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文物贩子在唐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书法天才卢九公子横空出世“神童”之名不胫而走,几年来这范阳城内简直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就连当年发出“卢家千里驹”之叹的李道长也水涨船高,很有点伯乐的架式。如果现在哪个大户人家得了孩子不请李道长来给相一相评一评,你就没脸在这范阳城里混下去了。

    卢鸿也当真是不负神童之名,几年来字写得是更见精进,天天临池不辍。就连卢府的丫头下人,也都时不时到少爷书房门口转来转去,要是一不小心拾个只字片纸的,那就是运气来了——若是品相完整的书作,拿到府外就直接可以卖个不错的价钱,现在很有些人专门收卢鸿的字迹,一来书法精彩,可赏可藏;二来神童书迹,给家中小辈临习,是一等一的范本不说,也能沾点神童的灵气不是?

    只是这卢神童却有个怪癖——只见过他临习名家的作品,却绝见不到自己写的东西。众人只说卢鸿毕竟年幼,功底虽然有,若说自开一派、卓然成家还需磨练。哪知道这位卢九公子本是文物贩子出身,习练书法,倒有一大半是为了赏玩名书佳作,哪有心思在自己风格上发展。自从他露了一手之后,卢家便不惜重金,购入各种名家真迹、碑帖石刻、摹拓善本等等,只把卢鸿的书房中的字帖堆成了小山也似。卢鸿随便翻看一件,放到后世都是举世之珍,如今任自己随意临写观摹,不由沉迷其中,朝夕相对,真是其乐无穷。每有精品,便忍不住反复临写再三,临池功夫自是突飞猛进。

    初唐之时,于临帖一道于后世颇有不同,多重其意而轻其形。唐太宗得兰亭序,命善书大臣分别临写。如欧阳询、虞世南等所临,虽说颇佳,但对照原作,笔画之间却多有细微差别。后来智永集王字成圣教序,集古字之法方逐渐兴起,至宋时米芾,集古成家,临池之法方为习书的不二法门。

    卢鸿前世于临帖方法上自然也是受影响颇深,临写之时用笔间架,务求精准。现在这几年功夫下来,更是形神兼备。前不久他临的一件欧阳询楷书被人收购后带到长安,欧阳询本人看了也不由惊呼“几可乱真”在京城中竟也有了小小的名头。

    卢祖安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更是一心教导卢鸿,望子成龙。他怕卢鸿一心沉迷书艺,反倒误了学业,便时时点醒卢鸿,又购置了多部典籍,一有闲暇,便亲自给卢鸿讲解。

    此时道儒并兴,文人学业,主要便是道德经、庄子、易经、毛诗、礼记、尚书、左传等等,论语、孟子倒并不如后世般为世人所重,大学、中庸也未曾单独提出。其时学风倒是颇为开放,学问也不以死记硬背为荣,只是若说到精研深究,考据之风与后代明清之际,却是无法相比。

    卢鸿自然知道若想在这唐朝混出个样子来,不光是会写写字就能行,做学问是少不得的。幸好自己于这国学也还有些功底,后世多年研究的成果,虽说了解不多,但在这唐朝来说,也足够自己得瑟几年的了。他也不想过于惊世骇俗,卢祖安给他讲解经典,他便老老实实认真听去,顺便也能了解唐时解经的大致情况,自己心中的思路那是一字也不露。只是无人之时,自己却暗下功夫,将这几部大块头反复对照揣摩,虽然还多有不明之处,但仗着自己记性过人,这几部经典的内容已是记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