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帝国沧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云甫啊,招商招商不仅仅是销售股票募集银子,我们的思维还要开阔一些。”李鸿章叭嗒叭嗒地抽了一口旱烟,站在面前的朱其昂不断地点头,额头上渗出了汗珠,四月的北京城干燥而又温闷,朱其昂知道这一次进入军机处有可能是最后一次,朱红色的门楣让朱其昂的心里更是渗得慌。李鸿章左手攥住烟杆,右手在案头翻了翻:“你看这是吴大廷他们给我写的信,之前我跟你说过的,办轮船招商局要钱、要船、要码头、要货栈、要保险,上海、江浙、两广的富商很多嘛,其中不乏有顾福昌那样拥有大码头大货栈的商人,我们也可以谈嘛。”李鸿章将吴大廷的信函递给朱其昂“云甫啊,多动动脑子,你们跟唐廷枢他们谈的怎么样了?”

    朱其昂接过吴大廷的信仔细看了看,其实就是说的轮船招商的五大难处,沈秉成后来又给李鸿章添加了一难处,这两人最后被李鸿章一通猛批,现在何璟何大人回家丁忧去了,这两人没有了靠山已经很规矩了,不过吴大廷的这份刁难信函到时候给李鸿章莫大的启示。轮船招商并非一定只要银子,码头、货栈、船只都可以折成股份,以资产入股嘛。朱其昂抬头看了看面无表情的李鸿章,知道这位帝国的勋臣很生气,修改了公司章程,章程里面也说的很清楚,华商自买轮船可以附局经营,也可将轮船在商局全部或部分入股,并可将全船卖于商局,如此变通之法,朱其昂居然不能说服沙船主,也不能说服“依附洋商名下”的大清买办商人。

    “中堂大人,公司章程我们修改了,朝廷也下拨银子了,象胡雪岩那样的商人太多,他们跟洋人做生意作了很多年,就像你说的顾福昌,他们将资产挂靠在洋人旗下,他们只需按照洋人一样缴纳少许的关税就可以,不必缴纳大量的税费捐款,胡雪岩其实说得也有道理,朝廷的银子三年就要归还的,朝廷持有国有股却不真正掏银子,反而商局还要缴纳利息,这一点很多商人都觉得是朝廷趁着机会刮银子。”朱其昂知道这一次李鸿章是要将自己冷落,何不将问题的要害给指出来,也算对轮船招商局作出一点点贡献呢?李鸿章何尝不知道朱其昂说的这些?当初为了让同治皇帝批准轮船招商局发行股票,如果朝廷不成为控股股东,同治皇帝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但是朝廷连年战争,哪有银子入股,没有本钱成为控股股东却仗着朝廷的权威来招商,尤其是那些依附洋商名下的商人,肯定不会回来的。

    李鸿章决定改革轮船招商局的现状,官商合办在朝廷的公信力已经彻底丧失的年代,继续走下去,根本无法完成给皇帝的承诺。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儒家的公信力经历唐宋巅峰时期,到了明代已经过渡地透支了民众的信任。尤其是满清的入关通过惨痛的南山集案、曾静案等文字狱大案,对于儒家文明可以说是粗暴的蹂躏,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虚掩下的财政透支,随着洋商的蜂拥,大清王朝更是出现了贸易逆差,财政赤字,到了1872年,更是由于前面我们所说的大清王朝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茶叶出口停滞,钱庄纷纷破产。走到这一步,不仅仅是底层的民众怨声载道,工商阶层也已经没有活路。在那个君子耻于言财的年代,没有活路了,朝廷的公信力也就没有了,相反在这期间,依附洋商的人诸如顾福昌之流,活的很滋润。

    李鸿章不得不谋求变通,在跟朋友的信函中可以看出李鸿章的变通思路“随时设法变通,以求经久”既然朝廷这个大股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干脆朝廷就撤出来,让这些商人们自己搞,这是一个很难说服皇帝的改革,之前在朝堂上李鸿章可是当着皇帝,当着宋晋等反对派人士拍了胸脯的,说朝廷当了大股东,依附洋商名下的华商自然回归朝廷的怀抱,那样一来朝廷控制着华商,只要朝廷觉得时机成熟,这些华商的银子都是朝廷的,同治皇帝听着心里那个舒坦,很快就通知总理衙门,给李鸿章力主的轮船招商局发了批文。现在倒好,那些商人的银子很难套出来,李鸿章得想个办法说服皇帝修订修订当初得官商合办的策略。

