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战争风云(1939-1941)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当然听说过。嗯,希特勒是个流氓,墨索里尼是个流氓,斯大林是个囚徒。这些都是坚强、聪明、能干的新人,都是直接从阴沟里出来的。另一个囚徒列宁,是伟大的革新派。一切都是他创造发明的,莱斯里,你知道——组织类似耶稣会的秘密政党,把粗俗的口号教给群众,蔑视群众的智慧和记忆力,滥用狂热的语言和刺耳的教条,把伊斯兰教的宗教狂热用于政治,搞游行之类花哨而肤浅的场面,策略上讲究极端利己主义——这一切都是列宁主义。希特勒是个列宁主义者,墨索里尼是个列宁主义者。大谈什么反共和亲共,都是哄傻瓜和孩子的。”

    “哦,看在老天爷面上,埃伦——”

    “马上就完!列宁在外交方面是非常谨慎小心的,这就是我的全部论点。荣誉、名声以及诸如此类华而不实的幻想中的玩艺儿,旧制度因为它们引起战争,可是在列宁看来,这些都是骗人的假药。希特勒也是这样看问题的。他除非极有把握可以安全脱身,决不采取任何行动。象一个手里拿着枪发了疯的强盗,这正是他希望产生的效果。你居然上了当,这倒叫我吃惊。他实际上是个非常、非常谨慎的人。他准是有把握可以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在波兰达到目的,要不然他决不会采取行动。至少不会在目前。也许再过十年,等他把德国建设好以后。我只要再活十年,也就心满意足了。”

    斯鲁特用微微有点发抖的细长手指摸摸小胡子。“你真把我弄糊涂了,埃伦。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希特勒是列宁主义者!那是咖啡店里的骗人鬼话,你自己也明明知道。俄国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历史。由于废除了私有财产,一个新的世界创立了。你喜欢也好,憎恨也好,反正它是一个新的世界。希特勒的社会主义完全是冒牌货,目的是把一伙流氓送上宝座。他使德国的经济停滞,粉碎了工会,延长了工作时间,减少了工资,让昔日的富人仍旧留在最上层,例如什么克虏伯家族和蒂森家族,就是这班人给他钱让他执行任务的。那些纳粹大人物的生活就象贵族和帝王一样。而那些坚持要在国家社会主义中实行社会主义的人,却一个个给关进了集中营。这一点你知道不知道?一九三四年的大清洗是纳粹党内的社会主义者和将军们及有钱的保守派之间的一次摊牌。希特勒象杀鸡似的把他党内的一些老朋友都杀掉了。你居然把你自己的安全和娜塔丽的安全寄托在这个人的小心谨慎上,我觉得真是太荒唐可笑了。”

    “是吗?”杰斯特罗看了看表,叹了口气。“我很抱歉。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希特勒有本事在必要的时候利用社会主义空谈,随后又把它扔在一边。他利用主义就象利用钱一样,为了把事情办成。它们都是一种手段。他利用种族主义,因为它纯粹是从德国人的浪漫个人主义中提炼出来的蒸馏液,就象列宁利用空想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投合俄国人爱当救世主的脾性。希特勒想要铸造一个统一的欧洲。种族主义空话、社会主义前景、军乐队、游行、军装、悲哀的歌曲——只要这一串无聊的玩艺儿能把德国人焊接成一个笨重的武器,希特勒当然会把这些东西都给他们。德国人一般都沉着、聪明、残暴、听话,你只要把声音提得高些,他们就会雄赳赳地执行你发出的任何命令。希特勒理解他们,因此他很可能成功。一个统一的欧洲一定会出现。中世纪割据已经过时,均势政策在工业化时代是危险而又愚蠢的。这一切都得彻底废除。必须有一个冷酷无情的铁腕人物担当起这个任务,因为靠那班痛恨新事物的老顽固是什么也完不成的。这本是拿破仑的独到见解,可惜他早生了一百年。那班老顽固还有足够的力量逮住他,把他关起来死在笼子里。可是现在再也没有人能把希特勒关到笼子里了。”

    拜伦脱口而出:“杰斯特罗博士,我在德国的时候,不论在公园的长凳上或者在电车上,都看见过反对犹太人的标语。我还看见过一些被烧掉的犹太会堂。”

    “是吗?”

