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漂亮朋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沙沙声,也立即戛然而止。

    “咱们再往下写,”她随后说。

    阿尔及利亚是法国的属地,面积很大,周围是人迹罕至的广大地区,即我们常说的沙漠、撒哈拉、中非等等

    阿尔及尔这座洁白美丽的城市,便是这奇异大陆的

    门户。

    要去那里,首先得坐船。这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是人人都会顺利无虞的。你是知道的,我对于驯马很是在行,上校的那几匹烈马,就是由我驯服的。可是一个人无论怎样精通骑术,一到海上,要征服那汹涌的波涛,他也就无所施展了。我就是这样。

    你想必还记得我们把他叫做“吐根大夫”1的桑布勒塔军医吧。在我来此地之前,每当我们认为机会到来,想到军医所那个洞天福地去松快一天的时候,我们便找个理由,到那儿去找他看病。

    <font style='font-size: 9pt'>1“吐根”草药。其根茎呈暗黑色,可入药,有催吐作用。</font>

    他总穿着一条红色长裤,叉开两条粗壮的大腿坐在

    椅子上,同时手扶膝盖,胳肘朝上,使臂膀弯成一个弓形,两只鼓鼓的眼珠转个不停,嘴里轻轻地咬着那发白的胡子。

    你还记得吗,那千篇一律的药方是这样写的:“该士兵肠胃失调,请照方发给本医师所配三号催吐剂一副,服后休息十二小时,即可痊愈。”

    此催吐剂是那样神圣,人人不得拒绝服用。现在大夫既然开了,当然是照服不误。再说服了“吐根大夫”配制的这种催吐剂,还可享受难得的十二小时休息。

    现在呢,亲爱的朋友,在前往非洲的途中,我们在四十小时中所经受的煎熬,形同服了另一种谁也无法逃脱的催吐剂,而这一回,这种虎狼之剂,却用的是大西洋轮船公司的配方。

    弗雷斯蒂埃夫人搓搓手,显然对文章的构思感到非常满意。

    她又点燃一支烟,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方步,一边抽着烟,一边继续口授。她把嘴努成一个小圆圈,烟从小圆圈喷出,先是袅袅上升,然后渐渐扩散开来,变成一条条灰白的线条,轻飘飘地在空中飘荡,看去酷似透明的薄雾,又像是蛛网般的水汽。面对这残留不去的轻柔烟霭,她时而张开手掌将其驱散,时而伸出食指,像锋利的刀刃一样,用力向下切去,然后聚精会神地看着那被切成两断、已经模糊难辨的烟缕慢慢地消失,直至无影无踪。

    杜洛瓦早已抬起头来,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及她在这漫不经心的游戏中所显现的优雅身姿和面部表情。

    她此刻正在为铺陈途中插曲而冥思苦想,把她凭空臆造的几个旅伴勾划得活灵活现,并虚构了一段他与一位去非洲和丈夫团聚的陆军上尉的妻子,一见钟情的风流韵事。

    这之后,她坐下来,向杜洛瓦问了问有关阿尔及利亚的地形走向,因为她对此还一无所知。现在,经过寥寥数语,她对这方面的了解已同杜洛瓦相差无几了。接着,她用短短几笔,对这块殖民地的政治情况作了一番描绘,好让读者有个准备,将来能够明了作者在随后要发表的几篇文章中所提出的各个严峻问题。

    随后,她又施展其惊人的想象,凭空编造了一次奥兰省1之行,所涉及的主要是各种各样的女人,有摩尔女人、犹太女人和西班牙女人。

    <font style='font-size: 9pt'>1奥兰省,在阿尔及利亚西部地区。</font>

    “要想吸引读者,还得靠这些,”她说。

    文章最后写的是,乔治杜洛瓦在赛伊达的短暂停留,说他这个下土在这高原脚下的小城中,同一位在艾因哈吉勒城造纸厂工作的西班牙女工萍水相逢,两人热烈地相恋着。故事虽然不长,但也曲折动人。比如他们常于夜间在寸草不生的乱石岗幽会,虽然四周怪石林立,豺狼、鬣狗和阿拉伯犬的嗥叫声此起彼伏,令人毛骨悚然,但他们却像是压根儿没有听到似的。

    这时,弗雷斯蒂埃夫人又口授了一句,语调中透出明显的欢欣:“欲知后事如何,且看明日本报。”

    接着,她站起身说道:“亲爱的杜洛瓦先生,现在您该知道了,天下的文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请在上面签个名吧。”

    杜洛瓦犹豫不决,难于下笔。

    “您倒是签呀,这有什么可犹豫的!”

