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惊虹一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侯陵稍一沉吟答道:“如果他肯换,叫他报个万儿,等我闲一闲,自会找他去要。”

    孙仲武又道:“万一”

    侯陵见他迟疑不语,催问道:“还有什么为难?”

    孙仲武陪笑道:“只怕对手也像弟子那天在同德楼一样,有眼不识泰山,万一竟不知‘太乙神钩’的来历,弟子又该如何?”

    侯陵接着就道:“如果他真不知道江湖上有我侯陵这—号,自然也不懂‘太乙神钩’的妙用,你就跟他动手硬夺,不就完了?”

    孙仲武尚未听懂侯老侠的话,丁四却已听出,侯老侠许孙仲武用“太乙神钩”跟人过招。当节插言道:“真个的,只听说‘太乙神钩’神妙莫测,到底招数怎么样的精奇?你老人家索性露一手,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侯陵答道:“使得。”然后又向孙仲武道:“把你的兵刃取来!”

    这孙仲武一听盖世奇侠,要跟他过招,不由得喜出望外,忙不迭应了一声,迳自出房去取他的兵刃。

    侯陵推窗一望,把“太乙神钩”收入皮套,说道:“咱们找块空旷地方玩去,别在这儿动刀舞枪,惊动闲人。”

    不到一会,孙仲武拿着那个长条形包裹过来,三人一齐出店,过了镇甸,放开脚程,侯老侠因孙仲武、丁四功夫尚浅,不过施展五成轻功,孙仲武勉强跟随,丁四可累得气喘吁吁,还是紧赶不上。

    跑出十里以外,江边一个山坡之下,四野无人,月色如水,侯老侠先自站定,孙仲武接踵而至,又等了一会,丁四才到。

    侯老侠取出“太乙神钩”提在手中,孙仲武也解开包裹,内中一把琐铁雁翎刀,捧在手中,肃然侍立。

    侯老侠道:“你是衡州杨圭白门下?”

    孙仲武躬身道:“是。”

    侯老侠点点头道:“杨圭白的一百路北斗七星刀,确有独到之处,你尽量施展吧!不必顾忌。”

    孙仲武答道:“求老前辈训诲。”

    说完,横刀当胸,左手二指,微搭刀尖,右足后退一步,把头低下,作一献刀之势,乃是武林中极为隆重的敬礼。

    侯陵辈分虽尊,也不得不赶紧还礼。

    孙仲武一撤刀,说声:“请接招。”一招“斗转参横”斜着直劈侯老侠右肩。

    侯陵视如无见,等刀锋快到,身形与左手完全不动,右手快如闪电般往上一提一转,钩弯向下去套刀锋。

    孙仲武知道这要一套上他的雁翎刀,一扭一绞,兵刃非出手不可,赶紧撤力,却不往回收,空中就势一转,一招“流星飞坠”砍向侯老侠的左足。

    侯陵道声:“好!”滑步避过。

    孙仲武早有准备,手腕一翻,刀锋向上,一招“倒贯长江”由下而上,直往侯老侠腹胸之间划来,招术凌厉险恶,确属不凡。

    侯老侠微微一笑,不封不避,起手中钩猛然往下拍击。

    孙仲武一见大惊,因为刃薄如纸,这要硬碰一下,刀锋就得缺口,赶紧一扭手腕,刀锋向左,就这一慢之间,太乙钩已经压在刀上,孙仲武只觉虎口一震,奋起全力,往上硬抬。

    侯老侠只用了六成力量,就将孙仲武的雁翎刀压住,不上不下,僵在空中,等孙仲武缓一缓气,侯老侠便轻喝道:“看仔细了!”

    说着,孙仲武陡觉刀上压力减消,但还来不及容他撤招,太乙钩又是狠命一击,雁翎刀荡开一边,大骇之下,只有急步后退。

    可煞作怪,就这霎那间,侯老佛手中的“太乙神钩”竟已变成二尺长一把鱼肠短剑,剑尖正指他的咽喉。

    孙仲武吓出一身冷汗。

    那侯陵一笑收钩,说道:“你来看!”

    原来这就是“太乙神钩”的妙用,手柄之上,另有机括,轻轻一按,七节太乙钩自动伸直。便可当剑使用,及至以剑法过招之时,又可化剑为钩,缠脱敌人兵器。这忽钩忽剑的招数,独创一格,运用之妙,真有鬼神莫测之机,因此侯老侠深为自矜,轻易不露,就这一鳞半爪,孙仲武已觉受益不浅。

    侯老侠笑道:“你该明白了吧!”

    孙仲武佩服得五体投地,笑道:“者前辈所赐,真是太厚了。”

    侯陵收起笑容,正色答道:“刚才这一招,化钩为剑,名为‘鬼见愁’,太过狠辣。我可不许你伤人,只可用来叫人就范,若是不听我的话,嘿嘿!”

    侯老侠用意尽在这“嘿嘿”两声之中。

    吓得孙仲武连称:“弟子不敢!”

