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点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春天又到了,曾作过无数次的设想,而且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这种向往——在春风里放风筝。无数个春天过去了,我已早过了放风筝的年龄,但梦想中风筝的倩影,每到春天便会随着春绿泛起,在心里飘呀飘。

    农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们的童年是没有风筝的,我们得帮大人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我们全然不知艰辛困苦的滋味,穷苦的童年照样有声有色,留在记忆中的,尽是些让人留恋的趣事儿。

    翠翠,虎儿,我们三人最要好。翠翠善良、勤快,虎儿长得虎头虎脑的,圆乎乎的脸上总是眯缝着一双蓄满笑意的黑眼睛。翠翠的弟弟朋朋只有四岁,是我们三人的跟尾巴虫。朋朋鼻子下面永久性的拖着两条“青龙”别人笑他“青龙出世,天要下雨”他便嘴一抿“哧溜”一声将两条“青龙”收进去。

    我们四个结成一个小团队,每天合伙做着大人布置的家务活。做家务时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比如刮洋芋皮,一人分一堆,比赛看谁刮得又快又干净。朋朋人小手笨,本来每次分时都会给他少分,为了赢,他给洋芋们统统穿上“花背心”被我们一个个挑出来重刮,还要被翠翠揪耳朵,弄到他哭鼻子,三个大家伙才罢手,帮他突击任务。

    刮完了洋芋,接着挑水。两只大木桶站在地上比我们矮不了多少,挑是挑不动的,但我们有绝活儿——四个人抬三桶水。我和翠翠在中间担重任,小肩膀上一边压一根扁担,朋朋和虎儿抬两头。三桶水摆好了,四双小腿一齐用劲儿,抬起来闪悠闪悠地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喊着号子以统一步伐。“咳!嗬!咳嗬!”响亮的童音在山谷里回荡,那是我们谙熟的原始的民间歌谣。这种抬法中间的人特别累,前拉后拽,把持不住就会两头脱节,人仰桶翻。摔坏了人不要紧,摔坏了水桶,屁股上少不了吃一顿“切面”可我们喜欢这种劳动,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游戏呀。

    最喜欢的,是打猪草。清晨上山,可以野到太阳偏西才下山。除了鸡,猪是农家最大的财源,一年的油盐咸淡,吃穿住用,可全指望在它身上了。细粮是没有的,粗粮人都不够吃,哪有猪的份儿?那时人瘦猪也瘦,看见一头肥猪,不知会爱煞多少人。要想猪长得好,只有在打猪草上下功夫。为了打到猪爱吃的草,一跑就是几匹山。寻猪草时,可以采到许多美味的野果。即使到了冬天,厚厚的落叶下还能翻到又脆又甜的板栗,带酒味的弥猴桃。奶奶说,那是毛老鼠(松鼠)藏的过冬粮。见我们为失去了粮食的毛老鼠难过,奶奶说,那机灵鬼儿最聪明了,粮食从不藏在一处,就是要防我们这些小馋鬼呢。

    寻猪草时还能采到许多时令野菜。那时不许种自留地,谁在自留地里下功夫,便是搞私字,不拥护人民公社可是很严重的问题,田里的野物便成了农家饭桌上的佳肴。竹笋、酸喇叭、牙脚板、毛耳朵、狗腥草、蕨苔、地茧皮、白蒿,还吃过些什么?大都忘了,有些长存在记忆里,因为在当时,它们就是救命粮,比如白蒿。现在的它们,以山珍的身份占据了酒楼的餐桌,但每每在餐馆里吃到的,那种来自山野的清香已荡然无存。

    太阳偏西了,红色的夕阳中,山崖上出现了四个小小的身影,那便是我们。从后面看,只有四个背篓在山路上缓缓地、吃力地移动着,背篓上的猪草太多了,用葛藤捆得像座小山,而我们太小了。山回路转,不见了人影,一支山歌在晚风中飘来荡去:“女儿哟本姓哟赵来个哟儿哟,上山打猪哟草来个哟儿哟,水竹麻嫩蒿草哟来个哟儿哟,打回家去哟哟来个哟儿哟”清亮的参差不齐的童音,像山间清泉一样流淌着。不是我们不知道苦,是孩子快乐的天性让我们不觉得那有多苦,是生活环境让我们不知晓苦为何物。

    砍柴是所有家务事中最苦的差事。我们的任务是把大人砍在坡里的大树拖回家,对付那些长在山坡陡岭的高大杂木,真有如蚍蜉撼大树。四个小小的人儿抱住粗壮的树干,挣红了脖子,沿着拖柴的山路,一步一拽。碰上下坡,便拿一个人拖,其他的人都坐到树上去,树叶在身下嗦嗦地响,所过之处,烟尘四起,大家喊呀、笑呀,山路在身下倒退,两边的树林倒向身后,对我们来说,这就是至高无上的享受。从没看见过汽车,在心里以为,坐车大约就和坐树一样舒适愉快吧。

    常在打柴的时候,收集松油。晚上,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