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告密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庞士伟是跟杨达昌一起来深圳的。两个人共同遭遇了一场骗局,同病相怜,也算是患难兄弟。特别是庞士伟在最后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把全部的货款部寄给了村长,而且写了一封非常诚恳的信,这种做法很得杨达昌的好感。杨达昌认为庞士伟是个很正直很负责任的人,可以做朋友,并且他觉得庞士伟蛮聪明,做事情有板有眼,有条理,说明庞士伟思路清晰,只要逮着合适的机会,将来完全有可能东山再起。这时候见庞士伟走投无路,杨达昌就主动请庞士伟随他一起去深圳。

    杨达昌的情况比庞士伟好些,主要是资本比庞士伟雄厚,所以,尽管在编织袋的骗局中有些损失,但他的公司还在,他还有家可归。庞士伟到深圳后,就在杨达昌的公司做。但是,没有干多长时间,就不得不离开那里,因为他再次被骗,并且给杨达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没脸在那里做了。

    杨达昌在深圳的企业叫畅达新技术开发实业公司,是做油改气装置的。在汽车发动机上安装这个装置后,汽车就可以不用烧汽油,改烧液化气。这样做,既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有利于环境保护,也可以调整燃料结构,是个好项目。但是,产品出来后,卖不掉,主要是当时深圳还没有专门的汽车加气站。杨达昌的公司虽然有一些实力,可是,凭他一个企业的力量,修建一两个加气站或许还行,但要遍地开花,到处建设加气站,让使用这种装置的汽车象加汽油一样随时随地可以补充液化气,肯定不行,而汽车加气站和加油站一样,必须到处都有才能推广,否则,汽车开到一半,没有气了怎么办?

    难道还要请拖车把汽车从南山拖到罗湖加气?如果这样,不要说让车主自己花钱买油改气的装置,就是白给,也不会有一家车主愿意安装这种装置,所以,杨达昌的公司处境相当难堪。一方面,公司拥有一个好产品,好项目,另一方面,却运转不下去,连工资和房租都没有着落。庞士伟加盟公司后,认为摆脱公司目前困境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干脆转产做其他更有现实市场的产品,二是落实资金,落实大量的资金,至少在深圳市建设几十个加液化气的点,先把这种产品用在公共汽车上。

    杨达昌认真思考了庞士伟的建议,却怎么也舍不得放弃这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项目,他坚定地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顶过目前的困难时期,将来公司一定能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比如到美国上市一下子拥有几亿美元也说不定,实在不行等国外的大公司来收购也行。既然如此,庞士伟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落实资金上。杨达昌对庞士伟很信任,认为庞是当过老板的,对外打交道应该没问题。庞士伟也不负期望,很快就联系到一个投资咨询公司,说外国有大量的热钱正在中国寻找出路,鉴于中国经济每年都以接近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对投资中国节能环保项目特别有兴趣,他们愿意为杨达昌的公司引进国外资金。

    庞士伟立刻把情况向杨达昌做了汇报。杨达昌听了非常高兴,当场表示要见对方,并与庞士伟一起去对方的公司。主要是想实地考察一下。庞士伟理解杨达昌的想法,他们实在是被骗怕了,不得不有所提防,所以,没有事先与对方约,而是搞突然袭击,没打招呼就立刻把杨达昌带到对方的公司。

    对方到显得非常坦然,并没有因为事先没打招呼而表示出不高兴,相反,他们很高兴,公司老总钱军亲自接待庞士伟和杨达昌,态度热情,不卑不亢,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和见过大世面的做派,倒是庞士伟自己有些不好意思,说他和老板出来办事,正好路过这里,就没打招呼,顺便来看看。对方老总钱军说没关系,欢迎欢迎,随时欢迎。互换名片并一番寒暄之后,对方老总钱军态度诚恳地把杨达昌大大夸奖了一番。

    说杨老板很有战略眼光,说中国目前差不多一半的石油依赖进口,从战略的眼光看,长此以往肯定不是办法,暗藏着巨大的战略风险,所以,这时候任何能减少对石油依赖的科技项目都是最有战略眼光的项目,都是好项目。说做企业一定要有战略眼光,要有民族意识和爱国心,说杨达昌目前从事的这个项目就集中体现了作为一个爱国企业家的独到战略眼光和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心,说他佩服杨达昌,说他为这样的好项目引进资金,白帮忙都值得。对方总经理的一番话,说得杨达昌心花怒放,相见恨晚,当即把对方认作知己。

    一阵相互夸奖和赞美之后之后,对方老总钱军话锋一转,进入了实质。说时代不同了,如今是好酒也怕巷子深,为了更好地向国外推荐介绍他们这个好项目,首先必须按国际标准制作一套中英文对照的商业计划书。杨达昌表示为难,因为他并不知道符合国际标准的商业计划书是什么样子,当然也就更不知道该怎么做。杨达昌这时候看看庞士伟,庞士伟也是一脸茫然,象迷途的羔羊。正当他们两个有点难堪之际,钱军说话了,说如果你们对怎样制作商业计划书不熟悉,没关系,本公司可以代为效力。

    并进一步说,作为企业家,不熟悉商业计划书的具体制作很正常,就是少数有国外教育背景的海归企业家,虽然对商业计划书相当熟悉,英文也很过关,但具体制作的时候,还是委托他们。杨达昌听了之后似懂非懂,不明白海归企业家既然自己能做为什么还要委托他们做。

    “这是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钱军说“做什么都要专业。只有专业的,才可能是最好的。海归老板虽然懂得商业计划书,但真要具体制作起来,肯定不如我们专业。国外融资注重规模,动辄几千万美元甚至几亿美元,如果为一个小小的商业计划书耽误大事,太不值得,所以即使海归企业家自己会做,他们也还是交给专业机构制作,这样保险。”杨达昌听到这里,已经再无话可说,再说,就显得自己太无知和太小气了。

    当老板的人当然不能承认自己无知,更不能承认自己小气,所以,当即与对方签订了招商引资委托代理合同。作为落实这个合同的第一部,就是花十万块钱请对方代为制作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英文对照的商业计划书。从投资咨询公司回来后,杨达昌很高兴,因为对方答应一次为他们引进国外资金一亿美元,而且是十年长期贷款,利息只有百分之四,比国内银行同期利息低多了。杨达昌想,一亿美元就是八亿多人民币,即使什么事情不做,用来买国库券,赚中间利息差,不想当大老板也困难了。

    杨达昌当即向庞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