    大家都拿眼望着他。他继续说:“您谈到希特勒的时候居然这么冷静,我听了很是吃惊。我的意思是说,您自己是犹太人。”

    杰斯特罗博士慢腾腾、酸溜溜地微微一笑,露出一口小黄牙。他摸了摸胡子,用课堂里讲课的声调一本正经地讲起来。“嗯,你的吃惊并不使我吃惊。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美国人——并不懂得,欧洲容忍犹太人只有五十年到一百年的历史,而且谈不上深度。例如我出生的故乡波兰,就不曾容忍过犹太人。甚至在西方——你们还记得德莱弗斯案件1吗?不,不。在这方面,希特勒只是使欧洲恢复正常——欧洲在短期内放射出自由主义的光芒之后,现在又要恢复正常了。只是对犹太人的敌对情绪已经从教会转移到排犹主义的政党,因为法国大革命早已使欧洲从宗教大陆转变成政治大陆。要是希特勒取得胜利,犹太人就会回到旧时代的二等社会地位;过去在国王和教皇统治下,他们就一向处在这地位。嗯,象这样经过十七个世纪,我们也都活下来了。我们对付这类事情有许多办法和原则。”

    1指法国籍犹太军官阿尔弗莱德-德莱弗斯(1859-1935)被控卖国,后来证明是一伙排犹主义者搞的阴谋,又恢复名誉。

    斯鲁特摇摇头。“我知道您喜欢象这样瞎扯,不过我还是希望您乘下一班轮船回家,到船上瞎扯去。”

    “可我说的都是正经话,莱斯里,”杰斯特罗说,露出一个略略带点调皮样子的微笑。”墨索里尼通过反犹太法的时候,你们也都大惊小怪过一阵。结果呢,证明是个玩笑。”

    “它们已经成了正式法律,只要德国人对墨索里尼施加压力,就可能实施。”

    “意大利人对德国人又恨又怕。万一不幸发生战争,意大利也不会作战。锡耶纳可能跟世界上任何地方一样安全。”

    “我很怀疑娜塔丽的父母是否也这么想。”

    “她可以明天就回家。或许她觉得锡耶纳要比迈阿密海滩更可爱些。”

    “我倒是想回去,”那姑娘说“不过并不是因为我害怕战争或者害怕希特勒。有些东西比它们更叫我心烦。”

    “你说的也许有道理,”杰斯特罗说。

    斯鲁特的脸变得通红。他的烟斗在烟灰缸上冒烟,他却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黄铅笔来,捏在手里转着玩。他手里的铅笔一下子停止转动。杰斯特罗站起来。“拜伦,跟我来。”

    他们让那姑娘和涨红了脸的男子留在桌边,你瞪着我、我瞪着你。

    在一间装有护墙板的小图书室里,书架上放满了书,书桌上和地板上也堆满了书。白色大理石炉架上面挂着一张死板的锡耶纳圣母圣子像,用天蓝和淡红两色画在金色底子上;这是一张很小的画像,装在一个华丽的镀金大镜框里。“柏仑孙1说这是杜契奥2的作品,”杰斯特罗说着,朝那画像微微一挥手“这样的画对我说来已经够好的了。但究竟是真品还是赝品,还没经过鉴定。现在你坐到那儿有阳光的地方,好让我看得见你。把那些杂志放在地板上好了。好。这把椅子坐着舒服吗?好极了。”他叹了口气,用一只拇指顶着下唇。

    “嗯,拜伦,你干吗不进海军学院?你难道不为你的父亲感到自豪?”

    1杜契奥(1260?-1339?),意大利画家。

    2柏仑孙(1865-1959),美国艺术评论家。

    拜伦在椅子里坐直了身子。“我想我父亲有朝一日可能当海军作战部长。”

    “难道不值得学他的榜样吗?”

    “我哥哥华伦在学。我呢,一点不感兴趣。”

    “米兰诺博士在信里说,你学过海军预备役课程,还得到了军官委任状。”

    “这样做可以让我父亲高兴。”

    “你重新考虑过进海军没有?现在还不算太晚。”

    拜伦微笑着摇了摇头。杰斯特罗点了支香烟,端详着拜伦的脸。那年轻人说:“您真的喜欢住在意大利吗,先生?”

    “嗯,医生叫我住在气候温和的地方。我试过不少地方,佛罗里达,亚利桑那,南加利福尼亚,还有法国的里维埃拉。”教授说这些地名的时候,用一种含讥带讽的口气,仿佛觉得它们不是很可笑便是很讨厌,他正拿笔把它们一个一个勾掉似的。“意大利美丽,安静,物价便宜。”

    “您不在乎在一个法西斯国家里安家吗?”

    杰斯特罗露出慈爱的笑容。“任何政治制度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您是怎么写一个犹太人的耶稣的?您是在这儿写的吗?”

