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新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星期一早晨,整个县委县政府都笼罩上一片异常的气氛。上午九点钟,地委书记郑达理将亲自主持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解决古陵县委工作中的问题”

    此时,郑达理正在县委小招待所“贵宾院”内,同李向南进行着个别谈话。

    在他下榻的房间里,郑达理背着手慢慢踱着。他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穿着朴素,理着很短的平头,脸庞慈和,形象敦厚,带点知识分子气,又透着点农民气,混合起来,就是个很有修养的干部气。穿着尖口黑布鞋的脚思索地缓缓落在柔软的地毯上。

    “向南,”他慢慢站住,看了看坐在沙发上的李向南,想起什么似的笑了笑“你说去地区,我等着你,你可一直也没来。”

    “郑书记,我是想忙过这一阵,工作打开点局面,再去找您汇报。”李向南连忙欠身解释道。

    郑达理没说什么,又慢慢踱了两步。他批评人从来话不多、话不重,一言半语,点到就算。“有些情况,现在看来,我应该早几天来。”郑达理又像是自我批评地说道。

    李向南自然感到了这句话的分量。他尊敬地说:“我应该早点就去地区汇报了。”

    郑达理又在房间里慢慢踱开了:“我昨天才到,一个下午一个晚上就听了一大堆意见。值得考虑啊。”

    李向南不知说什么好。

    “我决定召开这个常委扩大会,你能理解吧?”郑达理站住,用商量的口吻问道。

    “能理解。”

    “咱们和同志们一起讨论着,把你来古陵这一个多月的工作总结一下。如果同志们有什么意见,你也应该能听得进去。”

    “是。”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谦虚谨慎,平等待人。”

    “我来古陵前一天,在地区就听您对我说过这句话。”

    郑达理略含一丝不满地看了李向南一眼:“真理不怕重复。”

    “我不是说您重复,我是说,您的话我一直记着。”李向南解释道。和这位地委书记说话,始终要扮演谨小慎微的角色,李向南感到了心理上的压力。

    “为人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条,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是。”

    郑达理在写字台前站住,看见玻璃板压着的一张白纸上写着八个毛笔字:“谦虚谨慎、平等待人”他对顾荣的细心安排感到满意。这套房间会客室的布置和他原来在古陵任县委书记时的办公室完全一样。他抬头看了看墙上,两条墨迹犹新的隶书大条幅一左一右地挂着。一条是:“唯本色”一条是:“慎独”这是他最喜欢的走到哪儿挂到哪儿的条幅。顾荣没有忘记这一点。这让他觉得受到尊重。

    他在沙发上慢慢坐下了:“向南,你看见这墙上的两个条幅了吗?”

    “啊,看见了。”

    “知道什么意思吗?”

    “一个人要本色。”

    “对,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本本色色,不宣扬,不张狂。这一条呢?”

    “慎独?我不太懂。”李向南说“郑书记您讲讲。”

    “慎独,就是说,即使你一个人独身自处,也要谨慎自重,不要放肆无行,忘乎所以。这样才能养成习惯,在任何场合都谦虚谨慎,按规矩办事。”

    李向南点点头,同时却感到胸口抵住了一种看似温和其实强大的压力。这位性宽和、寡言语的地委书记,似乎代表着一个比整个古陵现状更为巨大而浑圆的现实。

    “我最反对的就是一个人骄傲狂妄,目中无人。”郑达理微微靠在沙发上慢慢说道“那样的人,十个有十个要跌跟斗的。”他停了一会儿,略含一丝感叹地谆谆告诫道:“一个人不能有个人野心。有了野心,再加上点风头主义,家长作风,喜欢我行我素,一个人说了算,那难免要垮台的。”

    “是。”对于这样原则的说法,李向南无法表示反对;而对于其中隐含的具体针对性,他则感到了压迫力。

    “当领导要有修养。向南,你还年轻,要慢慢磨练。修养这东西是很难的,要处处注意。比如,我平时在家里,星期天吃什么饭,爱人问我,我也绝不一人说了算,总要说:你们大家说吃什么啊?”郑达理慢慢抽了一口烟“什么事一个人做主,这种做法要不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在政治上尤其是个重要修养。”