    当夜回到招宝栈,孙仲武喜心翻倒,将“太乙神钩”看一看,想一想,又收起来,睡不到一会儿,又拿出来赏玩二遍。折腾了一宵,几乎没有阖眼。

    第二天一早,恭送侯老侠动身。临别之时约定,不管以钩换旗的后果如何,一月以后,孙仲武在长安安平镖局禀告经过。丁四又再三告诫孙仲武“太乙神钩”非同等闲,千万小心,不可大意,致有差失。孙仲武自然喏喏连声,从此将“太乙神钩”用皮带斜跨在左肋以下,坐卧不睡。

    这里侯老侠等一行三人三骑,出了武关,不取南行往荆紫关、淅川的大路,一迳往西,在乱山丛中,盘旋而上。天寒风劲,日色黯淡,真个“关塞萧条行路难”

    日落时分,下山沿洛水到庐氏荒僻小县,兴隆客店,更是简陋,说不得只好勉强住下,但盼诸葛玉堂早早赶到,便好动身上伏牛山。

    不想到了半夜,丁四忽然发烧呓语。侯老侠虽有疗治内外伤的妙药,对这类症候却不适合,次日一早,叫店家延医,请来一位王大夫,外号“王一贴”这不是恭维他,是挖苦他,病人服了他的药,就要送命,再无福分服他的第二贴药。

    侯老侠一听这“王一贴”的挥号,由此而来,不觉的绉了眉,好在自己也稍知药性,且看他如何处方,再作道理。

    谁知“王一贴”别无长处“伤寒论”倒是背得滚瓜烂熟,说丁四内有食积,外染风寒,恐有变成伤寒之虞。侯大侠听他说得有理,便决定用他的方子,一贴下去,总算还好,丁四没有送命,烧也退了一些,侯陵这才放下心来。

    次日中午,诸葛玉堂乘一骏马赶到,不及叙话,先看丁四的病。细心按过了脉,对侯老侠说道:“病却无妨,只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岂不麻烦?”

    侯老侠绉眉道:“这得多少日子?”

    诸葛王堂道:“总得过了七天,方保无虞。”

    侯老侠计算日子,离冬至之期还有十三天,再待七天,还有六天,算来也还不晚,只好点点头说:“把他丢在这里,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对胡胜魁可不好说话,自然得等。可是过了七天,就真不能再等了。”

    诸葛玉堂答道:“老前辈放心,这我有把握。到期我留下药让他在这儿调养,我等参见一微上人,下山之后,再把他带回去,也就差不多了。”

    俗语说得好:“好事多磨。”艺儿的旷世福缘,自然不能这么轻易到手,故而有此一番顿挫,在这丁四养病期间,侯老侠等老少三位,旅途寂莫,无事可叙,那面孙仲武以钩换旗一重公案,后文与诸葛玉堂甚有关系,且让作者偷空约略作一交代。

    孙仲武自从侯老侠动身以后,跟着也就算清店帐,打陆路到淅川,换船循丹江南下,回到老河口。

    在老河口,陶世泉原留下两个伙计,为的等胡胜魁一到,有人可以差遣。这两个伙计,一个叫“快腿李”一个叫“胡老鸦”单恁这两个名字,就可想见,一个善于跑腿,一个没事喜欢咭咭呱呱乱说话。

    快腿李和胡老鸦两人,虽是大元镖局打杂的小伙计,但以久走江湖,也知道“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混光棍,充好汉,扬名立万,比什么都重要。大元镖局的镖旗叫人拔了,他们自觉脸上无光.因此哪儿也不去,躲在店房里,跟些脚夫和拉大车的成天赌博,输得几几乎只剩下一条裤子。这天见孙仲武回来,如获至宝,但看到仅只孙仲武一个,没见安平镖局胡掌柜,不由得心里又嘀咕起来。

    孙仲武却是满面春风,喜气洋洋,要了东偏院一明一暗的套房,洗脸喝茶已毕,抬头一看李、胡二人,朔风凛冽的天气,各穿一件肮脏不堪的破夹袄,冻得瑟瑟发抖,不由心里生气,骂道:“你们俩小子,怎么弄得这么个鬼样?”

    胡老鸦哭丧着脸说:“咱们丢这么大脸,还好意思出去啊!”快腿李接口道:“躲在店里干着急,不把人急出病来!”

    孙仲武一听这话锋,还有什么不懂的,又好笑,又好气,好在陶掌柜留下丁富裕的银两,当即从柜上取来寄放着的箱子,打开来取出一块碎银子,每人给了二两。

    孙仲武正言厉色嘱咐道:“每人去买一套干净衣服,可不许再赌钱,也别弄成那个松像。过几天我要办件成名露脸的大事,把咱们大元镖局的面子要回来,你们如果再混得像个要饭似的,给镖局子丢脸,可别怨我不客气!”

    二人一听大喜,虽不知孙仲武如何办成名露脸的大事,只看他意气飞扬,便也有了信心,喏喏连声,上街各自买了新棉袍、细白布的小褂褡,打扮得焕然一新,进出店门,也就挺胸凸肚,满不在乎的了。

    这里孙仲武叫店小二取来笔墨纸砚,提笔写道:

    世泉东翁台鉴:前奉台渝,赶奔长安敦请胡老掌柜主持讨旗之事,不想行至龙驹寨打尖时,忽遇胡老镖头手下丁四兄,蒙丁四兄指点,得识武林异人。此老非别,乃九指神偷侯老侠是也。弟蒙侯老侠大赐恩典,现有良策,谅可善罢干休,讨回本局镖旗。如果不能平和了结,弟亦决意与强敌周旋到底,当可取胜。设或不幸,命丧老河口,弟为报东翁抬爱,伸张江湖正义,亦无怨言。惟此仅最坏打算,谅不致此,请陶兄宽怀可也。如弟真有不测,陶兄不必与卖艺老儿交手,可迳奔安平镖局,与丁四兄面谈一切,侯老侠必能拔相助,为弟报仇,为我大元镖局挣回面子也。再者,如陶兄公事已了,速即返回,千万,千万。余言后叙,此请。

    台安

    小弟孙仲武上

    孙仲武写完信,又看了一遍才封好。叫进快腿李来,给了五两银子盘川,命他星夜赶奔钟祥,找着陶掌柜,讨了回信,立即回来。

    胡老鸦也有差使,孙仲武命他四下打听卖艺的父女,到底住在何处,有了确实信息,回来报告,可不准胡乱惹事。

    孙仲武自己步门不出,关起房门,细心琢磨侯老侠教他的那一招“鬼见愁”以及化剑为钩,缠脱对手兵刀之法。这天正在屋里比划,胡老鸦推门进来,正好孙仲武右手往后一扬,手扣卡簧,太乙钩甩出刀锋,差点刺到胡老鸦脸上。

    胡老鸦把脸都吓白了,一缩脑袋,咋舌道:“乖、乖、好家伙。怪道二爷你满口不在乎,那来这么件邪魔外道的怪兵刃!”