    五十多岁能成为帝国的实际管理者,从反驳慈禧太后辛酉政变的大功臣、顽固份子宋晋,到力压群雄赶走南洋大臣,李鸿章胸中伟略彰显,不过皇帝已经不再是康乾盛世时代的皇帝有大把的银子供享乐,现在的皇帝逛窑子都要偷偷摸摸地让小太监从宫里面偷银子,穷皇帝真了解轮船招商局一直募集不到银子,那还不雷霆大怒?“中堂大人,一开始我们认为从商人口袋掏银子是要看朝廷的诚意,事实上成了胡雪岩他们跟朝廷博弈的筹码,更多的商人是阳奉阴违,他们将银子以及资产依附在洋商旗下,除了缴税不用交捐,虽然洋商故意作亏损不给他们银子,但是相比将银子或者资产交给朝廷,说不定哪一天一声令下,讨债可能都会下大牢,这种政治风险跟洋人打交道的市场风险是不一样的,一个肯能要命,一个只要的是钱。”落地秀才盛宣怀一直静观其变很久了“中堂大人,这样的局面是可以改变的嘛,容闳的那个建议我们还是可以重新拿起来用的,按照西方股份制商业化模式发行股票,朝廷干脆从商局里面推出来,完全市场化。”

    “这些商人仗着手里有几个钱就跟朝廷叫板,他们早就盼望这一天,朝廷可是拿出了漕运业务交给商局的,一旦发生战争,这么些商船能否抽调到前线?”李鸿章科举仕途出生,骨子里对商人是看不起的,相对于庙堂之上的一品大员,胡雪岩、李振玉、朱其昂他们这些在生丝、钱庄、茶叶、沙船等领域摸爬滚打的商人,简直跟妓女一样,属于帝国的贱民,连农民的地位都不如。眼下朝廷穷,这些贱民手上有钱,李鸿章翻了两下眼皮子,瞅了瞅盛宣怀。“杏荪,刘坤一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朱其昂对现代化的船运太外行了,那么多政策给他,都招不到商股,官商合办这一条路子被朱其昂给作死了,既然这些商人不愿意跟朝廷合作做生意,那就干脆放权给他们,让他们自己作,朝廷监督就行了,这样一来华商可以充分跟洋人竞争,遇到什么麻烦朝廷也好出面帮忙干预交涉。如果派你去招商局,你觉得哪些先将哪些人招致麾下比较好?”李鸿章已经写好了给皇帝的折子,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同意“这是我给皇上的折子,我会尽力说服皇上的,朝廷退出了,但是必须有朝廷信任的人参与会办,朝廷才能更好地监督嘛。”

    盛宣怀其实已经了解到林士志到上海已经跟唐廷枢他们有过接触,唐廷枢投资茶叶、盐业、钱庄,在上海滩是个响当当的富豪,还是中外合资企业怡和洋行的买办,也就是中资股东之一,上一次从香港回到上海的轮船上看到洋人分配给人的饮水还没有山羊的水多,这个民营企业老板一生气就买了洞庭号、汉阳号等六艘轮船,开辟上海到天津、汉口等水路航线,成为天朝第一代势力最大的轮船业民营企业家。在那个卖官鬻爵盛行的年代,民营企业家的卑微社会地位让唐廷枢感觉到很不安全,只有穿上红舞鞋,戴上红顶子,成了官才会有社会地位。唐廷枢花了一点银子捐了一个福建道的官衔。盛宣怀一直在琢磨李鸿章的心事,轮船招商局完全交给商人,那么唐廷枢这样有官衔有钱的商人肯定是首选,再说有了官衔朝廷要他们入局,这些商人就算看在李鸿章的面子上,也会掏银子的,那么朝廷要派人,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放弃当初对朱其昂那样排斥的成见,大力举荐唐廷枢,那么朝廷派人的时候唐廷枢肯定要投桃报李的。