    “您这民主作风都贯彻到家里了。”李向南晚辈一样笑道。他希望能使气氛融洽,能坦率地谈点什么。

    李向南这句话显然使郑达理有了兴致。他慢慢在烟灰缸上一点点蹭掉烟灰,同时看了一下李向南钢筋似的瘦长手指,此时,这只手正一下下有力地弹着烟灰。他接着发挥他的话“比如这弹烟灰吧,有些人一当领导,弹烟灰都有一股派头,老顾就有这个毛病,这不好。这种细节上也暴露了一个人的品格、作风。真正有涵养的领导,你注意没有?特别是一些高级领导,他们一般不这样扑扑扑地弹烟灰,都是像我这样慢慢蹭去烟灰。这个细节也能表现一个人的谦虚本色,平易近人。”

    李向南心中有些震惊。他看着郑达理,手却不由自主又在烟灰缸上弹了一下。

    郑达理不快地斜着眼瞥了一下。

    “郑书记,您看,我当着您面就又弹了一下,我这习惯可改不了啦。”李向南低头看了一下,连忙解释道。

    郑达理温和地笑了笑:“当然,这些小事,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我也从不强求别人都这样。因为你是我老首长的孩子,所以,我们谈得随便一些。”他又慢慢蹭了蹭烟灰“向南,我前前后后说了这些话,你能接受吗?”

    “能接受。”

    郑达理点了点头“如果能接受,我想古陵的问题就好解决一些。”郑达理说着,开始进入实质“你工作热情是有的,也很有些锐气。但现在也出了不少问题,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很有些独断专行。”他停顿住,看了看李向南。

    李向南垂着眼抽烟。

    “下乡两天,处理那么多问题,你都不和老顾打招呼。一二把手之间搞成这种关系,这不正常嘛。”

    “郑书记,关于下乡要解决的问题,我事先曾两次找老顾商量,但他根本不听我谈。开会,他又不来。”

    “那你要考虑你的态度、方法上有没有问题嘛。”

    “郑书记,”李向南尽量使自己的语气平稳“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老顾他完全不同意我在古陵要推行改革的工作方针,我和您就坦率地直说了,他实际上是采取不合作和反对态度的。我想说服他,但他很难说服。我总不能因为他一个人停止了工作。我是县委书记,应该首先对全县五十万人负责。”

    “对同事都不能负责,还能对其他什么人负责?”

    “郑书记”

    “好了,先不谈了,”郑达理不快地摆了一下手“到会上和同志们一起谈吧。”

    李向南张了张嘴又闭住了。

    “我这次来古陵,一方面是听到古陵同志们的一些反映;另一方面,也是省委书记顾恒同志指示我关心一下古陵情况。”郑达理说道“有些事,如果解决不了,为了古陵工作,也为了你好,地委不得不在组织上对古陵重新做些安排。”郑达理说到这里,温和地看着李向南“你考虑怎么样更好啊?”

    李向南看了郑达理一眼,低下头抽烟。他没想到事情这样迅速地发展到这一步。现在,要让他在或是抛弃主见、或是被免去职务之间做抉择吗?“郑书记,”他申辩道“您能否听我把古陵的整个情况详细谈谈?”

    郑达理看了一下手表,站了起来“好了,咱们去县委开会吧。”

    李向南绷住嘴,一动不动坐了一会儿,然后慢慢跟着站了起来。

    这就是政治的可怕。蓄之既久,发之甚快。自己一个多月触犯的对立面,突然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点上汇合起来,对自己着着实实来了个全面打击。

    他应该怎么办呢?既要在这位地委书记面前表现谦谨的顺从,这是赢得他的理解和信任所绝对必需的;又要坦率陈词,坚持自己大刀阔斧、励精图治的路线。这个矛盾,大概他如何努力也很难解决。

    一出小招待所到街上,迎面碰见行走匆匆的小莉。

    “小莉。”郑达理亲热地打着招呼。“郑书记,听说您回来了,我还没顾上看您呢。”小莉说道,同时冷冷地瞥了李向南一眼,便转过目光,像不认识似地不理他。

    郑达理转头看了看李向南,又看了看小莉,有些奇怪:“你们还不认识?这是你们古陵县调来的县委书记啊。”