    孙仲武喝道:“少胡说!什么‘邪魔外道’?”

    这胡老鸦可真不懂眼色,又凑上去问道:“二爷,你安心要跟那妞儿打啊?”

    孙仲武道:“不打又怎么样?”

    胡老鸦笑道:“以我可舍不得,大家都夸那妞儿长得俊,再说,二爷你还摸了人家一把呢,可真过瘾啊!”话未说完,孙仲武一巴掌把胡老鸦打了一个跟头,骂道:“你这小于敢是讨打?胡言乱语,可恨极了。”

    胡老鸦从来没见孙仲武发过这么大的脾气,摸摸脑袋,哭丧着脸退了出去。孙仲武犹自余恨不歇,过后想想,为什么大发脾气,自己都有些莫名其妙。

    转眼到了第十天,这时快腿李已从钟祥赶回,说陶掌柜的看了信非常高兴,那边事情一了,马上赶回来,要孙仲武千万谨慎应付,总以圆了面子,彼此不伤和气为上策。

    有了掌柜这番交代,孙仲武觉得事情好办得多,就是让镖局子稍稍受些委屈,将来陶世泉也不好怎么说闲话。

    从吃了早饭,孙仲武就派出胡、李二人,轮番去打听,等卖艺父女拉开场子,立即便来回报。直到午后,胡老鸦喘着大气跑回来说:“可真不得了,人山人海,简直挤都挤不动。”

    孙仲武心里万分紧张,跃跃欲试,但表面上装得安闲自在,叫店里备下一匹高头大马,自己换了一件枣儿红摹本缎的皮袍,玄色马褂,将“太乙神钩”藏在皮袍里面,头戴一顶三块瓦的獭皮帽,脚下缎鞋绫绒,这一打扮出来,胡老鸦喷喷赞道:“唷,唷,孙二爷,京里王公大臣家的少爷,都叫你盖过去了。”

    孙仲武微微一笑,出了店门,认镫上马,缓缓行去。快腿李、胡老鸦一前一后簇拥着,就像听差伺候大家少爷出门一样。

    不一会到了那卖艺的地方,真是人山人海,各种卖吃食、卖杂货的,也都像赶集似的,围在一起,因为听说大元镖局来讨镖旗,必有一场厮杀,再听说少年镖客要与漂亮妞儿比试,更得赶这场热闹。

    这些观众之中,认得孙仲武的自然不少,一看他跨马而来,风采不俗,不由得鼓起掌来,先声夺人,孙仲武甚觉得意,在马上连连抱拳扬手,作为答礼。

    片刻间,已来至场子边,下马进内一看,只见场中插一面三角形的旗,蓝缎红缚,当中用金线绣出一只金丝猿,猿掌捧一寿桃,桃子中间黑丝线绣出一个“陶”字,正是大元镖局的镖旗。

    这时卖艺的父女俩正在对练一套掌法,一见孙仲武,立即收势站住,姑娘退到一旁,老者抱拳微笑道:“足下倒是信人,陶掌柜怎么未见驾临?”

    孙仲武回礼答道:“敝东官差在身,不能亲自前来领教,再说些许小事,不才我来料理,也就够了。”

    老者一听,脸上微微变色,姑娘原本搭拉着眼皮,不愿看他,这时也瞪了他一眼。说真的,孙仲武也实在太藐视别人了。

    老者似乎涵养甚深,稍一停顿,便哈哈一阵笑。笑过一阵,指着孙仲武对观众道:“列位客官,看这位镖头,真是风流子弟模样。不过,谁家没有少妇小女,要都像这位镖头那样,风俗可就大坏了。”

    孙仲武一听这话不妙,这老头不但语带讥嘲,而且挑拨是非,如果观众受了他的鼓动,对自己可大大的不利。因而赶紧接口道:“这位老侠,可真是血门喷人.动手过招,难免伤犯,这本是武林中不足这奇之事。若说姑娘果是千金贵体。原该养在深闺,不当抛头露面。”

    观众,一听这话,针锋相对,齐声叫好,姑娘却又似嗔非嗔地瞄了孙仲武一眼,有那促狭的看得有趣,撮口吹起一声口啸,顿时笑声四起。

    这一下,不要说姑娘脸上挂不住,老者也不免悻悻,高声说道:“足下好张利口,这不是来陪礼,是来打架的了?”

    孙仲武道:“我此来一不是陪礼,二不是打架。”

    老者接着问道:“然则你来则甚?”

    孙仲武手一指道:“我来要我南郑大元镖局的镖旗。”

    老者夷然一屑的说:“恐怕不那么容易吧!”

    孙仲武道:“不那么容易也在意料之中,你且划下道来,再说我的。”

    这时观众又鼓噪着叫道:“让这镖头跟姑娘比划比划,看看谁行!”

    老者作了一个罗圈揖,笑道:“果然老朽我手下不行,自然要让小女接着来。”

    观众又纷纷叫道:“那么就快动手!”

    孙仲武扬手高声道:“慢来,慢来,我先让这位老侠看样东西,再来动手也不迟!”

    这一下卖艺的父女连上千观众,都不知道孙仲武要出什么花样,一齐眼睁睁盯着他身上。

    孙仲武慢条斯理的解开衣钮,伸手掏出“太乙神钩”高擎手中问老者道:“可识它的主人?”

