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白纸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海滩上没有固定的雀巢。涨潮的时候,浑浊的海水抹平海雀觅食的泥滩,群雀就快捷地钻进碧天里去。画面有些凄凉。麦翎子和菊子坐在蛤蟆滩的泥岗子上,默默的谁也不说话。金凤远嫁了,金凤是在一片喜庆的鞭炮声里钻进了迎亲的彩车。麦翎子和菊子为金凤送行,当时麦翎子已没有足够的理智挡住满脸的泪水,彩车在麦翎子的泪眼里颤动着消失。透过薄雾麦翎子看到了河口西侧泥岗子上的祠堂。这是雪莲湾唯一留来的麦翎子麦家的祠堂。在日头没有出来的时候遥望祠堂,显得朦胧而神秘,灰色瓦脊像招魂的帆影或谣曲,黄白的纸门紧紧关着,锁住麦氏家族灰飞烟灭的历史。“麦家祠堂里有神奇的东西。”七奶奶这样说,姐姐麦兰子也这样说。多少年之后,麦翎子始终弄不明白,祠堂里有什么东西?祠堂是空的,麦翎子去过。

    麦翎子面朝大海沉思着。

    麦家祠堂在她们的西北方。海滩阴沉的光线压迫着麦翎子的目光。麦翎子是扭着脖子观望的,压根儿就忽略了菊子的存在,直到菊子小声吟诵那首诗,麦翎子才回过头来,继续望着久久神往的东南方。

    县城和省城都在雪莲湾的东南方。那是城市的方向。

    麦翎子忆起来了,菊子吟诵的诗名叫彩色的鸟,在哪里飞翔?。麦翎子抬起头看菊子,无法看到她的整个脸相,只见她达到头发被海风吹得像一堆烂鱼网,鼻梁上的小雀斑间含了泪珠儿。麦翎子也情不自禁地跟她吟诵这首诗。在县城的校园里,麦翎子、菊子和金凤是最好的朋友,麦翎子在同一村庄里长大,同一班读书,连麦翎子穿的裙子都是金凤姐统一制做的,裙摆处绣上美丽的红雀,十分惹眼。她们一起读汪国真的诗看琼瑶岑凯伦的小说,一起谈人生谈理想,发誓一定上大学进城市,绝不在乡村草草率率地嫁人。谁知,她们高考落榜了。疙瘩爷对麦翎子说:“就留在咱雪莲湾吧,你姐姐没考上大学,现在不是很好吗?”麦翎子听不进去爷爷的话。麦翎子仍不死心,刚出校门那阵子,三个女孩再次发誓,复课重考大学。

    可是,半月之后,麦翎子、菊子和金凤复课的希望都破灭了,原因十分复杂,而且她们三人各有各的难处,所有誓言的意义都荡然无存,化做了风尘。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她们姐妹三个喝了酒在夜滩上站了整整一宿,拥在一起抱头哭了。菊子伤感地说:“咱们活得这样窝囊还不如跳进海里算了。”在菊子眼里最浪漫的解脱方式莫过于跳海了。醉眼朦胧的金凤点头认可,她们在海边探出脑袋,几乎都从幽蓝的海水里看到各自的面容和影子。在关键时刻,麦翎子率先醒酒了,水面映着她们三个水月般的脸蛋。麦翎子说:“俺们不能死,俺们凭啥要死?”菊子和金凤以为麦翎子被自己姣好的面容感动了。其实,麦翎子看见水里有一扇门,一扇白纸门。

    不知是幻觉,还是真实的景象?麦翎子分明看见,水影里的白纸门上有七奶奶画的“护身符”这是一种抵御鬼魅伤害、保护人身安全的符。此图是七奶奶用朱笔绘制的,画面为一人形,左手持大刀,右手持三叉戟。图下有一黄字。此人就是护身的神将,七奶奶说他是黄神。黄神有两大职能,一是主管死人的名籍,召魂召魄,所以在丧葬中常常请黄神出马;二是他能够护身避邪。所以,七奶奶在护身符中画上了黄神的尊容,象征黄神在此,百鬼回避。

    麦翎子她们三人被这道“护身符”救了!