    他笑了笑,于是在搞纸下方匆匆写了几个字:“乔治杜洛瓦。”

    她嘴上抽着烟,又开始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杜洛瓦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她,脑海中竟找不出一句话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他为自己能这样近地同她呆在一起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他们之间这种初次交往便如此亲近的接触,不仅使他分外感激,周身也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欢快。他感到,她身边的一切都成了她身体的一部分。房内的陈发,从桌椅到堆满图书的四壁,乃至弥漫着烟草味的空气,是那样地特别,那样地柔媚、甜蜜,令人陶醉,无不同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她突然向他问道:“您觉得我的朋友德马莱尔夫人怎么样?”

    毫无准备的他不禁一愣,半晌答道:“我我觉得我觉得她非常迷人。”

    “是吗?”

    “当然。”

    他本想加一句:“但还比不上您。”然而终究未敢造次。

    弗雷斯蒂埃夫人又说:“您对她还不太了解,她性格开朗,反应敏捷,可不是那种常见的女人。比如说,她这个人常会放荡不羁,完全无拘无束。因为这一点,她丈夫对她相当冷落。他只看到她的缺点,而看不到她的优点。”

    听说德马莱尔夫人已经结婚,杜洛瓦不禁流露出惊讶的神色,然而这却是应在料想之中的。

    只听杜洛瓦问道:“是吗?她结婚了?那么她丈夫是干什么的?”

    弗雷斯蒂埃夫人扬起眉毛,轻轻地耸了耸肩,面部充满令人难以捉摸的表情,说道:“他在诺尔省铁路部门任稽察,每个月来巴黎小住一星期。他妻子将这段时间对他的接待讥讽为‘强制性服务’,或是‘一周苦役’,再或是‘神圣的一周’。其实等您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您将会发现,她是一个非常乖巧而又随和的女人。因此这两天,您不妨找个时间去看看她。”

    杜洛瓦已经不想走了,他好像要一直呆下去,觉得他此刻是在自己家里。

    然而这时,客厅的门忽然轻轻打开,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士未经通报便走了进来。

    看到房内有个男人,他停了下来。刹那间,弗雷斯蒂埃夫人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从肩头到面庞出现一阵红晕。但她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十分平静地说道:“进来呀,亲爱的。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乔治杜洛瓦先生,查理的一位好友,未来的新闻记者。”

    接着,她又以另一种腔调向杜洛瓦说道:“他是我们亲密无间、最为要好的相知,德沃德雷克伯爵。”

    两位男士,各自盯着对方看了一眼,并彬彬有礼地互相欠了欠身。见有客人到来,杜洛瓦立即退了出来。

    谁也没有挽留他。他喃喃地说了两句感谢的话语,握了握弗雷斯蒂埃夫人伸过来的手。新来的客人面容冷漠而又严肃,一副上流社会的绅士派头。杜洛瓦再度向他欠了欠身,带着神不守舍的慌乱心情,一径走了出来,好像自己刚才做了什么蠢事似的。

    到了街上,他依然是一副垂头丧气、闷闷不乐的样子,心头隐约笼罩着一种说不出所以然的哀愁。他漫无目的地往前走着,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在突然间这样地无精打采。他想了想,但什么原因也未找到。不过德沃德雷克伯爵的严肃面容总不断地浮现在他的眼前。伯爵虽然已显出一点老相,头发已经花白,但脸上依然是一副悠闲自在、傲视一切的神情,只有腰缠万贯、对自己信心十足的富有者才会这样。