    这老者一看之下,面现惊愕之色,用手背试了一下眼睛,上前两步,急急问道:“足下从何处得此利器?”

    孙仲武微笑道:“自然有人。”

    老者紧接着追问道:“何人?”

    孙仲武稍一沉吟,又问道:“老侠识得它的主人?”

    老者把花白的脑袋,重重点了两下,孙仲武使用食指微激一钩,做了个“九”字的手势。

    这老者立刻把脸上的颜色放和蔼了,高声笑道:“这真是笑活,大水冲倒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说着抱拳四处打恭说道:“有劳各位,这场热闹看不成了。各位请回吧!”

    观众一看这情形,怏快而散,有些人嘴里叽哩咕噜地骂着。老者说了声:“老弟慢走!”便忙忙的跟他女儿去收拾家伙,把个孙仲武倒一时弄得不知该干什么才好。

    那胡老鸦跟快腿李从人潮里挤到孙仲武面前,问道:“二爷成了吧?咱们把镖旗带回去。”

    孙仲武一摆手道:“现在还不行,大概是成了。你们先带马回去,等我回去再说。”

    胡、李二人闻言自去,一刹时人潮散尽,老者走过来说:“老弟贵姓是孙?”

    孙仲武答道:“不敢,还没有请教老人家贵姓?”

    老者低声答道:“你听说过‘北鞭’岳胄没有?那就是我。”

    孙仲武一听“啊”一声,说道:“原来是沧州岳老侠,真是失敬了。”

    岳胄又问:“令师是哪一位?”

    孙仲武答道:“家师衡州杨。”

    岳胄笑道:“原来是圭白老兄的高足,那更不是外人了,三十年以前,我跟你师父一起走镖好几年,真是亲如手足。”说着招呼姑娘道:“那是我小女婉贞。婉儿,过来,叫孙二哥。”

    姑娘似乎余恨未歇,而又父命难违,走过来叫了一声:“孙二哥。”也不过只见嘴唇动了一下。

    孙仲武倒是脸上讪讪的,赶紧作了个揖,陪笑道:“那天冒犯姑娘,我这儿陪礼。”

    姑娘鼻翅儿一掀,似乎哼了一声,转过身去不理他。

    岳胄笑道:“这孩子!”

    姑娘垂着眼,放大声音道:“该走了吧!”

    孙仲武抬眼一看,空场上停着一转大车,一个大汉正在把刀枪什物连同大元镖局的镖旗搬上车去,都快停当了。

    岳胄说道:“请!”先自上了车,随后姑娘和孙仲武也都上车,大汉跨辕驾着走了。

    在辘辘车声中,孙仲武心里也是七上八上。他本意以钩换旗能够办到最好,否则就拼一阵,好歹也见个真章,万没有想到这样拖泥带水的结果。

    再又想到“北鞭”岳胄与“南鞭”张月如齐名,曾听师父提过一次,说他家道富有,在家纳福,久已不问外事,何以父女俩抛头露面,在外卖艺?即使家道中落,就是开场授徒,也比走江湖强得多,这也是怪事。

    最后就想到婉贞姑娘,不免抬眼偷看。哪知姑娘也正在谕觑他,目光碰个正着,姑娘赶忙低下头去;孙仲武见她眉宇间隐含怨楚,而且腰肢、胸前、眉边、鬃角,看来都不似未出阁的闺女,那么她的夫家又在何处?

    正在胡思乱想,猛觉身子一歪,大车已停在一株大松树下。岳胄指着竹篱内,一所小小瓦房说:“请下来吧,这是借住朋友的一所房子。”

    进门以后。姑娘自往内室,岳胄陪孙仲武说话,先叙些旧话,慢慢提到正题。孙仲武把龙驹寨幸遇侯陵的经过,原原本木细说一遍,岳胄听得非常仔细。

    等孙仲武说完,岳胄说道:“镖旗之事,老弟不必再摆在心上,好歹我总叫老弟有面子就是。桉说,以侯老侠帅名声,只要一提,我岳胄能真个留下侯老侠的兵刃不成?不过,我可是有件大事,非侯老陵帮忙不可,所以改天等令东陶掌柜的回来,我亲自把镖旗送去,那时请老弟将‘太乙神钩’暂时给我。我说句话,老弟别动气,似此利器。老弟带在身上,干太重,还不如由我保管,一月之后,我亲自到长安安平镖局,送还侯老侠。老弟看,可使得使不得?”

    这番话在情理上都十分站得住,孙仲武自然无话可说。不过说他保管“太乙神钩”干系甚重,似隐然说他功夫尚浅,身怀利器,难保不为人所力夺,这却有些轻视,因而微带不悦。

    孙仲武哪知道,武林之中以兵刃为信物,事非等闲,授受之间,非友即敌,岳胄今天卖了侯老侠的帐,将来亲自送还兵刃,侯老侠自然也要卖岳胄的帐,这一来岳胄若有所求,说话就方便得多。

    正事业已说妥,岳胄说声:“请宽坐。”自到内室去转了一转,不一会姑娘出来安排桌椅,搬上酒肴,也不避客,朝一处坐了。孙仲武心知道必是岳胄已向姑娘说明经过,岳胄无意间得有结交侯老侠的机会,对他父女要办之事,大有益处,故而姑娘亦自消了怒气,对他另眼相看了。

    饭罢又说了些闲话,孙仲武告辞回店。隔了两天,陶世泉打钟祥回到老河口“北鞭”岳胄,叫了一班吹鼓手,吹吹打打,把那面“金猿献寿桃”的镖旗,送到客店,一挂三丈余长的百子鞭炮,足足放了顿饭时分,引得路人,齐集围观。