    “中堂大人,有一个福建道的官员叫唐廷枢的你可能听说过,就是那个看着羊喝水一怒之下买轮船搞轮船运输业的唐廷枢,我觉得他比较合适主持招商局工作,这个人英语好,跟外国人沟通语言上不存在问题,价格谈判的时候避免中间翻译捣鬼吃回扣,这个人从1861年开始就代理怡和洋行长江各口岸的生意,后来还担任过洋船公司的董事,自己经营过轮船,对航运非常熟悉,这个唐廷枢在受过西方先进教育,在上海滩很有威望,作为商会的领袖人物,很多商人都非常买他面子的。”盛宣怀看李鸿章一直静静地没有出生,就知道李鸿章对这人不反感,盛宣怀继续趁热打铁“唐廷枢是唐氏家族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个,如果命其为轮船招商局总办,那么唐氏家族的轮船可以通招商局联营,同时削弱了怡和洋行旗下的华海轮船的实力,而其他依附洋商名下的华商也会纷至沓来。”

    盛宣怀最后这句话正中李鸿章的下怀,借助轮船招商局改制的机会,将上海滩这个威望最高的华商唐廷枢从怡和洋行拉拢过来,如果说之前不相信朝廷,现在朝廷退出,商人自行决策,唐廷枢没有理由拒绝李鸿章,尤其是他头上的那一红顶子,既是唐廷枢提高社会地位的招牌,又是架在唐廷枢脖子上的一把刀,你是朝廷的官员,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头上的顶子是朝廷权力的象征,有了顶子你就得听皇上的。李鸿章这一次看重唐廷枢跟当初的朱其昂不一样,这个唐廷枢“贸易有年,声望素著,熟悉商情、经理极熟,明白笃实。”这个唐廷枢不仅仅有钱,还有先进的航运管理经验,唐廷枢在香港读书,非常了解西方杂毛子的思维,无论是在轮船采购,还是在跟洋人的航运竞争上,那简直就是知己知彼。

    八股取士是明清两朝皇帝为了培养自己忠实的奴才的一种变态高考制度,读书人要想飞黄腾达必须通过八股科举这一条途径,皇帝通过这种变态的途径来挖掘听自己话的奴才,当然这种高考制度下十年寒窗的考生,其思维绝大部分都是子曰诗云一类的迂腐庸才,出类拔萃者少之又少。在这样一种近乎自娱自乐的选拔人才制度下,最大的变态者则是帝国的统治者皇帝,打江山的皇帝如果说是游戏的始作俑者,那么后继任者却将这种愚弄人的把戏演的越来越真,到了最后自己相信了娱乐就是正统,皇帝成了八股取士最大的牺牲品,整天被这些高考状元给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李鸿章这么一位带兵打仗跃马疆场的进士,不仅仅有八股忽悠之术,还具有高度的战略眼光,挖人墙角的想法完全成熟之后,李鸿章要开始忽悠老嫖客同治皇帝,这一次必须让皇帝相信,变革是为了朝廷搜刮更多的银子。

    同治皇帝刚刚偷偷地从花柳巷溜回紫禁城,慈禧太后对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的出格行为已经有所耳闻,虽然不断打仗朝廷很穷,那些洋杂毛欺负咱瓜儿寡母的,但是四万万天朝子民里面,还是挑选出不少的美女,后宫里风骚型、典雅型什么样的美女都有,偏偏这家伙喜欢妓女偷欢的那种快感。“皇上,臣越想越觉得朝廷没必要投钱到轮船招商局,宋大学士之前说得很对,朝廷财政困难,投银子压力大,如果我们放开手脚,让华商自己去搞,朝廷坐着收税银就行了。”李鸿章看皇帝一听到不投钱就收银子,眼珠子都快绿了,李鸿章还接着忽悠“我们朝廷只要派出心腹之人督办,将轮船招商局的账目掌管清楚,我们每年多查几次帐,那些商人就要听我们的,一旦做大,朝廷可以找出各种理由让这些商人滚蛋,这样一来朝廷就可以不花本钱将民营资本给纳入到国库之中。”