    “哦,不是,可是这本书把我送到了这儿。”杰斯特罗说的时候有点沾沾自喜。“你瞧,我从前教古代史的时候曾讲到圣经。年轻时候在波兰我也学过犹太教法典,因此教新约时,我有点儿强调耶稣和保罗所传布的教义怎样受犹太教法典的影响。这种新玩艺儿似乎很配耶鲁低年级学生的胃口。我拿它写成一本书,开始时候用的书名是早期基督教里的犹太教法典题材,直到最后一分钟我才想起一个犹太人的耶稣这个书名。这本书被‘每月一书读书会’选上了。”杰斯特罗微笑着,用两只手朝整个房间轻轻比划一下。“结果我就到了这儿。我用读书会给我的稿费买了这地方。你呢,拜伦,你有什么计划?你打算回美国吗?”

    “我不知道。我这会儿一点也拿不定主意。”

    “你想找工作做吗?”拜伦愣了一下。“嗯,我揣摩找个工作做也不错,先生。”

    杰斯特罗不慌不忙地走到书桌旁边,在一大堆书里寻找什么,还取下眼镜把书举得离脸非常近地仔细看书名。“我本来有一个很好的研究生,一个耶鲁毕业的小伙子,不过他父母害怕战争爆发,把他叫回家去了——啊,在这儿呢。我每星期给你二十元,能不能使你对君士坦丁大帝1感兴趣?这是本写得很好的一般传记,你可以从它开始。”

    1君士坦丁大帝(280?-337),罗马帝国第一个基督教皇帝。

    “先生,我历史课考不及格的次数比哪门课都多——”

    “我明白了。你不愿意接受这个工作。”

    年轻人接过那本厚书,犹豫不决地翻阅着。“不。我想试试。谢谢您。”

    “哦,你想试试,是不是?虽然你说你并没有这方面的才能。为什么?”

    “嗯,为了钱,也为了呆在您身边。”这倒是实话,只是他隐瞒了第三个主要原因:为了娜塔丽-杰斯特罗。

    杰斯特罗装出很严肃的样子,随后噗哧笑了出来“咱们试试吧。”

    他父母后来收到的那封信——他在信里谈到那个姑娘,结果引起维克多-亨利写了那封颇有分量的回信——的确很容易使人误解,虽说这并非写信人的本意。倒是有人在恋爱,但娜塔丽的情人是莱斯里-斯鲁特。他每星期来两、三封信,都是外交部那种又长又厚的白信封,信封上是棕色墨水写的细长字体,印着“免费递送”字样的地方贴着邮票。拜伦一看到这些信封就觉得讨厌。

    他每天有好几个钟头和她一起呆在二层楼大房间里,那是杰斯特罗的主要图书室。她的办公桌就放在那里。她回复信件,用打字机抄打原稿,跟意大利女人一起管理家务。拜伦坐在图书室的长桌旁边工作,阅读有关君士坦丁的材料,核对事实,画几张关于君士坦丁大帝领导下重要战役的地图。只要他一抬起眼睛,就可以看到那张伏案工作的光滑的脸,美丽的颧骨上面照射着阳光,如果在阴雨天,就照射着灯光。他也可以经常看到那双穿着丝袜的美丽的长腿。娜塔丽身穿深褐色的羊毛衣服,跟他打交道时总是一本正经。斯鲁特离开以后,她几乎不擦脂粉,把头发往后梳成一个大髻,跟拜伦谈话时态度直率而冷淡。可是他的痴情反而扎了根,而且与日俱增。

    他在遇见她之前,有好几个月没跟美国姑娘交往了,现在他们天天见面,这个四壁是书的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而且一连好几小时呆在一起。光是这一点就足以使他倾心于她了。但她另有使他动心的地方。娜塔丽-杰斯特罗跟她有名望的叔父讲起话来态度自然,就好象他们两个在智力上没有什么差异似的。她学识的广博使拜伦自惭形秽,然而她没有一点点书腐气。根据他过去的经验,年轻姑娘都是轻骨头、傻瓜蛋,经不起微微一笑和几句恭维话。在大学里,后来在佛

    罗伦萨也一样,她们都对他很溺爱。拜伦有点儿象阿童尼山1,懒散而没有热烈的爱情。他跟华伦不一样,有点受他父亲的影响,生活上比较严肃。他认为娜塔丽又聪明又可爱,是一块光芒不外露的美玉,被弃置在山野,不受人注意。至于她对他冷淡,他认为是正常现象。他一点不想消除这现象。

    他干了一些他从来不曾干过的事儿。他偷了她的一块浅蓝色小手绢,晚上坐在镇上的旅馆房间里拿着它拚命地闻。有一次他把她留在桌上的半块饼吃了,因为饼上印着她的齿痕。后来她找不到那半块饼,他却面不改色地撒着谎。整个说来他的举止有点失常。但娜塔丽-杰斯特罗似乎一点没觉察到。拜伦有一层深不可测的硬壳,从孩提时就已长成,保护他不让他苛刻的父亲看出他的懒惰和极差的学业成绩。