    村里人都说麦翎子是她们三人中最漂亮的。麦翎子的美丽不是大海所能承接的,麦翎子是活给知识的,活给城市的,雪莲湾不属于她。麦翎子用尽力气将菊子和金凤拽回来,三人纠缠扭打在一起。“咱们不能死!”麦翎子声嘶力竭地喊,狠狠地打了她们两巴掌。一种头晕目眩的争打一直持续到拂晓时分。天亮了,都醒酒了,她们没再制造苍白的誓言。谁也没说话,很狼狈地各自回家了。

    后来的一些日子,麦翎子和菊子常常见面,金凤总是躲着她们。麦翎子找金凤时她总是放不下手中织网的梭子。总是少言寡语。她的脸有些怪,麦翎子不知道她的心思,发现她比先前黑了许多。腊月订亲,开春儿就结婚了。丈夫是十里铺一位开小拖车的农民。四间新房一个大院,没小姑子,婆婆公公年岁不大。麦翎子说:“金风姐这辈子就完啦!”菊子叹口气说:“哪家姑娘日子不是这般过?围着灶台转,生儿育女,伺候老人,守妇道尽义务,给子女盖房子说媳妇找婆家,累死拉倒!”说着就苦笑。麦翎子烦得捂起耳朵叫:“别说啦!俺不听,俺不听!”菊子说:“不说也这样,女人家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呢。”麦翎子生气地摇着菊子的肩膀说:“你也没骨气了么?”菊子脸色晦暗地说:“不说啦,留口唾沫暖暧自己心窝儿吧!”闷了一阵子,麦翎子皱着眉头将乌黑的头发梢咬在嘴里调整思绪。夜里想出千条道,白天照旧原路行。麦翎子与菊子后来达成了共识,人穷志短,得赚钱,有钱就能上大学闯都市。村舍的炊烟在麦翎子的视线里积成蘑菇状,几只红雀快捷地从蘑菇烟里钻出来,又盲目地加入海鸥的队伍钻进云彩里去了。

    麦翎子坐在蛤蟆滩的泥岗子上,风越来越硬了。

    麦翎子和菊子久久不说话。菊子心里盘算家里虾酱坊的活计吧。没活的时候,麦翎子又不由自主地眺望远处的麦家祠堂,它以一种很威严的姿势伫立了很多年。麦翎子从小就惧怕它,这种现象使麦翎子对麦氏家族有了浓厚兴趣,这种情感越深就越激发麦翎子远离家族。祠堂能诠释麦翎子的命运。

    这个时候,大鱼注视麦翎子她们已经很久了。

    大鱼的亮脑袋在早晨的雾气里闪着一片青光,那张方脸真的像一条海鲶鱼的头,两簇络腮胡翻卷在耳鬓下,两个黑洞洞的鼻孔非常外露。还有那双鱼一样的眼睛,竟然散发着蓝光,冷嗖嗖的蓝光。自从那次堵豁口失败以后他的眼睛就放蓝光了。那天上午,麦翎子和菊子去大鱼的书屋借书。大鱼望了麦翎子一眼,却给麦翎子一个从没有过的惊吓。这惊吓不是因为大鱼的长相,而是望见了大鱼的一双眼睛。这是一双鲶鱼眼,蓝色的。只要望见这双眼睛,麦翎子就浑身发冷,冷得浑身打寒噤。她永远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望久了,她就像掉进了冰窖了里。大鱼殷勤地跟她说了好多话,麦翎子已经听不见了,更不用说在大鱼的书屋借书的事了。据麦翎子后来回忆说,当时她耳鸣了,她的心冷缩得厉害以致呼吸都感到有些困难了。这是怎么了?冷吗?非常的冷!她嘴里墨念着:“这是咋了?咋了?”她甚至惊呼着菊子的名字。她匆匆忙忙地逃开了大鱼。

    大鱼显然被麦翎子的举动弄得手足无措。他不知道麦翎子为什么这样害怕他?大鱼懵懵懂懂地怀揣着一种慌恐而亢奋的神秘感喊道:“你跑个啥,俺又吃不了你!”麦翎子头也没回走跑了,菊子茫然失措地追着她。