    同治皇帝呵呵一笑:“李爱卿,你辛苦啦。”说着同治皇帝从龙椅上走下来,拉着李鸿章的手说“你们这么些年一直嚷嚷着搞洋务,搞了现在,左季高在兰州搞那个制造局在胡雪岩借了不少钱,俄国人进新疆搞得朕心烦意乱,左季高在肃州屯兵,这一打仗就要银子,兰州制造局的银子一部分是从外国人那里借款,新疆这一次借的银子恐怕就更多,都说食君禄忠君事,现在也只有爱卿你在替朕想方设法搞银子,就按照你说的办吧,你挑选一个心腹之人去监督。”李鸿章一听同治皇帝的话,心里有了谱,赶紧磕头拜谢而去。走出了午门外,李鸿章拼命在袍子上擦手,生怕同治皇帝在妓女身上粘惹的梅毒淋病啥得传给自己。

    唐廷枢深谙官场之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封建社会,掌握国之利器的人永远都是高高在上,哪怕就是手底下的一个奴才,都可能左右一件大事的成败,这就是官场的权利以及权利影响力的问题。现在招商局虽然已经改为官督商办,如果没有李鸿章这个朝廷一品大员的牌子给撑起来,商人们宁愿躲在洋人的背后,也不愿意承担制度性带来的不可预见的投资风险。唐廷枢见过世面,肯定不愿意重蹈朱其昂这个土财主的覆辙,只要将李鸿章栓在一根绳上,将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听闻李鸿章的手下红人、第一机要秘书盛宣怀在李鸿章的面前力主官督商办,并举荐自己担当轮船招商局的总办,唐廷枢分析了一下李鸿章的心态,知道轮船招商局是个火坑,但是朝廷退出了,只是监督,自己不出面看来头上的红顶子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唐廷枢左思右想,自己一个人要想跟朝廷对抗那简直就是飞蛾扑火,拉入更多的买办商人进来就可以将轮船招商局形成一个买办商人俱乐部的形式,大家拧成一根绳其安全系数也就大大提高。唐廷枢要为自己找到商界的伙伴,还要在朝廷找到自己的抗政治风险的防火墙,商界唐廷枢盯上了大房产商徐润,朝廷防火墙自然盯上了国务总理李鸿章手下的盛宣怀。老爷子朱其昂虽然曾经是运河上的土财主,在筹建轮船招商局工作方面还是功不可没的,留着朱老爷子还可以稳定漕帮人心。

    人员筹划好了,朱其昂一看精神抖擞的唐廷枢戴着鸭舌帽走进了轮船招商局的办公室,表情很凝重,朱老爷子没等唐廷枢发话,就从总办的位子上站起来,赶紧上前伸出手要跟唐廷枢握手。“青年才俊。”朱老爷子酸腐的话还没有说完。唐廷枢左手就将一把算盘从屁股后面给顿到桌子上:“朱老爷子,不好意思,今天开始我就要接管轮船招商局了,麻烦你挪个位子,更重要的是将账本搬出来,咱们今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账目算清楚,该谁补窟窿先把窟窿补上,我们将来要入股的很多都是跟洋人混的,精着呢。”朱老爷子连连点头:“景星放心吧,该准备的我都准备好了,辞呈就在桌子上。”“老爷子,你是招商局的功臣,现在这个时候你可不能走,之前你得罪了漕帮的那些人,你现在回去,他们还不嘲笑你?你现在还是留在局里,我们一起将轮船招商局搞起来,给他们瞅瞅。”唐廷枢笑眯眯地拉着朱其昂皱皱巴巴的老手“老爷子,不但你留下,我已经请示了李中堂,你老的弟弟其绍兄也进来,你们老哥儿俩一起负责漕运的事情,李中堂可是很看重老爷子的,还专门派来自己的机要秘书杏荪来协助你们。”

