑了。

    傍晚,桑乔找了邱二爷与邱二妈,说了细马的事。

    晚上,邱二妈就将细马骂了一顿。细马在挨骂时,就用割草的镰刀,一下子一下子将刀尖往乌桕树上砍,将乌相树砍了许多眼。邱二妈过来,将镰刀夺下,扔进了菜园,就对邱二爷嚷嚷:“谁让你将他带回来的!”

    邱二爷过来,打了一下细马的后脑勺:“吃饭去!”

    细马不吃饭,鞋都不脱,上了自己的床,把被子蒙在头上哭。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邱二妈从一开始就觉得,细马不是一个一般的孩子。她从他的眍眼里看出,这已是一个有了心机的孩子。当她这样认为时,细马在他眼里就不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大人了。现在这个大人是冲着他们的一笔家产突然地来了。邱二妈从一开始,就对细马是排斥的。

    五月的一天,邱二妈终于向细马叫了起来:“你回去吧,你明天就回你家去!”

    事情的发生与桑桑有关。

    这是一个星期天,细马正在放羊,桑桑过来了。现在,桑桑几乎是细马唯一的朋友。桑桑和细马在田野上玩耍时,桑桑说:“我们去镇上玩吧?”

    细马说:“去。”

    桑桑和细马丢下那群羊,就去镇上了。两人在镇上一人买了一只烧饼,一边吃,一边逛,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还没有想起来回家。又逛了一阵,正想回家,桑桑看到天上有群鸽子落在了一个人家的房顶上。桑桑见着鸽子,就迈不开腿,拉了细马,就去那个人家看鸽子。也就是看鸽子。但桑桑光看,就能看得忘了自己。细马对于谁都凶,可就是很顺从桑桑。他就蹲在墙根下,陪着桑桑。主人家见两个孩子看他们家的鸽子,一看就一两个小时,心里就生了疑,过来打量他俩。细马碰了碰桑桑的胳膊。桑桑看到了一对多疑的目光,这才和细马匆匆走出镇子往家走。

    在细马离开羊群的这段时间里,羊吃了人家半条田埂的豆苗。

    邱二妈向人家陪了礼,将羊赶回了羊圈里。

    细马回来了。他很饿,就直奔厨房,揭了锅盖,盛了满满一大碗饭,正准备坐在门槛上扒饭,邱二妈来了:“你还好意思吃饭?”

    细马端着碗,不知是吃好还是不吃好。

    “你吃饭倒是挺能吃的,才多大一个人,一顿能扒尖尖两碗饭!可让你干点活,就难了!你放羊放到哪儿去了?我告诉你,我们养不起你!”邱二妈说完,去桑桑家了。

    细马端着碗,眼泪就流了下来,泪珠扑嗒扑嗒地掉在了饭碗里。他突然转过身,把饭碗搁到了锅台上,走出了厨房,来到了屋后。

    屋后是邱二爷家的自留地。一地的麦子刚刚割完,一捆捆麦子,都还搁在地里,未扛回院子里。

    细马下地,扛了一捆麦子,就往院子里走。他扛了一捆又一捆,一刻也不停歇。

    当时是下午四点,金属一样的阳光,还在强烈地照射着平原。细马汗淋淋地背着麦捆,脸被晒得通红,几道粗粗的汗痕,挂在脸上。他脱掉了褂子,露出光脊梁。太阳的照晒,麦芒的刺戳,加上汗水的腌泡,使他觉得浑身刺挠,十分难受,但细马一直背着麦捆,一声不吭。

    桑桑的母亲见到了,就过来说:“细马,别背了。”

    细马没有回答,继续背下去。

    桑桑的母亲就过来拉细马,细马却挣脱了。她望着细马的背影说:“你这孩子,也真犟!”

    邱二妈走过来说:“师娘,你别管他,由他去。”

    桑桑来了。母亲给了他一巴掌:“就怪你。”

    桑桑也下地了,他要帮细马,也扛起麦捆来。

    桑桑的母亲回家忙了一阵事,出来看到细马还在背麦捆,就又过来叫细马:“好细马,听我话,别背了。”

    桑桑也过来:“细马,别背了。”

    细马抹了一把汗,摇了摇头。

    桑桑的母亲就一把拉住他。桑桑也过来帮母亲推他。细马就拚命挣扎,要往地里去,眼睛里流出两行泪水,喉咙里呜咽着。三个人就在地头上纠缠着。

    邱二妈叫着:“你回去吧,你明天就回你家去!”

    桑桑的母亲就回过头来:“二妈,你也别生气,就别说什么了。”

    这时,邱二爷从外面回来了,听桑桑的母亲说了一些情况,说:“还不听师娘劝!”

    细马却还是像一头小牛犊一样,企图挣出桑桑和他母亲的手。

    这时走来了桑乔。他没有动手:“你们把他放了。细马,我说话有用吗?”

    被桑桑和他母亲松开了的细马,站在那儿,不住地用手背擦眼泪。

    桑乔这才过来拉住细马的手:“来,先到我家去,我们谈谈。”

    邱二爷说:“听桑校长的话,跟桑校长走。”

    细马就被桑乔拉走了。

    这里,邱二妈哭了起来:“师娘,我命苦哇”

    桑桑的母亲就劝她回去,别站在地头上。

    邱二妈倚在地头的一棵树上,哭着说着:“他才这么大一点的人,我就一句说不得了。等他长大了,我们还能指望得上他吗?”

    桑桑的母亲劝了邱二妈半天,才把她劝回家。

    当天晚上,细马就住在了桑桑家。

    三细马确实是一个很有主意的男孩。他已暗暗行动,准备离开油麻地,回他的江南老家。他去办户口的地方,想先把自己的户口迁出来。但人家笑话他:“个小屁孩子,也来迁户口。”根本不理他。他就在那里软磨硬泡。管户口的人见他不走,便说:“我要去找你家的大人。”他怕邱二爷知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