    大鱼失魂落魄地望着麦翎子。与其说是麦翎子对大鱼产生了好奇心,还不如说是麦翎子深深地吸引了大鱼。

    大鱼发觉麦翎子长得很像一个人,像谁呢?像珍子,她俨然就是死去的珍子。

    自从珍子疯了以后,大鱼闯豁口失败,就灰溜溜地离开了犯人村,尽管疙瘩爷瞧不上他,他还得回到雪莲湾,他无处可去。他再也没有脸面呆在犯人村了,珍子疯了,村长也当不成了。他把珍子送到了九龙山精神病院,为了给珍子治病,大鱼急着挣钱。黄木匠造船场开张的时候,黄木匠叫大鱼过去上班,大鱼不会木匠,没有去。大鱼在村口租了三间瓦房,每间搞一摊儿,卖书租书、象棋军棋和台球,还真挣了一些钱。半年之后,钱是挣了一些,可是,珍子突然在医院死去了。大鱼掩埋了珍子的尸体,跪在她的坟头说:“珍子,俺对不住你,如果有来世,俺愿跟你续前缘啊!”他的精神垮了,痛苦的鱼眼凹陷了。大鱼忘不掉珍子,男人得到爱情只须一瞬,忘掉爱情却需要一生。

    也许没有人注意,自从麦翎子走进大鱼视野,大鱼的精神才慢慢恢复了。麦翎子见了大鱼浑身冷,不知为啥,越冷她就越想见他,大鱼的眼睛里究竟有啥呢?麦翎子好奇地想。大鱼见了麦翎子就感觉珍子还活着,他的精神就有了依靠。慢慢地,麦翎子和菊子还是来到大鱼的书屋。在那里借书看,她们还学会了下围棋什么的。男同学们借金庸梁羽生的武侠书,在一片血淋淋的厮杀中,村里青年人得到了极大享受。麦翎子去借书大鱼从不收钱。麦翎子和菊子跟大鱼还学会了下围棋。真该谢谢他,村里若是没有了大鱼,那漫漫长夜又该去怎幺打发呢?村里这些高考“漏儿”都成了大鱼书屋的常客。大鱼越发深沉了,他很少跟麦翎子说话,麦翎子看书或是下棋,他总是在不远处冷冷地瞧着麦翎子,泥塑木雕一般。麦翎子的目光与大鱼的目光相撞的时候,大鱼的眼睛火辣辣地亮着,传递到麦翎子眼里的目光竟然是冰冷的呢?真是读不懂他的眼睛,她与他对视的情形是很吓人的。总之,大鱼走进麦翎子的生活纯属偶然。

    “菊子,那不是大鱼么?”麦翎子对菊子说。

    菊子扭头看见了大鱼,说:“大鱼做啥呢?”麦翎子说:“大鱼正在看着俺们。”菊子不耐烦地说:“无聊,太无聊了。”麦翎子远远地瞧见大鱼抬手抹了抹眼睛、卖书生涯给了他一双迎风落泪眼。大鱼扭过脸来了,不动声色地看着她们。大鱼嘴里不停地打着口哨,菊子说:“翎子,听说大鱼进过监狱,还当过闯海的英雄,这号人都活得劲劲儿的,咱跑这儿发啥愁?”菊子的一句话真将麦翎子的心说宽了。

    麦翎子看见大鱼朝麦翎子这边走来。远远地,大鱼饶有兴味地笑了笑,避开大鱼的蓝眼睛,麦翎子方觉得大鱼没啥好怕的,拿他调剂调剂日子吧。菊子脸上现出很复杂的意味说:“大鱼朝你笑呢。俺感觉大鱼喜欢你,真的!”麦翎子叠了声反驳:“死丫头,屁话,俺才不要他喜欢呢!那样俺麦翎子比金凤姐混得还惨!”麦翎子是这样说说,但内心的阴郁之气没有了,就朗朗笑起来。菊子也跟着笑,朝大鱼摆摆手。大鱼已经走到麦翎子脚下的河堤了。麦翎子还是对大鱼的眼睛感兴趣,盯着他的眼睛,身体渐渐凉了。菊子说:“大鱼哥,大清早的跑这儿荡啥野魂?”

    “俺来看看你们。”大鱼说:“你们这几天咋没到书屋去?”

    菊子歪着脖子说:“说清楚,是看俺还是想看麦翎子?”

    麦翎子横了菊子一眼。

    大鱼尴尬地说:“这会儿,你俩还孬心吧?”

