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新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公社吃过饭,一路沿着山脚公路走着去两里外的卧龙庄大队时,天晴了,路边的树翠绿滴水,已经开始泛黄的一片片麦田闪着水珠。县常委们有说有笑,气氛活跃了。只有小胡走在队伍最后,头皮发紧。卧龙庄跟小胡有些关系。他高中毕业后曾在这里插过几年队,从这里招工进的县农机厂。他对卧龙庄是熟悉的,在李向南来古陵上任的前两三天,他还曾写过一个调查报告,列述了他去卧龙庄走了一趟发现的农村问题。

    那个报告里有没有叫李向南抓住的把柄呢?

    小胡一边走一边回忆着调查报告的全文。马车响着鞭子,拖拉机突突着在队伍旁一辆辆地开过,坐得高高的拖拉机手,懒懒地斜躺在车辕后的车把式,都向这队人投来好奇的目光,留下一道道甩开的鞭影和一股股呛人的黑烟。他都没注意。调查报告的最后一句话在脑子里过完了,他也微微出汗了。那个报告在李向南手里,足以给自己戴上“对现行政策不满”的帽子。自己有些话写得太尖锐,又带着情绪,李向南是断然不会放过的,他太善于抓住问题做文章了。哼,愿意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吧。闹一场,调到地区去,不受你管了,你能怎么着?可是,如果自己在古陵被整得“政治上有问题”了,郑书记还能随便干预吗?政治界的人谁不怕“政治问题”呢?越上层的人不是越避嫌吗?

    穿过一段玉米地间的小路,火似的太阳蒸出闷热的湿气。路到头,一大片河滩稻田开阔地展现在下面。河滩最宽的地方总有几百米,只在中间流着湍急浑黄的河水;两边是铺满鹅卵石的湿软沙滩;再两边,垒着一道道石堰,上边是一层层越来越高的稻田,绿茵茵地沿着河道延展下去望不到头。

    县委常委们沿着之字形小路从高岸走下去,进入稻田。

    “好,咱们要参观的地方到了。”李向南招了一下手,对引路的宋安生说道。人们在长着小草的田边小路上站住了。

    远处的稻田间有几十个农民蹲在地上,正聚精会神听一个站着的姑娘讲什么。那姑娘很快地打着手势比划着,短头发一甩一甩的。在常委们的眼前,是块一亩见方的水田,种着黄花苜蓿,是一种绿肥。常委们呈半环形在李向南左右围站着,李向南立在绿肥田边,说:“我跟大家打过招呼,这次下乡,就是要统一认识。今天来参观这里,也是为了统一大家思想。”他看了看两边的人,目光在小胡身上停了停“其中,特别要和小胡同志统一统一思想。”

    小胡心中猛然跳了几下。

    “大家注意到农村现在种绿肥的情况有什么变化吗?”李向南指着眼前的绿肥田问。

    众人没有回答。

    “绿肥种得比过去少了。”龙金生正用舌头慢慢舔着卷好的烟,站在人群中答道。

    “少了多少?”李向南问。

    “太具体数字,我没注意过,反正是少了不少吧,基本没有什么人种了。”

    “为什么少了呢?”

    “用化肥多了。”

    “用化肥多了,种绿肥少了,为什么呢?”

    “化肥降价了吧?”

    “还有呢?”

    “种绿肥怕占面积吧?”

    “以前怎么不怕呢?”

    “现在地都分到个人头上种了。”

    “还有呢?”

    龙金生没有话了。他看着李向南,有些奇怪。

    “谁还想过这个问题啊?”李向南目光环顾着众人。人们面面相觑。小胡在李向南的目光扫过时,抱着胳膊一动不动,脸上有种毫不在乎的敌意。

    “这么重要的问题都没人注意过吗?”李向南声音透出不满来。

    小胡脑子里突然闪动了一下,朦胧预感到事情要向意外的方向发展。

    “绿肥不种了,全用化肥,有什么好处?”李向南依然把目光转向龙金生问道。

    “眼下就能见效,当年增产。”

    “坏处呢?”