    杜洛瓦忽然发现,他同弗雷斯蒂埃夫人的促膝而谈,是那样地自然,那样地无拘无束,不想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把它打断了,这就不能不使他像是被人浇了盆冷水似的,心中顿时产生一种丧魂落魄的失落感。类似的情况常会发生:人们只要听到一句不如意的话语,看见一件不遂心的事情,有时哪怕很不起眼,但却会立刻勾起深深的不快。

    此外,他似乎感到,这位伯爵一见到他在那里,脸上便露出了不悦之色。原因何在,他一直未弄明白。

    那篇要命的文章既已写好,到下午三时赴约之前,他已没有任何事情要做。而现在,才刚刚十二点。他摸了摸衣兜,身上还有六法郎五十生丁。他于是走进一家叫做“杜瓦尔”的大众化餐馆吃了餐便饭。然后在街上闲逛了一阵。到钟打三点,他终于登上了法兰西生活报的那个兼作广告的楼梯。

    几个杂役双臂抱在胸前,正坐在一条长凳上待命。同时在一张类似校用讲坛的小桌后面,一个负责传达工作的人,在忙着将刚收到的邮件一一归类。总之秩序井然,完美无缺,今来访者不由得肃然起敬。不但如此,他们个个举止庄重,敛声静气,那气宇轩昂、潇洒自如的仪表,完全是一副大报馆接待人员的派头。

    杜洛瓦于是走上前去,向传达问道:“请问瓦尔特先生在吗?”

    传达彬彬有礼地答道:“经理正在开会。您若想见他,请到那边稍坐片刻。”

    说着,他向杜洛瓦指了指里面已挤满了人的候见厅。

    坐在候见厅的客人,有的神态庄重,胸前挂着勋章,一副自命不凡的样子;有的则不修边幅,连里面的衬衣领也未翻出来,身上那套扣子一直系到脖颈的大礼服,更是污渍斑斑,酷似地图上边缘参差不齐的陆地和海洋,来客中还夹杂着三位女士。其中一位容貌姣好,楚楚动人,且通身浓妆艳抹,同妓女一般。另一位就坐在她的身旁,只是容颜憔悴,满脸皱纹,但也认真打扮了一番,很像那些昔日普在舞台上一展风采的女演员,到了人老珠黄之际,常常仍要不惜一切地把自己打扮成百媚千娇的少女,但一眼便会被人识破行藏,到头来,不过是矫揉造作,空劳无益而已。

    那第三个女人,则通身缟素,默默地枯坐在角落里,样子像个命途多舛的寡妇。杜洛瓦心想,这个女人一定是来祈求周济的。

    这当儿,二十多分钟已经过去,可是仍没有一人被传唤进去。

    杜洛瓦于是想了个主意,只见他返身回到入口处,向那位传达说道:“是瓦尔特先生约我下午三点来这里见他的。既然他此刻没空,不知弗雷斯蒂埃先生在不在,他是我的朋友,我希望能见他一见。”

    传达于是领着他,走过一条长长的过道,来到一间大厅里。四位男士,正围坐在一张又宽又长、漆成绿色的桌子旁伏案忙碌。

    弗雷斯蒂埃嘴上叼着香烟,正在壁炉前玩接木球游戏1。由于手脚灵巧,他玩这种游戏真是得心应手,每次都能用木棒尖端把抛向空中的黄杨木大木球稳稳接住。

    <font style='font-size: 9pt'>1此游戏为一种个人玩的游戏。木球由一根细绳连在一端削尖的木棒上。球上有孔,玩的人把球抛向空中,待球落下时,用棒尖戳进球孔,把球接住。</font>

    他一面玩,一面还在那里数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

    杜洛瓦接着他数的数,帮他喊了一声:“二十六!”