    “谁要认识他?认识不起。”小莉哼了一声,讽刺地说。

    郑达理审视地上下打量了李向南一下,李向南无以解释地苦笑了一下。

    “小莉,你这匆匆忙忙的干啥?”郑达理又转头问道。

    “我准备回省城呆一阵,找我爸爸诉苦去。”

    “诉什么苦?”郑达理问。

    “我?”小莉转过脸,和李向南的目光相遇了。李向南沉默着。小莉目光复杂而怨恨地看着李向南“我在古陵没法呆。”小莉气呼呼地说道,一转身,走了。

    郑达理看着她的背影,停了一下,转过头来深为不满地看着李向南:“向南,你才来一个多月,积怨怎么这么广啊?”

    一群人正在街上围着顾荣诉说什么,看见郑达理同李向南走过来,顾荣摆了一下手,他们便都闹闹嚷嚷涌过来。

    “你们不都是电业局的吗?”郑达理皱着眉说“这闹哄哄的是干什么啊?”

    “找县委借钱。我们被扣了工资,生活实在有困难。”

    “扣什么工资?”郑达理奇怪地问。

    “地区电业局金处长来检查工作,我们欢迎了一下,李书记说我们吃喝铺张,扣了我们工资。有人扣了一个月,有人扣了三个月。”

    “有这么回事吗?”郑达理转头问李向南。

    “是扣了他们工资。”李向南答道。事隔几日,今天突然跑来闹借钱,他一眼看出了这事的政治背景。

    “你们欢迎的规模是不是搞得大了些?”郑达理看着人群问。

    “大了些,我们自己把酒菜钱出了,不走公款报销还不行?好比我们自己聚餐一下。”

    “既然县委已经做出处理决定,一般不能随便推翻。”郑达理说。

    “什么县委决定?我们问过顾县长,问过冯耀祖,其他常委都不知道。还不是李书记一个人的决定。”

    郑达理略皱了一下眉,他转头看了李向南一眼。李向南走上前一步,冷静地看着人群:“扣了几十个人工资,为什么就你们七八个人来借钱?”

    “他们生活不像我们困难。”

    “借钱为什么不在局里借?”

    人群目光闪烁着。

    “是分五个月扣你们一个月的工资,你们有什么困难?”李向南又问。

    “我们不是有困难,是有意见。”人群中有人高声说道。

    “有意见,为什么这么多天没听你们反映过?我还专门派县纪委的同志和你们座谈过,你们也没表示过啊?”

    “我们有意见不敢说,现在郑书记来了,我们反映反映。”

    “这种反映方式正常吗?”李向南严肃地扫视着人群问道“可以告诉大家,事情是我处理的。但这是根据县委事先已做出的决定,‘对干部大吃大喝,要进行党纪、政纪的严肃处理,并相应实行经济制裁。’你们电业局吃喝风严重,又屡说不改,这个‘相应’就要重些。”

    他知道,他这种严厉态度很可能会引起郑书记的不满,但是,他必须这样有力地平息这个闹事风波,同时摆明自己当时处理电业局吃喝风问题的全部原则性与合理性。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强硬地说道:“处理决定不能改变。有意见,你们可以向县委、向地委以至向省委反映。我想,不会有任何一级领导支持你们这种错误意见。”

    人群一下哑然,面面相觑着。

    “好了,”郑达理慢慢挥了一下手,让人群散去“还有什么意见,等县委常委开完会,你们再慢慢谈。啊?”

    人群散去之后,郑达理走了几步,转头看了看李向南,说道:“向南,即使道理都在你手里,话也可以不那样说嘛。同志们说你盛气凌人,现在看来,不是毫无根据啊。”

    “郑书记,”李向南委婉地解释道“对待一些屡教不改的积弊,有时候,一定的严厉手段还是必要的。”

    “什么事都要商量着来嘛。我在古陵当了多少年的县委书记,也没像你这样发号施令,处置过一件事情。”

    李向南笑了笑:“您是老书记了,威高望重,稍微点上一两句,就能解决问题。我”

    “你刚上任,又年轻,更应该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嘛。”郑达理脸上明显露出了不快。

    “是。”李向南只能收住自己的话,含糊其词地表示接受。

    “向南,”郑达理觉得自己的话过于重了,口气又温和下来“我可能对你要求严格些,你应该能理解。”

    “是。”