    “从长远说,对土质不好。特别是这河滩地,光用化肥,地越来越没肥力,土质也会恶化。”

    “那农民为什么只顾眼前呢?”

    “急着富起来吧。”

    “就这样解释够了吗?”

    “县委也提倡过要多施农家肥,多种绿肥。”

    “为什么越提倡越少了?据调查,过去全县每年有几千亩绿肥,现在只剩下不到一百亩了。”李向南指了指广大河川稻田“最根本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人群寂静。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只顾当年和眼下两三年的增产效益,耗尽地力,不考虑长远的土壤改良,用个科学术语来说,这叫对土地掠夺式的经营。是不是?”李向南严肃地扫视着每一个人“这样重要的农业动态为什么没引起我们重视呢?它是由什么深刻的原因造成的呢?绝大多数同志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的失职。”他语气很重地停顿了一下“只有一个同志例外。”

    他的目光落在小胡身上,小胡兀立在那儿。

    “那就是小胡同志。”李向南说“他在一个关于卧龙庄的调查报告中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很尖锐地指出,这是由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长期性、稳定性持怀疑的结果。大家可以想想,如果这块地三年以后就不归你种了,你还会考虑长远的土壤改良吗?不都要搞耗尽地力的掠夺式经营吗?这就是农民的心理,这就是问题的实质。”稍顷,他目光和蔼地瞧着小胡“小胡,你还愿意再谈谈吗?”

    小胡没说话,脸上却露出一副根本不买账的神情。他敏感到李向南是转而想拉他了。收拾不动他,硬的不成来软的了。

    “小胡还是谈谈吧?”李向南说道。

    小胡依然沉默不语,只是略垂下眼,用眼帘挡避李向南的目光。

    他的缄默等于给了李向南一个难堪,李向南自然明白。一刹那,他有些怀疑起自己要争取小胡的决心来。但他立刻微微颔首露出一笑。不管小胡如何当众难堪自己,也不管自己实际上多么不喜欢这个心狭量窄的年轻人,他都要按自己既定的方针办。能争取一分就争取一分,哪怕先动摇一下他的立场也好。小胡的才智在整个古陵都是难能可贵的。得之,是一臂,失之,是一敌。他把目光移向大家:“小胡不愿谈,我谈谈吧。小胡可能觉得我这个县委书记这样做是为了拉他,”他看看小胡“坦率说吧,我是要拉你。”他坚定地说道,面向大家“我很欣赏小胡在他的调查报告中表现出的思想,很欣赏他观察问题的方法。这也是我决定把小胡同志留在政策研究室的原因。”

    小胡的脸一下涨红了。他对这种以“工作需要”为由排斥异己的官样文章太熟悉了。从他离开人来人往、电话不断的县委办公室,踏进空荡冷落的政研室起,他就明显地感到了自己的被排斥。“少来这一套吧。”他冷冷憋出一句。

    “你——,还像个样子吗?”胡凡在一旁指着他大声训斥道。

    “这不是在家里,你少管那么多。”父亲的当众喝斥使小胡悻恼了。

    李向南责备地看着小胡,长出了一口气:“你很快就会知道,你这样说是不应该的。”接着,他又转向常委们“同志们,古陵县的几千亩绿肥消失了。在这个人人忽略的平常现象后面,小胡同志看到了农民对待土地的态度和心理这样的本质。这是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问题,中国头等的大问题了。“人们都静静地听着。”小胡的发现,我以为起码有两个重大意义。第一,它关系到中国十五亿亩耕地的发展前途。十亿人的吃穿,主要都在这十五亿亩上了。子孙的命运,民族的兴衰。大家想过吗?“李向南停顿住,缓缓扫视着众人,”现在,我们虽然尽量保持土地的包种分配情况的稳定,但农民也还是怕变动。而实际上,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家庭人口和劳力情况变化的累积,土地的包种分配情况也不可能永远不变。农民不愿意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投资建设也是必然的。关键是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农民进行长期性土壤改良。我们就是要以小胡的发现为基础,开始一项决定十五亿亩耕地发展前途的政策研究。这是小胡同志的第一个贡献。“他有力地结束了第一点分析,停顿一下,又开始往下讲:“第二个意义也许更大一些。它提出了新形势下我们的领导必须有的战略眼光和政策眼光。每个同志都必须具备这样的政策眼光。希望大家能在这两天的下乡中统一思想。”