    弗雷斯蒂埃向他抬了抬眼皮,但仍在一下一下地挥动他的手臂:“啊,你来啦!我昨天一连气玩了五十七下。要说玩这玩艺儿,这里只有圣波坦比我强。见着经理了吗?老家伙诺贝尔要是玩起这木球来,那样子才叫滑稽哩。他总张着大嘴,好像要把球吞到肚里去。”

    一个正在伏案看稿的编辑,这时转过头来,向他说道:“喂,弗雷斯蒂埃,我知道有个球现正等待买主,球是用安的列斯群岛上等木料做的,东西甭提多好。据说此球是从宫里弄出来的,西班牙王后曾经玩过。人家开价六十法郎,倒也不算太贵。”

    弗雷斯蒂埃问道:“东西现在在哪儿?”

    然而恰在这时,到第三十七下,他未把球接住,于是就势收场,打开一个木柜,把球放回原处。杜洛瓦看见柜内放着二十来个做工精湛的木球,而且一个个都编了号,像是价值连城的古玩一样。

    关上柜门后,弗雷斯蒂埃又问道:“我说那球此刻在哪儿?”

    那位编辑答道:“在滑稽歌剧院一售票员手里。你若感兴趣,我明天带来给你看看。”

    “好的,一言为定。要是东西真好,我便把它买下。这玩艺儿,总是多多益善。”

    交待完毕,他转向杜洛瓦说道:“请随我来,我这就带你去见经理。否则你要等到晚上七点钟,才能见到他。”

    穿过候见厅时,杜洛瓦看到刚才那些人,还在原来的位置上坐着。一见弗雷斯蒂埃到来,那个年轻女人和另一位很像当过演员的老女人立即站起身,向他迎了上来。

    弗雷斯蒂埃随即把她们俩领到窗边去了。他们的谈话虽然有意压得很低,杜洛瓦仍听到弗雷斯蒂埃对她们以“你”相称,关系显然非同一般。

    随后,走过两道包着软垫的门,他们终于到了经理的房间里。

    一个多小时以来,经理哪里是在开会,原来是在同几位戴着平顶帽的男士玩纸牌。还有两人,杜洛瓦头天晚上已在弗雷斯蒂埃家见过。

    瓦尔特先生手上拿着牌,正聚精会神地玩着,动作十分老练。对方显然也是一名赌场老手,一把花花绿绿的薄纸片在他手上,或是打出去,或是拿起来,再或是轻轻摆弄,是那样地灵巧、熟练,得心应手。诺贝尔德瓦伦坐在经理的椅子上,在赶写一篇文章,雅克里瓦尔则嘴上叼着雪茄,躺在一张长沙发上闭目养神。

    房间里因久不通风而空气浑浊,并掺杂着房内陈设的皮革味,存放多日的烟草味和印刷品散发的油墨味。此外,还弥漫着一种编辑部所独有的气味,每个报馆同仁都深为熟悉。

    镶嵌着铜质装饰的红木桌上,杂乱无章地放的全是纸张,有信件、明信片、报纸、杂志、供货商发货票以及各种各样的印刷品。

    弗雷斯蒂埃同站在玩牌人身后的几位看客握了握手,然后一声未吭,站在那里观看牌局。待瓦尔特老头赢了后,才上前一步,向他说道:“我的朋友杜洛瓦来了。”

    老头的目光从镜片的上方投过来,向年轻人端详良久,随后问道:“我要的那篇文章带来了吗?围绕莫雷尔质询的辩论已经开始,这篇文章若能与有关发言同时见报,效果一定不错。”

    杜洛瓦立即从衣袋里抽出几张折成四叠的纸片:“带来了,先生。”

    经理满脸喜悦,微笑道:“太好了,太好了。您果然言而有信。弗雷斯蒂埃,是不是劳你的驾,帮我看一看?”

    弗雷斯蒂埃急忙答道:“我看这就不必了,瓦尔特先生。为了帮他熟习我们这一行,这篇文章是我同他一起写的,写得很好。”

    现在是一位身材瘦长的先生,即一位中左议员发牌,经理一边接过牌,一边漫不经心地又说了一句:“既然如此,那就听你的。”

    趁新的一局尚未开始,弗雷斯蒂埃随即俯下身来,凑近他耳边低声说道:“顺便提醒您一下,您答应过我,让杜洛瓦来接替马朗波。

    您看我可否现在就把他留下,待遇相同?”