    “俺们来蛤蟆滩看日出,谁说孬心?”麦翎子说。

    大鱼说:“别辩解,越描越黑!俺是说金凤可惜呀!”

    菊子说:“你快别提金凤啦。”

    “是啊,再说,你俩差不多又要哭啦!”大鱼幸灾乐祸地笑着。

    “黑馍泡白菜,各取心头爱,金凤有金凤的道理。”麦翎子故意挺起胸脯,拿话堵噎大鱼。

    大鱼脸色就沉下来。他在想怎样说话,他揣摩着麦翎子的心理说:“翎子,菊子,你们听着,你们是咱雪莲湾有文化的人,咱村小希望,人生关键处只有儿步,可得挺住,城里和乡下活法就是不一样。丹麦思想家克尔恺郭尔说,人是精神。凡是精神都要忍受痛苦或被嘲弄。精神就是自我,自我需要超越!咱渔村不是你们精神驻足的地埝啊!快回学校去,复课!重新考大学!你们要是没有出息,俺大鱼剜了眼珠当泡踩!”

    大鱼说完扭头就走了。

    麦翎子望着大鱼的背影怔住了。大鱼的话有道理,却没有新意,有点装腔作势。走远了,菊子的话如铁锚戳着了麦翎子的痛处:“大鱼说得多好?俺看出来了,他喜欢你,你不能让他失望!”麦翎子没有回话,她比姐姐麦兰子内心清高,委实没有清高的资本,麦翎子痛恨自已的无能和浅薄,但麦翎子自信自己能崇高起来。麦翎子爱面子,腿软心跳,嘴皮子永远是硬的,麦翎子寒了脸骂菊子:“菊子,你少来教训俺,你看着大鱼好,就嫁给他得啦!”菊子气得抖抖的说不出话来,末了说了句:“麦翎子,俺恨你!”就哭着扭身跑了。麦翎子呆呆地站在蛤蟆滩上,心情坏透了。

    回到村里,麦翎子靠住村口一柱老树,深深叹了口气。老树佝偻着,枝枝杈杈,苦苦挣扎着伸向迷乱的天空,落日在树枝间闪烁,照在麦翎子半面脸上,脸颊一半是热的,一半是凉的。麦翎子同落日一样孤独。村头愈加空寂,几只麻雀在地上觅食。这时,她听见黄木匠的造船场传来“咚咚”的铆船钉的声音。

    注释32:缩地符

    麦兰子回到乡政府大院,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县里要来人联查计划生育,乡政府礼堂布置展览,麦兰子没进宿舍就让范书记打发去小礼堂刷浆糊。黑沿子乡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计划生育却老拖后腿,县里每年开春儿都要突击检查,麦兰子自然得跟踪报道。她每天就住在乡政府大院,晚上还要接电话。值班的头头聚在一起打麻将,散了伙,才叫上麦兰子陪她们喝酒啃烧鸡,麦兰子起初还忸怩着,后来也耐不住乡里头头的纠缠,时不时就陪着笑一笑。早上起来她还要打水扫地,这些麦兰子都不怕,让她头疼的是乡政府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范书记和何乡两人明和暗不和。弄得底下人左右为难。范书记土生土长,根基很厚,50多岁了说话办事依然十分果断,用他的话就,俺当一天书记就得就说一天算。何乡长才不到40岁,是部队转业来的,做事务实,为人严谨。疙瘩爷跟何乡长关系好,麦兰子知道她能留在乡政府是爷爷找何乡长使的劲儿,这样,麦兰子还没走进这个大院就已将范书记得罪了。看来“文化人”并不好当的。

    麦兰子帮着妇女主任布置完展室,天就快黑了。何乡长叫麦兰子到她办公室去一趟。麦兰子从宿舍探了探头,没看见范书记,才放心落胆的去了。何乡长见了麦兰子直截了当地说:“刚才你爷爷来了电话,要求你回村帮助工作。我想不能叫帮助工作,你就代我去蹲点儿,尽快让你们雪莲湾村变小康!”麦兰子笑笑说:“说变小康就变小康?俺有那么大本事吗?”何乡长说:“你们村其实底子不弱,有船队,个体企业也不少啊,比如春花的网厂,就是没规模,缺少外资。你就配合村委会抓抓外向型经济,往外奔吧!”麦兰子支吾说:“俺刚熬到乡里,想当文化人,怎好又回去?那样还不如让俺回文化站呢!”何乡长摇摇手说:“目光短浅,你以为我让你写一辈子报道稿?不,你在村里干出点名堂来,乡领导会重用你的!妇女干部非常缺啊!还有,你要知道,你们村对我很重要!”麦兰子只得答应下来。她懂何乡长的心思,乡镇干部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有点政绩自然有功劳。当领导都会这一手,麦兰子认了,她甚至料定这一切都是何乡长与疙瘩爷暗地谋划好的,情知拗不过,唯有顺坡下驴往前走了。