    陶世泉带着孙仲武、胡老鸦、快腿李、还有其他镖局里的人,满面笑容,迎在门口,把“北鞭”岳胄接了进去,盛宴款待。也有老河口与大元镖局有往来的商号,备了表礼,前来道贺,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第二天陶世泉又去回拜岳胄,彼此谈得极为投机。当下约好,一月之后在长安安平镖局,再作聚会,因陶世泉亦要去拜谢“九指神偷”侯老侠,顺便探望盟兄胡胜魁,一举数得。

    陶世泉因这趟岳胄对大元镖局,捧足面子,江湖上传言出去,大元镖局的名声越发响亮,而得以结交成名的大侠,那是快事,饮水思源,自然把侯老侠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不过,这一切都打孙仲武身上而来,论功行赏,又把孙仲武擢升为副总镖头。孙仲武回想十天以前在龙驹寨穷途末路的凄惨之状,真如梦境一般,更其想到婉贞姑娘那副容颜体态,益觉心醉,以致后文生出多少事故,暂且搁下,容作者先腾出工夫送艺儿到一微人座下。

    在庐氏县兴隆客栈,丁四的病情,经圣手神医诸葛玉堂悉心凋治,不过三天工夫,就已脱离险境,到第六天上,饮食已经如常,只是大病之后,身体虚弱,不耐长途跋涉。诸葛玉堂便即留下两张调理的方子,嘱丁四按时服药调养,又关照了饮食起居,应该当心的细节,给他留下三十两银子,在兴隆客栈,安心养病。

    隔一天一早,侯老侠等老小三人,起程往伏牛山而去。艺儿这回与他爷爷共乘一匹骏马,他已从侯爷爷那里学得骑乘之法,这时控御自如,十分高兴。

    一路马不停蹄,盘旋而上,途中景色,因为地势高寒,十分苍凉,也都未观赏。中午找一避风之处,取出干粮,饱餐一顿,继续上路。

    走不到一个时辰,艺儿忽觉脸上一点冰凉,伸手一摸,叫道:“爷爷,下雪了!”

    果然,灰暗的天空,稀稀疏疏,飘起雪珠。诸葛玉堂,双褪微微一夹,那匹白马,冲到前面,与侯老侠的健骡,并辔而行。

    诸葛玉堂在马上欠身道:“老前辈,看。”说着,将手一指。

    侯老侠也绉眉道:“可不是!咱们得加紧一点了。我知道十里外有座破庙,只有那里可以安顿一夜。”

    诸葛玉堂道:“老前辈说得是。”

    侯老侠一抖丝缰,坐下乌云盖雪泼刺刺放开了蹄往前驰奔,诸葛玉堂的白马紧随在后。但是还有一匹驮行李的骡子,却远落在后面。

    这匹菊花青的骡子,脚程原本稍差,兼已驮负过重,所以落后也自难怪。诸葛玉堂深怕后跟不上,迷了路途,只好招呼侯老侠,放缓脚程,暂且等待。

    侯老侠绉眉道:“这可是个累赘!”

    诸葛玉堂道:“老前辈请暂停,我来使个手法。”

    说着,已自跳下马来,拉住那头菊花青,先把行李卸下来,暗运劲气,替骡子全身上下,按摩了一遍。

    这时掌片大的雪花,满空飞舞,越来越密,艺儿却是精神抖擞,在马上腰肝挺得笔直,恨不得放开辔头,大驰一阵。

    忽然,艺儿高叫道:“侯爷爷,看这天气,却是讨厌!”

    侯老侠回头一看,一头大狼,已悄悄掩至,暗红色的眼睛之中,透露贪残凶光。这时侯老侠所骑那头骡子,亦已看见狼影,吓得往后连退。

    侯老侠身法极快,左手勒住丝缰,右手发掌摇击,激起满地薄薄的雪花和呢土,那头大狼惨叫一声,已自丧在侯老的掌风之下。

    艺儿不识是狼,问道:“侯爷爷,这是什么东西?”

    侯老侠顾不得说话,先四下仔细看望一遍,见并无别的狼群,才放下心来。

    这时诸葛玉堂已将行李照样捆好在骡背上,那头菊花青,经诸葛大侠一番按摩,四蹄腾踔,显得精神十足。诸葛玉堂在骡子股骨上拍了一掌,便放开四蹄,如离弦之箭般往前跑去。

    这里诸葛玉堂也上了马背,从艺儿手中接过缰绳,左手揽紧孩子,右手一抖,但见茫茫雪影之中,两骡一马,冲寒破风,疾驰如飞。

    这十里路乃是山道,跑了一个多时辰方到。那座破庙名唤“天王寺”山门倾颓,一块破匾摇摇欲坠,侯老侠领先直到殿前下了骡子,诸葛玉堂和艺儿跟着下马,将牲口拉进大殿。

    这大殿已塌坍了一半,未塌的那一半,也是到处漏洞,朔风挟着雪花,四处乱舞,勉强找到神龛后面,暂且安顿。

    侯老侯和诸葛玉堂都有一身极高的内功,就是雪地一夜,也不怕什么,只是艺儿已冻得鼻子通红,那三匹牲口,也是不住扬蹄嘶叫,似敌不过这寒冷天气。

    侯老侠一看,赶紧对诸葛玉堂说道:“你快取箱子替艺儿添衣服,我来生火。”

    说着,走了过去,从廊下往东,进一月洞门,原是偏殿,现在四柱落地,已只剩下一个空壳落,幸得上面还剩下许多椽子桁条,侯老侠为求快捷,出手一推柱子,哗啦啦一声,屋架子倒了下来,随手捡了一捆桁条回来。