    “可以,就这样。”

    经理话音刚落,弗雷斯蒂埃拉着杜洛瓦,拔腿就把他带了出来,瓦尔特先生则带着他那浓厚的赌兴,又玩了起来。

    他们离开房间时,诺贝尔德瓦伦眼皮抬也没抬,对于杜洛瓦的出现,似乎压根儿未加留意,或没有将他认出来。雅克里瓦尔则不同,他拉起杜洛瓦的手,带着分外的热情使劲握了握,一副古道热肠、助人为乐的神情。

    在往外走的路上,他们又到了候见厅里。众人一见他们到来,都抬起了头。弗雷斯蒂埃立刻向那年轻的女人打了个招呼,声音特别响亮,显然是要让所有在此等候的人都能听见:“经理一会儿就见您。他此刻正在同预算委员会的两个人商量事情。”

    说着,他疾步往外走去,满脸身居要职、忙碌不堪的样子,似乎马上要去赶写一份十万火急的电讯稿。

    一回到刚才那个编辑室,弗雷斯蒂埃径直走到木柜前,拿出他心爱的木球又玩了起来,并一面数着数,一面每抛出一球,便乘机向杜洛瓦交待两句:“就这样吧。以后你每天下午三点来这儿找我,我会告诉你该跑哪些地方,采访哪些人,是当时就去,还是晚上去,再或是第二天早上去一。首先,我将给你开一封介绍信,去拜访一下警察局一处处长二。他会指定一位下属同你联系。对于该处所提供的重要新闻,当然是可以公开或基本上可以公开的三。将由你同这个下属商量有关采访事宜。具体事项,你可问圣波坦,他对这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四。你一会儿或明天去见他一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你应学会应付各种各样的局面,想方设法从我派你去采访的那些人口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五。任何地方,不管门禁多么森严,最终都要能进得去六。你干这项工作,每月固定薪俸是二百法郎,如果你独辟蹊径,利用采访所得,写一些有趣的花絮,则文章见报后以每行两个苏计酬七。如果文章是有人按既定的题目约你写的,则每行也以两个苏计酬八。”

    说完,他的注意力便全集中到手上的木球上去了,只见他继续不慌不忙地数着:“九。十。十一。十二。十三。”

    到第十四下,他没有接着,不禁骂了起来:“又是他妈的十三!我总过不了这个坎儿。看来我将来定会死在同十三有关的数字上。”

    一个编辑忙完了手头的活,也到柜子里拿个木球玩了起来。他身材矮小,看去简直像个孩子,其实他已经三十五岁了。这时又走进几位记者,他们一进来,便纷纷到柜内寻找自己的球。所以现在是六个人,肩并肩,背对着墙,周而复始地以同样的动作,把球一次次抛向空中。这些球因木质而异,有红的,黄的和黑的。大家你追我赶,看谁接得多,两个还在埋头工作的编辑这时站了起来,替他们作裁判。

    结果弗雷斯蒂埃得了十一分,而那个一脸孩子气的矮个儿男子则输了。他走去按了一下铃,向连忙赶来的听差吩咐道:“去拿九杯啤酒来。”

    在等候饮料的当儿,大家又玩了起来。

    杜洛瓦因而同他的这些新同事一起,喝了一杯啤酒。随后,他向弗雷斯蒂埃问道:“有我能做的事吗?”

    弗雷斯蒂埃答道:“今天没你的事了,你要想走,可以走了。”

    “那我们那篇稿子,是否今天晚上就付印?”

    “是的。不过,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排出的校样,由我来看。你现在要做的事情是,继续下去,把明天要用的稿子写出来。明天下午三点你把稿子带来,像今天一样。”

    杜洛瓦于是和所有在场的人握了握手,虽然他连他们的姓名还一无所知。然后他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沿着那个漂亮的楼梯走了下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