    晚上范书记和何乡长回家了,乡团支书小郑召集几位乡政府的年轻人在宿舍喝酒,为麦兰子送行。老虎不在猴子称王。一伙年轻人搅得乡政府大院像鬼子进庄。喝得红头涨脸的麦兰子对小郑说:“小老弟,你帮俺个忙!”小郑晃着半瓶子老酒,说:“麦兰子,你把酒喝了,让俺干啥都成!”麦兰子满嘴喷着酒气说:“你大包大揽的,知道是啥事哟?”小郑说:“你们雪莲湾村那点屁事呗!俺心里装着呢!”麦兰子说:“帮俺找个关系,引个外商来!你外头不是有同学么?”小郑说:“那得碰着机会。”麦兰子急了:“不能拖,半个月就得出结果!晚了黄瓜菜都凉啦!”小郑说:“领个外商来好办,就是项目不准成不成!”麦兰子说:“当红娘的还管生孩子?成不成,不管,只要来个外商就没你事儿啦!”小郑笑了:“那现成!我同学在县开放办公室,说这几天就来几个日本客商考察县针织厂。”麦兰子嘿嘿笑着说:“拉那日本客商来俺村转转!不过,没有别国的商人么?”小郑朝她眨着眼睛说:“还挑哪,就这还没影儿呢!”麦兰子解释说:“俺没啥,俺村不是在抗日时有个惨案么!俺太爷爷的大铁锅——”小郑马上明白了,麦兰子是抗日英雄的后代。小郑说:“这会儿没人记这个仇啦!”麦兰子说:“俺村就是怪,俺麦家,还是几家至今还抵制日货呢!”小郑说:“这就傻了,眼下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好多日本货里都有咱中国工人的血汗。比如本田汽车,那是广州产的。东芝电器,大连产的。快别闹了,活活是一本糊涂帐!谁让咱穷呢!”麦兰子说:“日商就日商吧,有个说头就行!”她的兴奋全写在了润了酒晕的脸上。小郑说:“弄成了得给我提成!”麦兰子说:“那行,俺爷说话算话,可得快点,又该评小康村啦!”小郑明白了什么,你是帮疙瘩爷唱戏呢!麦兰子举起酒杯,说:“不提那个,喝酒!”几个小伙子跟着哄:“喝!你们的好事弄成了,别忘了请我们喝酒啊!”麦兰子听了这话心里便浸出一股怪味。

    麦兰子回到村里心里别扭了几天,本来到乡里成了文化人,可是,派回村里又成了村民。不过,她牢记着何乡长的话,自己兴许还有些前途呢,就感觉到自己是得好好干一场了。村里落后,她在外面混世也不光彩。而且她的处境也很不妙,范书记把她看成何乡长的人,而何乡长的蹲点村要是工作上不去她就又把何乡长得罪了。两边不是人,恐怕还得泥里翻跟斗继续烧窑了。麦兰子与疙瘩爷核计半天,首先成立了海光工商联公司,又将村委会班子调整了一番。疙瘩爷发现麦兰子还真有一套,没白在外面干事,对麦兰子就更加信任,也从手中分出些权力给她。麦兰子的心思就野了。

    日本商人说来就来。日商小林先生起初对渔村不感兴趣,后来经小郑同学的多次劝说,小林先生勉强答转一转,时间定在春天的一个上午由村里派人去接。疙瘩爷不愿意去接,他急需外资进入,可他讨厌日商,梗着脖子对麦兰子说:“你这孩子忘本了,咋跟日商掺和啥?”麦兰子硬了脸说:“就这还是求来的呢,要饭吃还挑食?您就将就着点吧?”疙瘩爷沉沉一叹,派车把小林先生接了回来。陪客人的活儿自然落在了麦兰子的身上。