    朱其昂一听,这他妈的哪是看重我们兄弟俩,简直就是绑架嘛,现在我们朱家哥儿俩可是完蛋了,漕帮里的人恨我们,轮船招商局派来了唐廷枢这样的人来清算,担心老朱家补不上窟窿,还将我的兄弟给拉进来作保。李鸿章这个老东西,当初说拽住了左宗棠手下的胡雪岩,靠胡雪岩在江浙跟上海滩的影响,轮船招商局的股份根本就不愁卖,现在好了,胡雪岩拿着朝廷的批文贷了洋款,让左宗棠买枪买炮在西北拉开阵势准备跟老毛子大干一场,李鸿章在朝廷慌神了,宋晋那一帮人等左宗棠等了五年都要猛踩一通,轮船招商局再办不起来,宋晋他们的口水都能将李鸿章给杀了。李鸿章生怕我老朱家一出局,到江浙漕帮给他捣乱,漕粮一旦不能按时运抵京城,道光年间那可是大开杀戒过的。朱其昂现在是肠子都悔青了,原本想傍着李鸿章向上爬一爬,官越大,朱家的生意就可越做越大,现在一切都变了,李鸿章还派了机要秘书盛宣怀名义协助,实际上监督自己。

    唐廷枢现在没有功夫去理会朱其昂的心情,拿着算盘吧嗒吧嗒地拨过不停。“朱老爷子,你看啊,你购买的伊敦轮多花了两万两,黎明轮也多花了,浦东的仓库也多花了银子,你知道这里面有一大笔银子是局里面跟李中堂借的,那是饷银。”唐廷枢一边巴拉着算盘珠子,一边跟朱其昂对着账本。心情很不爽的朱其昂一张苦刮脸皱着眉头:“景星,具体的你就不用给我一项项对了,你就直接说个总数吧。”唐廷枢将算盘哗啦一划:“朱老爷子痛快,我认真仔细,彻底地核算了一下,还有四点二万两银子需要你老人家掏出来。”算完帐的唐廷枢决定搬家,做生意就是要讲究大气,既然轮船招商局是要跟洋人争夺航运权,脸面的问题绝对不能输,三马公,也就是今天上海的汉口路,那里是英租界,那地方不错,洋行林立,颇有商业气息。

    轮船招商局搬到了怡盛洋行三马公的旧房里面办公,轮船招商局也改名轮船招商总局。这个时候唐廷枢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说上海滩有一批买办商人,他们再航运界拥有巨大的势力,他们中很多人再外资航运企业里面都有股份,好多企业都是中外合资呢,跟朱其昂、胡雪岩这些土财主比,这些人不仅仅有大量的货币资金,还有非常丰富的航运业管理经验,当然这些人在中外航运界都有很广泛的社会关系。唐廷枢还进一步给李鸿章普及了一下西方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模式。最后向李鸿章推荐了早已被自己瞄上的地产富豪徐润,这小兄弟十四岁就在洋行当学徒,在丝绸茶叶等传统产业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在上海滩有三千多亩地痞,两千多间房屋,跟皇帝老儿房子的数量差不多,这哥们现在是四品衔,你老人家忘记了?六年前还是你给奏保的呢,现在是道员品级的徐润更重要的一个身份是目前独霸我大清王朝航运权的洋船旗昌公司的大股东之一,只要我们将徐润这个小兄弟从旗昌拉过来,我的下一步棋就容易多了。

    李鸿章一听,有点意思,当初朱其昂怎么就没有这样的深谋远虑呢?“景星,说说你的下一步到底想怎么办?”李鸿章很是迫切地想知道唐廷枢的计划。“中堂大人,现在改组成功了,接下来我们就是卖股票收银子,跟洋船进行贴身肉搏,五年之内干掉旗昌。”唐廷枢说着顺便将撺掇盛宣怀写好的一个折子交给李鸿章。李鸿章很久没有听到如此提劲的话了,接过折子一看是盛宣怀写的,靠,这唐廷枢很狡猾嘛,知道盛宣怀是李鸿章在轮船招商总局的一眼线,这折子上的请求是不答应也得答应。盛宣怀关于将漕粮的两层交由轮船招商局运输,李鸿章答应了。唐廷枢没有让李鸿章失望,北洋航线的永清轮首航天津,九千石漕粮几天就从江苏运抵天津,没过一个月,福星轮运往天津的一万石漕粮安全抵达。