    郑达理看着李向南,他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这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他一直在竭力克制着本能的反感,告诫自己要宽仁,不要有成见。但是,不管郑达理如何宽仁克制,也不管李向南如何小心谨慎,他们之间的冲突却不可避免地急速升级。

    一进县委机关大院,几个农民正围着县委办公室的一个小干事在诉说什么。“你们有事到来信来访接待站去反映嘛。”小干事对农民耐心地解释道。

    “我们要找李书记。”农民们说。

    “接待站有常委值班,你们去那儿能解决问题。”

    “我们要找李青天,别人管不了。”农民中又有人大声说。

    刚刚走到人群面前的郑达理和李向南一听见这话,脸色一下都变了。郑达理是阴沉不快。李向南是感到极大不安。

    “李书记,他们一定要找你。”小干事看见了李向南。

    农民们一下围了上来。

    “你们有什么事?”李向南问道,同时却感受到郑达理在一旁冷眼旁观的压力。

    “李书记,你给石老大他们南垴村派去了找水专家,给我们村也派一个来吧。我们是骆驼岭的。”“他们南垴都快打出水了。”农民们纷纷诉说着。

    李向南笑了,说:“专家就请来这一个,第二个没有。等南垴完了,就轮着到别的村了。”

    “这南垴后面已经排了几十个村了,啥时才轮上我们村啊?”

    “找我这县委书记走后门,不排队想插队?”

    农民们笑了:“我们村地方僻,知道消息晚。”

    “我给你们出个主意好不好?”

    “好。”

    “有的村找水打井是为了扩大水浇地,你们骆驼岭我知道,吃水都很困难,是吧?”

    “是。”

    “所以,照理说应该照顾你们提前一点。”

    “就是啊。”

    “你们去找找水利局,把你们的情况说一说,看他们能不能给你们往前照顾照顾。排队是有先有后,可事情也有轻重缓急。看病还照顾急诊呢,是吧?”

    “水利局要不听我们说呢?”

    “不会的,他们就是在统筹安排这事。你们去吧。”

    “李书记,要不您写个二指宽的条条给我们带上得了。”

    李向南笑道:“不用了。你们还不放心?那这样,你们就说是我介绍你们去的好不好?过一会儿,我再给他们挂个电话。”

    “李书记,有您来古陵可好了。”农民们连连感激地说着,高高兴兴地走了。

    郑达理对李向南的反感和不快一下达到了顶点。什么都“以我为中心”树立个人权威,这是什么作风?有李书记来古陵可好了。那就是说,原来郑达理当书记时并不太好。青天,青天,叫青天,十个有十个要失败。郑达理脸色阴沉地往前走着。一到县委书记办公室门前,两副对联更增加了他的反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你清醒不清醒?求通民情,愿闻己过——看你开明不开明?他皱着眉,冷冷地上下看了看。这是闹什么名堂?标新立异,独出心裁,处处显示自己,毫无本分可言。

    及至进门,一看见县委书记办公室里的格局变化,他更不快了。布置完全与他在时不一样了。外间屋变成了一个简单的会议室。“怎么搞成这样,就在这儿开会?”郑达理皱着眉问。

    “是,”李向南解释道“里间屋办公,外间屋开会,方便点。”

    “这不是让大家都围着你转,当了县委书记就不能多走两步了?”

    李向南愣了一下,不知说什么好了。他只能谦恭地笑笑。这样小心地陪着这位地委书记,他有一种手脚被捆起来的感觉。

    “九点开会,人们怎么还没来啊?”郑达理看了一下手表,还差十分钟。一般说,开个会,人们提前半个多小时就该陆陆续续、有先有后地来了。

    “准点就都来了。为了提高效率,大家都有了开会准时的概念,互不耽误时间。”李向南又解释道。

    郑达理又皱了皱眉。闹这套表面文章,又是标新立异。

    说话间人们便都来了,呼噜呼噜进了屋。郑达理和大家一一握手。一片椅子拉动的声响,长桌四周坐下一屋子人。郑达理坐在桌首。他洒开目光缓缓扫视了一下与会者。这是常委扩大会。除了常委,小胡、庄文伊、组织部长罗德魁、康乐以及其他几个有关人都被通知来了。名单是郑达理亲自定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