    这时诸葛玉堂已用掌风扫出一片干净地来,铺下马褥子,艺儿穿得暖暖的在上面坐着。侯陵放下木柴,取出火种生起一堆熊熊之火,更寻来一口旧铁锅,擦洗干净,就地取了干净白雪装满铁锅,然后找几枝旧铁条,把铁锅在火上架了起来。

    老于行旅之人,第一先照料牲口,荒山破庙,草料无处可觅,幸亏干粮备得充足,诸葛大侠取出一大包锅块,两手一拿一搓,皆成粉末,用温水调好,喂给骡马。诸事舒齐,才与侯老侠在马褥子上坐了下来。

    这时艺儿让火一烤,手足早已回暖,也站起来帮着爷爷干活。马褥子上摆起锅块、肉脯,还有老姑太太特制的酱菜之类,艺儿尽情吃了一饱。侯老侠和诸葛玉堂,各有一个大酒葫芦,在这乾坤不夜,天地无的绝岭破庙,依然豪兴不减,开怀畅饮。

    侯老侠饮了一大口酒,夹一块肉脯在手里,笑道:“照姑太太的意思,恨不得把锅灶床铺,给艺儿一起搬来,早听了她的话,这时修倒正用上了。”

    诸葛玉堂大笑道;“老前辈真是一飘饮、一箪食、不改其乐。”

    侯老侠七八十年来,走遍天涯,似这等情景,却还初次遭遇,颇觉这番野趣,别具风味。加之诸葛玉堂气味相投,艺儿依偎怀中,因而兴致愈好,趁着酒意,向满山积雪,撮口长啸。

    这声长啸,在诸葛玉堂真是闻所未闻。艺儿更不用说得。初时如松风细细,流水淙淙,忽然拔起一声苍凉激越之音,不知是龙吟虎啸,还是鹤唳猿蹄,令人精神一振。再一转,如笙簧合奏,百音齐出,恍如楼阁春风,看花饮酒,令人心临神怡。

    长啸已毕,侯老侠转回身来。诸葛玉堂笑道:“老前辈尽吐肮脏之气了!请再饮此杯,浇一浇胸中块垒。”

    侯老侠接过酒来,一饮而尽,拍拍那颗花白脑袋道:“大好头颅,不知卖与谁家?”

    诸葛玉堂微觉黯然,深悔不骇勾起侯老侠的牢骚,便赶忙找些闲话,扯了过去。

    渐渐的艺儿已经睡熟,侯老侠道:“时候不早,也该歇了。我们分班看守吧,我上半夜,你下半夜,可使得?”

    诸葛玉堂答道:“听恁老前辈吩咐。”

    于是,诸葛玉堂收清什物,就在马褥子般腿坐下,阉眼调息。

    过了不知多少时候,忽觉耳闻有异,睁眼一看,侯老侠已不在跟前,侧耳静听,四周不断传来哜叫之声,凄厉无比。正待站起身来,看个究竟,殿屋之上已飘下来一条身影,正是侯老侠。

    侯老侠微绉双眉说道:“我刚才这一啸,惹了麻烦,把狼给招来了。”

    诸葛玉堂问道:“可有多少?”

    侯老侠道:“上去一望便知。”

    诸葛玉堂再不多话,一拧身轻飘飘落在屋上,四下一看,茫茫雪地之中,一业业的灰黑影子,约莫估量一下,不下三五十条狼之多。

    诸葛玉堂跳下屋来,向侯老侠问计道:“老前辈看此事应如何料理?”

    侯老侠道:“狼群太多,咱们俩合手出击,怕一个照顾不到,窜进一条来,艺儿和这一马两骡,岂不可虑!”

    诸葛玉堂道:“正是有这些累赘,否则怕它何来?”

    侯老侠道:“为今之计,你我只有各行其是,你在里,我在外,”说着四面看了一下又说:“这大殿之上,四大皆空,难以防守,不如搬到东偏殿去。”

    诸葛玉堂道:“老前辈的计议甚是。”

    说着,先解开拴着的骡马,一起赶到东偏殿,随后候老侠,连马褥子裹着艺儿,抱了进来。幸喜此时雪已停住,就把艺儿放在积雪之上,下面垫着马褥子,上面盖了毯子衣服,勉强,撑得一时半刻,谅寒气还不致冻坏了孩子。

    那东偏殿共有两个出口,诸葛玉堂为求稳妥起见,拆下大殿上两扇破门,分别挡住,再与侯老侠奋起神力,把大殿天井里和神龛之前的两个大香炉,搬了进来,抵住门板。

    这时候老侠已跳出墙去,诸葛大侠则在墙头,不停游走,防范狼群窜入。

    侯老侠出庙之时,手里原擎着一根木柴,火苗窜起老高,狼群一见纷纷避开,追东到西,追西到东,反使侯老侠疲于奔命,这才觉悟,翻然变计,把木柴丢在雪里踩灭,施展踏雪无痕的绝顶轻功,往狼群聚集之处,疾如闪电般扑倒,手中掌风,跟着发出。

    侯老侠练有两种掌法,一名“参差浪”乃是阴柔的功夫,伤人初不甚重,如果敌人识得厉害,束手言和便罢。否则掌风一阵重似一阵,恰如浪潮起伏,故名“参差浪”

    另一种掌法名为“天鼓挝”出手暴震如雷,阳刚之威,武林罕有其匹。但这“天鼓挝”掌法,也有缺失之处,一发之后,玉石俱焚,难免伤及无辜,故而侯老侠平日收起不用。这一夜遭逢贪残凶狠的狼群,恰好一试身手,但见掌风到处,霹雳声起,加上狼群惨叫,鲜血与白雪齐飞,声势端的惊人。

    侯老侠心想,只要如此三五掌,大股狼群,都可残灭,余下少数便容易收拾。不想狼性最贪,后继的援援而至,看到同伴尸体,莫不当作珍馐美味,争着抢食,以致侯老侠的盘算,完全落空。

    这里诸葛大侠不断在墙头巡逻,凡有侯老侠掌下逃生的野狼贴近,都吃诸葛大侠用“太极阴阳堂”反挥止打,头破血流,不一会四周墙脚,已累累然皆狼尸。

    诸葛玉堂心想,这样下去,何时方是了局?正在暗暗着急,听艺儿叫道:“爷爷!”

