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繁华一梦四十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安牯牛的大名一般人不知道,他也不好意思给人说,他一般就是介绍自己叫阿牛。他家住在会泽县一个叫半山坪的彝人村子里,今年二十四岁了,已经成亲,原本还有了一个三岁的儿子和一个一岁多的女儿。

    半山坪就在牯牛岭附近,这里是乌蒙山区在会泽县境内的最高处。安牯牛的汉名就是父母看着牯牛岭随意取的,他们应该是希望儿子能像公牛一样强壮。但估计他们不知道牯牛还有煽牛的意思,这也导致了后来安牯牛会被很多人取笑。

    半山坪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在半山的寨子,整个寨子的彝人男子基本上都姓安。寨子不大,也就百来户五六百人口。寨子的土目头人因为十多年前参与叛乱,土目府已经被取缔,现在半山坪实际上和其他汉族村子一样是保甲制度,因此半山坪实际名称是半山坪保。不过除了保正和甲长外,估计其他彝人们也没把那些官面的东西太当回事。他们反正都是纳粮,管他是交给土目府还是保公所。

    在世世代代人的辛勤劳作下,半山坪的彝人们把这座山从寨子下面到山脚都开辟成了梯田,寨子左右两边还有往上的一些土层厚实的地方他们也开辟出很多旱地。半山坪的彝人们靠着种植水稻,还有洋芋、包谷、红苕,以及农闲时节到林子里打打猎,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但是从前年开始,民团和保公所就要求半山坪的彝人们把旱地改种了罂+粟。按照后面采收烟膏的收购价格,安牯牛他们发现,好像种罂+粟比种粮食划算多了 。只是粮食不够吃需要到外面买回来而已,但到手的钱买了粮食还能剩不少,家里可以添置不少东西呢。安牯牛他们这些彝人们很高兴,于是去年,民团和保公所要求他们把梯田也改种罂+粟,他们就没有反对。

    可是,到去年下半年开始,安牯牛他们发现去外面去买粮食越来越贵了。越到后面粮食越贵,他们拿到手的钱换成粮食已经养不活一家老小了。关键是当季又没有种粮食,未来一年该怎么过呢?不光如此,很多原本就抽旱烟的人,自己种植了罂+粟,割了烟膏,自己难免要尝尝,因此很多人又染上了大烟瘾。这下好了,家里又没有存着烟膏,大烟瘾发作了,很多人只能去镇子或者县城的大烟馆去抽大烟。家里种植罂+粟换的那点钱,怎么可能支撑一个烟鬼的消耗!那怎么办?偷、抢现在已经成了半山坪那些烟鬼们的日常生存方式。

    短短两年时间,半山坪就从一个民风淳朴、温饱不愁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烟鬼遍地、饥寒交迫的鬼地方。安牯牛是幸运的,因为他没有抽大烟,没有染上烟瘾。但他又是不幸的,他的父母双双染上了烟瘾,短短几个月就把家败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物件能偷出去卖的都被父母偷出去卖了,后来家里实在没有东西卖了,他父母也就再也没有回家了。安牯牛也不知道父母是死在外面还是怎么样了,他也没去找,父母不回家,他觉得轻松了不少,他心里希望父母永远不要回来了。

    丢掉了两个烟鬼包袱,安牯牛其实过得一点也不轻松,因为家里没钱没粮,两口子和两个小孩子该怎么活下去呢?看着日渐消瘦的婆娘儿女,特别是还在吃奶的小女儿,因为妻子吃不饱,奶水稀少,小女儿原本胖嘟嘟的小脸已经明显瘦下去了。安牯牛背着父母偷偷藏起来红苕已经只有十来斤了,这点红苕吃完,家里真的完全就断粮了。怎么办呢?

    安牯牛少年时倒是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寨子里算是长得又高又壮的。从小,在农闲时他就跟着猎人进山学习打猎,也算练出了一身打猎好本事。前段时间之所以没有出去打猎,他是担心他离开后,家里婆娘儿女会被失去理智的父母祸害,因为寨子里有好几家的女人小孩都被抽大烟的家人带出去卖了。现在父母虽然已经好久不在家了,虽然担心婆娘子女安全,可是粮食也要吃光了,真的没办法了,他只能出去打猎。

    叮嘱好婆娘注意安全,尽量关门闭户,也不要生火,就吃生红苕,安牯牛带着简单的工具上山了。近一点的山里已经没什么猎物了,安牯牛只能往更深的林子里走。两天时间,安牯牛倒是打到了几只野兔和野鸡。野兔和野鸡他没舍得自己吃,他只是啃了几块找到的生葛根。两天后,安牯牛带着一些野兔、野鸡、葛根和生木薯回家,总算让家里暂时吃了顿饱饭。

    可是这不够啊,于是后面安牯牛几乎天天都在山里打猎。他有时两三天回家一次,有时四五天才能回去。家里的生活渐渐好了一点,但这一点点的起色就引起了寨子里其他饿极了的人注意了。在安牯牛又一次时隔四天回到家时,就看到了家里一片惨象。门被推倒了,家里那些简单的家具家什没有了,吃的东西不用说也一点都没有了。他婆娘的胸口有一个血洞,头上也有血迹,人早就凉透了。儿子和女儿也倒在地上没有了呼吸,不知道是被打死的还是饿死的。

    安牯牛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挖坑埋掉的婆娘儿女,那几天他和那些烟鬼一样成了行尸走肉。后来他看到梯田中那些在秋风中摇曳的一棵棵等待采收的罂+粟,他才清醒了过来。他的愤怒一下子爆发了,就是这些鬼东西害得他们家家破人亡,害得这个寨子如人间炼狱,他要报复。

    反正现在的家也就是几间空壳房子,安牯牛也不准备要了。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每天都是在山里打猎,然后到附近的镇子或者县城去卖掉猎物。卖掉猎物的钱除了买点吃的,其他的他都去县城的一家灯油铺子换成了灯油。这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的照明产品,据说是美利坚那边传过来的。用这种灯油照明比蜡烛和菜油、桐油的油灯亮多了,价钱也比菜油要便宜,缺点就是家里墙壁会被熏黑。安牯牛之所以知道这种灯油或者叫煤油的东西,还是因为保公所有几个有玻璃罩子煤油灯,那是驻扎在这里的团丁们夜里巡视罂+粟田照明用的。现在寨子里大烟鬼多了,到了罂+粟快成熟的时候,保公所和民团要守卫好他们的钱袋子。寨子里的人即便是自己的田,割了烟膏也必须卖给他们,自己不能私藏。

    到寨子里罂+粟成熟开始割烟膏的时候,安牯牛已经偷偷准备了四十斤煤油了,他把这些陶罐装的煤油埋在了寨子外面不太引人注意的林子里。开始割烟膏后,安牯牛也回家把自家旱地和梯田里的罂+粟给收割了。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干活,五天时间他才收割完。每天收割完他也和其他寨子里人一样去卖到保公所。收割完,他家田地的烟膏这一季总共卖了三十五两银子。要是几年前,家里有了三十五两银子,那绝对可以把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滋润了,可是现在,在当地,尽管三十五两依然不少,可也只能够安牯牛一个人生活而已。

    安牯牛已经决定烧毁寨子里收集的这批烟膏。他现在除了刚得到三十五两银子,什么都没有了。他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