    看着漕粮还散发着新鲜米气,李鸿章写了一个关于增拨漕粮交付轮船招商总局的折子,可是到处找皇帝却找不到,一个小太监说皇帝正在妓院里喝花酒,李鸿章给了小太监一小锭银子,小太监冲进妓院,皇帝正跟妓女肉搏,小太监的冒失让皇帝很生气,差点就给惊阳痿了。“皇上,轮船招商局从江苏运送的漕粮到了,才三四天呢。”小太监看都不敢看皇帝,按照李鸿章教的话说。皇帝很是吃惊,边穿裤子边说:“不可能吧,当初我爷爷道光皇帝,为了二百万石漕粮,可是花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运送了将近半年都没有运抵京城,你是不是哄老子高兴?”同治皇帝喜欢逛窑子,但是脑子还是清晰的,明朝最后的覆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毁在太监手上,所以大清王朝的皇帝有一条名言,那就是没有卵子的人是不可信的。所以清朝到了最后,也就是安德海、李莲英这两没有卵子的人有点名气,不过都是围绕慈禧老娘们儿转悠的,最跋扈的时候也不敢插手朝政,那个慈禧的心肝宝贝儿安德海到地方嚣张了那么一次,刚到山东地界,就被冷血的于成龙给杀了。

    同治皇帝赶回皇宫,李鸿章还跪在正大光明殿外面,老头子脸上的汗水跟下雨似的。接过李鸿章的折子,同治皇帝是喜笑颜开:“准奏。”轮船招商总局运输漕粮的比例由之前的两成提高到四成。唐廷枢就是唐廷枢,申报在同治十二年,也就是1873年6约3日报道“近殊盛旺,大异初创之时,上海银主多欲附股份者”李鸿章也很兴奋地向皇帝报告:“唐廷枢为坐局尚总,两月间近百万,此局似可恢张。”中国官员的浮夸风不是几十年前就有的,这种积弊已经上千年了,政绩是官员晋升的阶梯,也就注定了以政绩考核官员的考核办法会出现浮夸隐瞒等漏洞,李鸿章要跟在西北的左宗棠比高低,不浮夸是不行的,尤其是现在的皇帝不可能跟他的祖宗康熙乾隆那样微服考察民情,即使是打着微服出巡考察民情而行找老情人之实,康熙乾隆也还是考察过民情的嘛,现在的皇帝经常微服考察的只有妓院这样的第三产业,关心的也只有妓女的下半身是否有花柳病,梅毒爱滋什么的。所以现在的皇帝好糊弄,只有将皇帝吹高兴了,一切就ok了。

    唐廷枢在财务数据方面是个老实人,给李鸿章禀报:“刻下赶紧招徕殷商入股,计应需之数,已得其半。”就在李鸿章浮夸得时候各地入股核计三十七万余两,实收十八万余两,两个月之后又找了二十六万余两。也就是四个月时间,首期发行一千股告罄,募集银子四十七点六万两。这里面除了李鸿章是大股东之一外,徐润、唐廷枢、朱其昂、唐廷枢的胞弟唐廷庚、陈树棠、盛宣怀等国内商人都占有相当比例的股份。香港、诸如南洋的葛罗吧、三宝垅、泗水、新加坡等地华商也纷纷入股。一直是大清王朝附属国的暹罗,也就是现在的泰国,还有十一名官员购买了轮船招商总局的股票。

    有了银子的轮船招商总局就甩开膀子干。港沪航线、北洋航线、长江航线、汉宜航线。国内能开的航线基本都开了。唐廷枢觉得仅仅国内还不够,既然洋人能在我们家门口开航线,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航线开到洋人家门口呢?新加坡、小吕宋、越南、印度、暹罗、檀香山、旧金山、古巴等等亚洲、欧美、南美等等凡是有华人到的地方,凡是有中国丝绸、茶叶、瓷器贩卖的市场,轮船招商总局的航线都开到那里去。这下好了,洋人不高兴了。洋鬼子比较毒,先将轮船招商总局的国际航线通过外交的方式,向当地政府施压,日不落帝国、大不列颠帝国的爪牙比较多,国际航线受到政治以及竞争实力的双重压迫。

