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世有桃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洒脱与磊落

    一个人,若放不开自己的心,即使富有四海,也是徒然困居一隅而已;若放下,即使颠沛流离,身无长物,也可挥手自兹去。

    李白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他诗中很多意态都是动的,连停顿亦饱含急切飞扬之态。譬如:“欲上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简直俯拾皆是,不胜枚举。这首山中问答却是动中有静,尽显其悠然。

    这首诗,我是当禅诗来读的。虽然禅历来主张不立文字,道破语言是滞障,但是思想许多时候还是需要依靠语言文字来传达。语言文字如摆渡的舟筏,借此接近真理。至于登岸之后舍弃舟筏,那是另一重境界了。

    李白的诗,天然就生动艳美,真正是丽质天成,效颦不得。我有时不免掩卷怅然,汉字语言的魅力被他用得出神入化。这就好比习武,武功高到了极处的高手,差距只在毫厘,但个人天分所终,中间苦修登顶的过程,差距是不言而喻的。你从不见他如贾岛般苦吟,就像你看不见吴道子皱着眉头涂改画稿,遣词如作画,他是随心所欲皆成佳篇,信手拈来自臻化境。

    他赋予桃花别具一格的意象,以嫣红桃花来比对苍茫碧山,以桃花的热烈来映衬清溪的明净,意蕴却比字面上能够感知的更为清远。桃花落于“然去”象征纷繁热闹的念头消弭于自在本心。与许多人流露出对桃源的渴慕不同,他指出自性具足,不去依恋传说,妄求桃花源——这正契合了禅宗强调“不假外求”的思想。寻常的诗,能做到意在言外就很好,李白的诗不单意在言外,其境更超拔于语言。

    决意要扶济苍生的人,首先要学习胸藏天下,所以他会一次一次归隐山中。他是注定要出山入世的,建功立业是他的毕生意愿。归隐不是他的归宿,似谢安那样东山再起指点江山才是他追慕的风采。他所追求的境界是游刃有余,来去自如,而非汲汲以求。

    他的等待和自我节制终于有了成效,这绝顶聪明的男子,他不是一个不懂得依照世俗法则去经营自己的人,他很懂得去经营自己的名望。这一点他很类似谢安。天宝年间,他因道士吴筠、玉真公主、贺知章等朝中权贵的引荐入仕。

    入仕之初,明皇对他极尽礼遇。到后来君臣之间有了龃龉、不谐。他也明了及时抽身远去的道理,被体面地赐金放还,没有与恩主反目成仇,引火烧身。

    他只是不甘心,不甘心就此了断治世之心。他一直自认是治世之能臣,匡扶天下之才,只可惜不为所用。明皇认为他更好的职业是去做个名满天下的诗人,发发清论也就罢了。

    我一直觉得明皇这么做是对的。他洞悉了李白天真放诞的本性,他任性,容易被利用和伤害。虽有热情,却不适宜在政治的漩涡里玩刀头舐血的凶险游戏。

    他不是个政客。说到底,明皇这么处理他,是基于对他的保护,爱惜他百代不遇的才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