    这个春天的上午雨水不断。麦兰子陪小林先生在村里考查,觉得天空罩着巨大的长脚蜘蛛网。何乡长也赶来了,疙瘩爷忙忙颠颠乐得不行,团支书小郑像看大戏似地觉着好笑,唯有麦兰子就得冷静,暗地里提醒小郑千万别跟何乡长说漏了。小林先生是假洋鬼子,本是北京人,中国名儿叫王勇,后来去了日本成了日商代理。那天傍晚,当着七奶奶的面,麦兰子跟疙瘩爷说来日商,疙瘩爷满脸的不高兴,七奶奶的拐杖狠狠地戳地,骂麦兰子胡来!麦兰子赶紧解释说:“其实小林是中国人!北京人。”疙瘩爷和七奶奶的脸才算晴了。麦兰子也恨日本人,听七奶奶讲大铁锅故事的时候,骂小日本鬼子骂得狠着呢。除了太爷爷的“大铁锅”她还想起了涉及黄家的一件事情。说起来那是1943年的往事。驻扎在雪莲湾的日军都知道这块地方出美女,一个杀气腾腾的黄昏,清乡的日本鬼子就奔着花姑娘来了。村里有模样的女人有上都抹了黑,纷纷登船去海上躲避。当时的黄木匠手执红缨枪是抗日小民兵,勾着腰站在蛤蟆滩的土窑上点火放烟报消息。黄木匠的姑姑黄贵荣没有来得及跑,被三个日本鬼子堵在了墙铁。黄贵荣穿着紧身粗布花袄,后边瞅去极美,腰肢细细的,屁股圆圆的,诱发日本鬼子无尽的美好想象。黄贵荣一路小跑,跑到一个死胡同里走投无路了,她猛一回头,三个日本鬼子当下就吓瘫在地上了。原来黄贵荣满脸麻子,嘴角斜吊,一只眼睛烂了流脓。三个鬼子里有一个叫田夫的小队长心脏不好,当场吓死过去。后来村人看见田夫的尸体断定是吓破了苦胆。另外两个鬼子扔下武器狼狈逃窜,回了据点的炮楼子。这事在雪莲湾传开,既可笑又解恨。丰玉宁联合县政府还专门为黄贵荣下了一个文件:“向抗日女英雄黄贵荣学习,不费一枪一弹,击毙日本兵一名,击退日本兵两名,缴获武器三只。”不几日,日伪军回来报仇,将黄贵荣吊在树上示众,叫狼狗咬黄贵荣的脸,活活折腾死了这位抗日女英雄,这不算完,日本鬼子将没能逃掉的五十多位村里老少,赶到了神秘莫测的蛤蟆滩,一把火活活烧死。尽管这件惨案是由黄贵荣引起的,村人依然敬佩大船师的后代黄贵荣。黄贵荣痉挛着血乎乎的身子断气时还最后咕一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呢。抗战胜利后,人们在蛤蟆滩上立了一块碑石。随着日月流逝,人们对这些淡了,有时对哪个女人不满就愤愤骂一句,你这个抗日英雄!然后笑得前仰后合。

    麦兰子知道这一层,当着黄木匠和疙瘩爷的面儿就骂几句日本人。骂归骂,她对小林先生挺照顾。小林先生来到蛤蟆滩视察泥疗场地时,麦兰子为他打伞遮雨。小林先生望着蛤蟆滩久久不语。蛤蟆滩的样子很模糊,潮音和鸥鸟的叫声也轻微地梦一般地模糊着,疙瘩爷十分认真地向小林先生介绍这里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小林先生依旧没有表情。麦兰子有些沉不住气了,问道:“小林先生,你看这块地搞泥疗好吧?”疙瘩爷跟着说:“这里水电设施齐全,周围的芦荡打雁也能吸引旅游者。”小林先生还是没话,做高深的思考状。麦兰子心里骂了句:“这狗日的还玩深沉呢!”小林先生嗅到一股很浓郁的泥腥气了,那是霉潮的气息在早春的季节里幽幽行走。一望无际的蛤蟆滩,好开阔啊,好地方。小林先生一终于拿日文嘟囔了一句,然后掏出手帕擤擤鼻孔。麦兰子没有听懂,故意像个翻译似的附和说:“何乡长,小林先生对这地方十分满意。”何乡长与疙瘩爷对望一眼笑起来。蛤蟆滩的泥滩由于雨水浸泡软得很,何乡长笑着说:“小林先生别走啦!”于是小林先生就不走了。小林先生心中正巴不得呢。小林先生调头时,麦兰子怅怅打量着他的背影,嗅到他身上腻人的香水味,目光是失望的,心里也来气:“你个骗吃骗喝的假洋鬼子,不就有几个臭钱么,别以为别人都是傻蛋,俺不忍心揭穿你就是了。”小林先生扭头望见不远处黄木匠的造船场,抬手指了指。疙瘩爷马上明白了,就带一行人朝造船场跟前走。