    列强冲着中国这块肥肉来的,打仗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地涌,把大清的那些武士王爷们给糟蹋蹂躏惨了。等仗一打完,大家分地盘占口岸,法国、德国、还有俄国这些皇权之上的国家跟英美这些率先搞蒸气机进行工业革命,大搞资本强国的国家来说,实力还是具有相当悬殊的,法国、德国、俄国虽然不远万里通过轮船将兵将运送到大清的国土上,但是真正的航运业这一块,跟英美相比差远了。轮船招商总局不断扩张航线的过程之中,这些洋鬼子开始窝里斗,驻中国的公使们“群称招商局办理深合机宜,为中国比不可少之举,任事诸人措置亦甚得当”德国公示巴德兰这家伙最为谄媚,不仅在同李鸿章聊天的时候拍马屁说“招商局是中国第一件佳事”还口头上、书面上建议招商局在江海及内河不通商口岸自行贸易,以便同英美两国航运企业竞争。

    英美人有钱,财大气粗,尤其是美国人的南北战争让国内商人在国内投资很没有安全感,而中国这个时候是任何一个洋鬼子都可以蹂躏两把的,所以象旗昌这样的洋鬼子商人都很霸道。法、德、俄其实也不是什么好鸟,他们是不想看着这两个国家的商人将大清朝的银子通过商业途径给卷走了,大清朝现在赔款的银子都筹集不够,一旦有了招商局这个搂钱的耙子,一来是分流英美的航运财富,二是大清帝国的财政有了招商局来作保,那么赔款的银子问题就不是太大。洋务派提出了师以长技以自强的口号,洋人这一招以清制英美的隔山打牛之招术也算狠毒,一旦英美为了航运权挑起战事的话,法国等洋鬼子还可以再次从中渔利,对于他们来说没有赔本的买卖。

    英美的洋鬼子这一次很生气,指责轮船招商局是“既向旗昌轮船公司挑战,也向太古轮船公司挑战”给两家大鳄“添了不少麻烦”法国等人行为激怒了英美人,这些原本是竞争关系的洋鬼子,这下子开始协调行动“共同研究对付招商局的办法”商业上的竞争无非就是压价,现在各行各业降价是其挤压对方的杀手锏,资本实力雄厚者多为最后的赢家,当然价格战也是双刃剑,杀跌三千,自伤八百。招商局的轮船一开进哪一条航线,只要有旗昌太古的船,他们就开始降运费,这一降可不是一点半点的,洋鬼子下手狠,一下子就降价半分之五十。北洋航线对于李鸿章来说这就是自己的地盘,旗昌轮船欺人太甚,价格从之前的每吨七两降到三两,没过几天又降到一两。在中国的商战价格战史上,这样的跳楼大降价可为开历史之先河。

    旗昌当时十七艘轮船,跟招商局的八艘相比,单打独斗未必能全胜,而太古轮船有四艘,旗昌决定跟伦敦的太古联手。旗昌太古两家担心口头的约定不能够同心协力制约招商局,在1873年的7月,两家公司正式签订合约“确定了真正合作的办法”降矛头一直对准了轮船招商局这个“不可轻视的对手”真他妈的欺人太甚,这两个洋鬼子集团约定“凡他公司有同日走者,必与之争拒”洋鬼子所说的他公司就是专指轮船招商局,哪怕就是“大为自损”也要跟轮船招商局干到底。旗昌、太古还联合怡和轮船等公司结盟,甚至在长江航线达成“议和行事”这些之前一直对打的洋鬼子这一次坐下来结盟,公开宣称“不许别公司同行”这样一来旗昌盟军的轮船数量超过三十艘,完全处于垄断地位。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洋洋天朝竟然没有我子民行走之域?

    “迅速把江海航线的外船挤出去”李鸿章在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初的豪言壮语简直就被旗昌这一帮外船给羞辱了。李鸿章很生气,给唐廷枢他们找来苦口婆心地教育,在战场上打不过洋人的长枪大炮,在商场上还不信干不掉这几个小鬼子。李鸿章要唐廷枢等人尽快拿出一个跟洋鬼子竞争的策略。唐廷枢也是带着身家来到轮船招商局的,让旗昌太古这一帮孙子继续折腾下去,肯定要重蹈朱其昂老爷子的覆辙。唐廷枢跟徐润一合计,先给轮船招商局的股东、员工们打气:“至生意之把握,其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