    诸葛玉堂大吃一惊,以为有狼窜入墙内,赶紧回身一看,依然好端端的,这才放心。

    诸葛玉堂跳下来走到艺儿面前问道:“你冷不冷?”

    艺儿回道:“有一点。”

    诸葛玉堂心想,这狼群看来一时杀不完,把艺儿老摆在雪地里,万一寒气侵入肺腑,却非儿戏,有心把艺儿背在身上,又怕累赘,反而不好。这片刻间,把个足智多谋的诸葛大侠倒难住了。

    想了片刻,诸葛大侠想起一个主意,觉得可以一试,便问艺儿道:“爷爷把你一个人,摆在一处高的地方,你怕不怕?”

    艺儿摇摇头道:“艺儿不怕。”

    诸葛玉堂便将艺儿连铺盖一齐抱起,跳出墙头,到大殿之上,看好位置,左足一顿,右手一长,手已搭住大殿正梁。这才将艺儿跨坐梁上,用丝绦捆住身子,四周围好,嘱咐艺儿道:“紧紧抱住梁柱,千万不可乱动。”

    艺儿应喏,诸葛玉堂跳下地来一看,正梁离地三丈有余,即有狼群窜入,也跳不上去,既避风,又稳妥,实是安顿艺儿的好去处。

    这一来,外面的狼群可就大遭其殃,诸葛玉堂走至侯老侠跟前一说经过,侯老侠笑道:“难为你怎么想来?”

    当下诸葛玉堂与侯老侠略一计议,分站两边,出手合击。这狼群原本东逃西窜,侯老侠一个人照顾不了,现在添了诸葛大侠,声东击西,狼群可就难逃活命。

    片刻间狼尸纵横满地,鲜血染红白雪,大好干净之地,弄得惨惨不堪。侯老侠和诸葛玉堂也都有些累了,因为与人动手过招,一掌便可见高低,像这样硬砍乱杀,掌掌见血,消耗内功,亦自可观,诸葛大侠心直惦念庙内的孩子和一马两骡,不愿耗时太久,便向侯老侠道:“老前辈,咱们想办法把这些余孽驱逐了算了!”

    侯老侠道:“好啊,咱们换个方法,用掌风来逼退这些东西。”

    诸葛玉堂闻言遂即退后数步,与侯大侠相隔数丈,两人脸都朝外,相继用双掌平推,一阵疾风过处,狼群果然后退。

    侯老侠口喝一声:“撵!”便以驱鸡赶狗般,往前追去。

    诸葛大侠如法施为,越赶越快,追出半里把路,狼群四散逃逸,又等了片刻,不见狼群回来,知已大功告成,才相继回庙。归途中偶遇只把落单的狼,只随手一挥,亦已了帐。

    回到大殿,诸葛玉堂仰首一望,心中一震,赶紧一拧身飞至梁上,定睛一看,心胆俱裂,只见丝绦解开,马褥子胡乱搭在梁上,艺儿却已不知去向。

    侯老侠仿佛觉得情况有异,便问道:“艺儿睡熟了么?”

    诸葛玉堂飘身落地,颤声说道:“艺儿他,他怕是让狼给卸走了。”

    侯老侠一听,大惊失色,说道:“有这等事?让我来看!”

    语声甫毕,身形不动,一式“立地飞升”身形如箭一般窜至梁上,稍一注视,便回身落下。

    侯老侠笑道:“老弟台,你是急糊涂了。那有个狼来衔孩子,还这么斯文,把绦子都先解了开来?不信你先看看地上,有无血迹?”

    诸葛玉堂一听这话不错,不觉失笑,枉称足智多谋,连这些浅近道理都看不透,此真所谓:“事不关心,关心则乱!”

    然则艺儿既非为狼卸去,到底在何处呢?侯老侠道:“你且莫慌,定一定神,看看四周可有什么异处再说。”

    就这时闻得东偏殿唏聿聿一声马嘶,又是蹄子乱踢的声音。诸葛玉堂正要去看个究竟,忽听侯老侠笑着骂道:“原来是这个畜牲!”

    诸葛玉堂回身一看,见侯老侠手拿一段黄精,不由诧异道:“这是典精,怎会在此处发现?”

    侯老侠笑道:“且上东偏殿看看。”

    正说着,东偏殿墙上有人喊道:“爷爷,我在这里。”说话的人正是艺儿。

    诸葛玉堂又惊又喜,只见墙头上跳下一只大白猿,艺儿两手围住白猿的脖子,伏在它背上。

    这白猿先一蹲身让艺儿走了地来,然后围着侯老侠吱吱乱叫。诸葛玉堂方在不解所谓,侯老侠已自指着白猿笑骂道:“你这东西,淘气得可恨,还不来见过诸葛大侠!”

    白猿闻言,乖觉之至,转过身来,双腿一蹲,学人做了一个请安的姿势,惹得艺儿哈哈大笑。

    诸葛玉堂见这情形,已知是一微上人座下的灵兽。但不知荒山深夜,何以到了此处。

    原来艺儿正坐在梁上,但听四处狼叫,心中也觉有些害怕,忽然看见雪地里一对小小红灯笼似的,越来越近,到殿上光线较黑之处才大约看清,是一只浑身白毛的怪兽。

    那怪兽吱吱乱叫一阵以后,竟自沿在柱子猱升上来。艺儿又好奇,又害怕,心知爷爷在远处宰狼,喊也无用,便定睛看着,那怪兽到底要干什么?