    疙瘩爷边走边对小林先生说:“这是雪莲湾黄家的造船场,有年头了,黄家造的船在这一带很有名呢。”麦兰子见小林先生眼没亮,心里骂这家伙八成耳朵里塞驴毛了。疙瘩爷又介绍了一番,她看出小林先生对泥疗兴趣不大,兴许歪打正着从造船场上成了呢。小林先生抬脚甩了甩泥巴,在造船场前站定了。

    雨小多了,几只鹞鹰在造船场顶上鹤立着。麦兰子将造船场旁边的大木船指给小林先生看。小林先生赞叹了一番。麦兰子又拿出一个土烧茶壶给小林先生看。小林先生接过来,仔细端详,终于说了一句:“很好,这是什么物质烧成的呢?”麦兰子踢了踢脚下的黑泥说:“就拿它烧成的。”小林先生竖起眼睛,来兴趣了。他弯腰抓了一团黑泥,放在鼻前嗅了嗅,一张冰冷的小白脸有了笑模样。她将那团泥悄悄裹在手帕里装起来,然后拿手指弹弹精致的泥壶,发出悦耳的空音儿。麦兰子没有理会小林先生,她瞅着升到空中的黑烟,攥紧的心上下滑动着。

    这个时候,不远处传来毛驴咴咴的叫声,麦兰子扭脸看见疙瘩爷牵着毛驴驮泥回来了。两个盛满黑泥的麻袋搭在驴背上,如两块模糊的白膏药贴在苍灰的空中。疙瘩爷佝着水蛇腰引着毛驴走,脚下的稀泥被踏得噗噗直响。疙瘩爷牵驴的动作非常娴熟。麦兰子望着爷爷心腔一热,鼻子就酸了。爷爷咋知道小林先生要骑毛驴呢?

    小林先生真的来兴致了。麦兰子帮爷爷卸完泥袋,小林先生就说:“我想坐驴去深泥滩看看,一定是有味道的。”麦兰子沉着脸,心里骂这杂种拿俺们穷人寻开心呢。疙瘩爷拿手捅捅她后腰,小声说:“忍着点,人家这阵是爷,巴结都来不及呢。”麦兰子满脸强撑起笑来说:“小林先生想骑驴走一趟么?”小林点了点头,然后笑着,笑得温和,嘴角和眼角都弯着。

    麦兰子就将毛驴牵过来,换上疙瘩爷穿过的水靴将小林先生扶上驴去。毛驴很老实,小林先生骑上毛驴欢喜地望海。疙瘩爷说:“俺带客人去吧。”麦兰子没理疙瘩爷,看看苍灰的天,又看看空旷的蛤蟆滩。疙瘩爷吆喝一声驴,就牵着驴摇摇摆摆朝深滩里走了。小林先生骑在驴背上,嘴里打着口哨,欢喜得忘了形。麦兰子望着他们走远了,神情很木讷。她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揪着难受。

    麻麻细雨洒了一天。

    冬天偎在家里歇着,进了四五月就出门走动,雪莲湾人的习惯。乡政府组织的去美国考察参观团四月底就出发。疙瘩爷和麦兰子将村里与日商合资开发泥疗的意向书报到乡里,何乡长说:“尽管是意向,这也是雪莲湾村发展经济的的新成果!”范书记却说:“意向不是合同书,等落实了才能算有了合资。”这一句话,让疙瘩爷和麦兰子白忙活一场,眼巴巴看着别人去海外风光潇洒。麦兰子倒没有怎样的难过,她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