    常委们感到了他严肃目光的压力,特别是龙金生。他垂着眼皮,两眼盯着脚尖使劲地抽着烟,竭力想理清从黄庄水库就开始受到震动的思想。

    刘貌合上笔记本,对大家说明道:“小胡的调查报告,李向南早几天就给了我,很不错。已经发往报社了。报社昨天来信,准备很快刊登。”

    小胡意外地抬起眼。

    “向南还以古陵县委的名义写了一段按语,题目是‘胡小光从农民不种绿肥中看到了什么’,就是他刚才讲的那些意思。”他转头看着小胡“你的某些措词不妥之处,向南都做了修改。”

    小胡抱着胳膊兀立着,被刚才的敌意凝冻住的姿态还绷着没变,但眼睛却在镜片后面微微眨动着。

    李向南的目光移向了他:“小胡,我这可不单是为了拉你。”他在风趣中透出责备,然后向大家说道“我这个芝麻官有一点可以坦率告诉大家,我准备用三五年时间把古陵搞成在全国打头的县。大家可以替我想想,除了调动一切人才,我还有别的办法吗?说我搞北京帮,”他转头看着身旁的康乐“就凭你我二人,那不是自取垮台吗?”

    康乐笑了。

    “小胡,坦率说吧,”李向南又把目光转向小胡“最初把你调到政策研究室,我还没有看到你的调查报告,那是后来在旧文件堆里翻到的;当时出于两个考虑:一个,我要把身边的县委办公室首先搞成个精干的机构。我看你和康乐在一起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所以决定调走你,给康乐腾开手脚。在联络干部、团结上下,还有组织会议、灵活应变等方面,康乐比你擅长些。是不是?”李向南放低声音说,习惯地停了一下,又道“第二个考虑,我当初就想加强一下政研室。一个县的政研室成了个无人问津的冷衙门,这太不正常了。当然,具体怎么加强,当时我还没设想成熟。这两点就是我调动你的初衷。你有意见,闹情绪,可以理解,年轻人不愿意到冷衙门闲起来。可你那种态度也有那么点不像话吧?”李向南宽和地一笑,戛然而止了。

    人群很静。远远传来河滩对面的吆喝声,还有不远处那群农民中姑娘隐约的讲话声。李向南把目光投向大家:“常委同志们都在,我有几点提议。”他说“第一,加强政策研究室。把它真正建设成一个把握动态、研究政策的机构,要在全县范围集中为数不多的优秀人才,要提高研究室的规格,扩大它的权限,给予它广泛活动的范围。它应该列席常委会,在决策方面有更大的发言权。县委需要这样一个高效率的参谋部。”

    人们,包括小胡都被他的话吸引住了。

    “第二,依靠这个机构,我们不仅要对古陵县的政策性问题做出迅速反应和研究,而且,从此出发,应该对全国范围内的政策研究做出我们的贡献。我相信古陵会出很多经验的。同志们相信吗?”

    人们既活跃又有些拘谨地笑了。

    “第三点,这个政策研究室的主任,我和常委几位同志已经交换过意见,提议由小胡同志担任,原来政研室的主任老周同志年纪大了,有病,我和他谈过了,他自动提出了退休。至于为什么安排小胡同志担任这个工作,很简单:他胜任。当然,”他把目光温和地投向小胡“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小胡愿意留在我们古陵县工作啰。从我个人来说,我希望你能这样独当一面,干出些实际成绩来。”

    小胡还是低着头,看不见他的眼睛。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