    1希腊神话里的美男子,爱打猎而不爱女人。

    他们经常聊天,当然啦,有时候也一起乘车出去在深山里野餐,她几杯酒下肚,就会稍稍对他热情一些,态度有点象姐姐对待弟弟,不久他就打听出她爱情故事中的一些重要事实。她曾在巴黎大学研究社会学,斯鲁特是杰斯特罗的学生,教授写信向他介绍了娜塔丽。他们之间爆发了爱情,后来娜塔丽在盛怒之下离开了巴黎,跟她父母在佛罗里达住了一阵。随后她又回到欧洲,在她叔父手下工作。据拜伦猜测,她来欧洲也是为了离斯鲁特近一点,作另一次尝试。斯鲁特这时已接到调任华沙的命令,娜塔丽正计划在七月间到华沙去看他,因为那时候杰斯特罗也要到希腊的岛上去避暑。

    有一次他们一起出去野餐,拜伦把酒瓶里最后几滴酒倒在她杯子里的时候,大着胆子直截了当地刺探她一下。“娜塔丽,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她坐在一条毯子上,把两腿裹在格子花裙子里,眺望着山谷那边棕色的冬天葡萄园。她把头一歪,露出调皮的询问神气,答道:“哦,工作就是工作。怎么啦?”

    “我好象觉得你是在这儿浪费时间。”

    “嗯,我来告诉你,拜伦。你在恋爱的时候,就会做出奇怪的事来。”他的反应很冷淡,脸上毫无表情。她接下去说:“这是一个方面。此外,坦白地说,我觉得埃伦相当了不起。你说呢?尽管他老想出一些非常奇怪的念头,也非常喜欢自我陶醉,还有种种诸如此类的毛病,不过这本关于君士坦丁的书的确写得很好。我父亲是个慈爱、聪明、善良的人,但他只是个会堂负责人,也是个运动衣制造商。埃伦是个著名作家,也是我叔父。我揣摩自己很沾他的光。那有什么不对呢?当然,我也喜欢替他打字,从新写的原稿里看他的头脑怎样工作。那是卓越的头脑,他的风格也值得赞美。”她又带着询问神气看了他一眼。“那么你干吗要做这工作呢,我倒真是不太明白。”

    “我吗?”拜伦说。“我身上没有钱了。”

    早在三月里,杰斯特罗接受一家美国杂志约稿,准备为即将举行的赛马写一篇特稿。这样他必须放弃去希腊旅行的计划,因为赛马是在七月和八月举行。可是这笔稿费优厚得近于荒谬的程度。他说,因此他舍不得拒绝。他跟娜塔丽说,她要是肯去观看赛马,代他做调查研究工作,那么他就给她一半稿费。娜塔丽立刻答应了,没想到——拜伦是这样看的——她叔父是要阻止,至少是要延迟她去华沙的旅行。杰斯特罗有一次毫不含糊地说,娜塔丽那么追斯鲁特不是有身份女子应有的举动,也不是好的策略。拜伦琢磨斯鲁特并不想跟娜塔丽结婚,也明白是为什么。对一个从事外交工作的人来说,在这样的时候娶一个犹太女子做妻子是灾难性的;虽然拜伦觉得,要是他处于斯鲁特的地位,他会为了她高高兴兴地离开外交界。

    娜塔丽当天就写信给斯鲁特,通知他说要把去华沙的日期延迟到八月赛完马以后。拜伦看着她在打字机上打出那封信,竭力不让心底里的喜悦露到脸上。他心想,她也许去得成,也许去不成!也许在这期间会爆发战争,阻止她前去。拜伦希望,希特勒如果真要进攻波兰,那么最好快点动手。

    她写完信,他就用同一架打字机给他父母写了那封难得的长信。他本来只想写一页,结果写了七页。这是好几个月内他写给他们的第一封信。他一点没想到他已在信中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坠入情网的年轻人。他还以为自己只是在描写他的工作、他的雇主,还有那个跟他一起工作的可爱姑娘。因此帕格-亨利白操了一番心,写了那么严肃的回信。拜伦接到信时,感到又是吃惊又是好笑。他根本没想到要跟娜塔丽结婚,就好象他根本没想到要改信伊斯兰教一样。他只是被爱情迷住了心窍,那个年轻女子简直可以说近在身旁,远在天边。他觉得现在只要能跟她厮守在一起,就心满意足了。他又写了封信向他父亲解释明白,可是,这封信到达华盛顿时,亨利夫妇已经启程去德国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