    不一会怪兽从梁上爬过来,这才看清是只大猿猴。艺儿听姑婆婆说过,猿猴最喜欢戏弄人,便在梁上摸了块碎瓦片在手里,心说:“哼哼,你要敢惹我,我就兜头砍你一瓦片!”

    谁知那白猿爬至艺儿面前,毛茸茸的手掌,送过来一个似地瓜般的东西,艺儿不知何用,但觉香味甚好,似是食物。

    果然,白猿左掌托着东西,右掌不住在嘴边拍着,意思是要他吃下去。艺儿看它并无恶意,又觉这头朱睛白毛的大猿猴,十分好玩,便伸手来接它的食物,不想一失手掉落在地上。

    艺儿心里怪可惜的,不住望着地下。那白猿伸过毛手来拍拍他的背,张牙舞爪做了一遍手势,艺儿弄了好半天才懂它的意思,意指远处多的是,吃不了。

    艺儿陡地想起,听侯爷爷说过,老和尚那里有一只灵猿能懂人话,莫非就是这只大白猿?

    因此,艺儿便问道:“你可就是我师父老和尚叫你来的?”

    白猿连连点头,嘻嘻的笑着。艺儿惊喜交集,不由得说道:“我现在不能跟你去,我要等爷爷。”

    白猿又点头,似乎懂艺儿的话,同时伸出双掌来替艺儿解丝绦。艺儿因知是老和尚的灵猿,便自由它行动。

    那白猿解开丝绦,把艺儿抱着,也不跳下地来,就在梁柱之间,窜来窜去,跳到东偏院墙头。只见墙外有两三只狼,不住作势上扑,因墙太高,跳到了半,便掉落在地上。

    白猿蹲在墙头,看了半天,忽然兔起鸡落,身子一长一伏,手中已发出一块瓦片,打得一头狼惨叫一声,拨头便跑,这白猿却嘻嘻的笑了起来。

    艺儿看得有趣,也捡了几块瓦打去。一霎时,把几头狼都打跑了,白猿这才跳下地来,又毛手毛脚去逗弄那一马两骡,惹得三头牲口,不住扬蹄乱踢。

    这时,侯老侠和诸葛玉堂已自进殿,侯老侠从地上捡起一段黄精,看到上面粘着数根白猿毛,便知其中缘故。这诸葛玉堂一听艺儿和侯老侠说明经过,心下方始明白。

    诸葛玉堂笑道:“这头灵猿,不知该如何称呼?”

    侯老侠道:“你管叫它老白就是了。”

    诸葛玉堂便向白猿道:“老白,将来我这小孙儿,可得托你多多照应他呢!”

    老白听罢,连连点头,一跃过去,又把艺儿抱了起来。

    侯老又道:“这老白还有个诨名,叫”

    一语未了,老白已放下艺儿,纵过来拉着侯老侠,推来搡去,诸葛玉堂正在不解所谓,侯老侠又道:“它不准我说它那个丢脸的诨名呢!”

    原来这白猿原是夫妇一对,自一微上人定驾伏牛山后。一日见此一对白猿为千年毒蟒内丹所伤,便救回石洞,加以疗治,这对白猿为一微上人佛力所感化,皈依座下。老白是公的,母猿则如人间悍妇一般,居常日子,四处撵着老白责打,一微上人便戏唤老白为“怕老婆”现在母猿已经去世,老白这“怕老婆”的诨名却是叫开了。大概灵猿也如世间男子汉,都以懔内为不体面之事,所以一见侯老侠要揭它的短处,便不依不饶的,如小孩子儿一般。

    这时远处一轮红日,已隐隐有出海之势。侯老侠和诸葛大侠,虽经过这一夜劳累,但有这片刻的休息,精力便已复原。艺儿更因这一夜所经,都是新奇之事,精神一提,也无倦意。当下重新添薪生火,煮开一锅雪水,饱餐已毕,收拾行装.准备动身。

    这是到一微上人洞府,最后一程。诸葛大侠祖孙,倍觉兴奋,雪后天寒,都自不觉,侯老侠和诸葛大侠各自上了坐骑,艺儿却由老白背负着,在漫山遍岭的白雪中飞驰。

    诸葛玉堂原是饱学之士,见这光景,勾起雅人清兴,在马背上与侯老侠笑道:“古人骑驴踏雪寻梅,称为雅人深致。似咱们这等境地,却是千古所未有呢!”

    侯老侠感叹道:“这也是人生遇合之奇,当初我与一微上人化敌为友,订为生死之交,已是奇事,但比艺儿与一微上人,四世因果,将来难免有一场人伦剧变出现,又是奇中之奇了。”

    诸葛玉堂大惊道:“怎么说是将来有‘人伦剧变’?”

    侯老侠微喟一声道:“注定如此,也是无可奈何!”

    诸葛玉堂心下不能释怀,便又紧迫问道:“老前辈可否略为指点,看看可有趋避之法?”

    侯老侠沉吟半晌道:“要说趋避,谈何容易,你我皆无能为力。好在对艺儿的结局,只有好处,并无妨害,其中详细缘由,我亦说不上来。总之,一切皆是命,万般不由人,你就置之度外也罢!”

    诸葛玉堂心知天机不可泄漏,好在听说对艺儿并无妨害也就暂时放心了。

    正午时分,已行了将近三十里,转过一道山口,侯老侠一催脚程,迳往一条小径前行,越走越窄,两旁削壁,挡得日色全无,竟似行在黑胡同中。(潇湘子提供图档,xie_hong111ocr)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