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惊虹一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祈焕艺因听诸葛湘青点破鹤年子的用心,故而胸有竹,答道:“不敢,不敢。道兄此举,想必定有深意,尚乞详告,以开茅塞。”

    鹤年子微一沉吟,说道:“目前尚难奉告,所可告慰于足下的是,足下仇人姓名,贫道以武当掌门身份,一力担承,定当打探明白,玉阳无状,但既已应允足下,自不能以戏言视之,而今武当失信于天下,重阳之日,期足下于此,必使足下如愿以偿。”

    祈焕艺一听这话,肃然起敬,名门大派,处世行事,确有异于流俗之处,当下站起身来,堆金山,倒玉柱,拜下地去,满怀感激的说道:“若使祈焕艺大仇得报,先父在九泉之下,得以瞑目,此恩此德,皆出武当所赐,容我先行拜谢。”

    鹤年子赶紧避开,一把扶起祈焕艺说道:“无量寿佛,足下何故行此大礼?请起来说话。”

    祈焕艺又欢喜,又悲伤,竟而泣钉欲涕。

    鹤年子又说道:“不过有一事先与足下说明,为了遮人耳目,这把青霜剑却须暂由敝处保管,重阳之日,一并奉还,足下可放得下心?”

    这要求祈焕艺好生委决不下,因青霜剑乃是“七妙居士”依寒冰所赐,万一失落,不好交代。但看鹤年子决无坏心,且以一派掌门之尊,谅来不致图谋他的一把宝剑,遂即慨然应允。

    祈焕艺辞出演琳观,一路下山,心想报仇访亲的大事,实不容易,急也无用,既有武当派掌门人一力担承,不如耐心等到九月重阳,必可水落石出。目前且先回商山,省视诸葛两老,赶八月中秋之前回“剪云小筑”看师父有什么事嘱咐,办完以后,重回武当,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诸葛湘青对他的打算,自然赞成,一双壁人,各跨骏马,迤逦往陕境而去。

    鄂西宜昌,古之夷陵,地处大江左岸,群山环绕其东北,大江蜿蜒其西南,西当三峡之口,东控重湖之尾,为川蜀之门户,荆楚之屏障。

    因此,宜昌是有名的水路码头,蜀中货物,皆由此处转输各地。人烟辐辏,街市繁盛,十分富庶。

    城东江滨一座大酒楼,金字招牌:“迎宾楼”楼上五楹大厅,摆下百多张桌子,另有雅座临江小阁,但见点点风帆,益助酒兴。

    大厅中自朝至暮,主顾不绝,大多是过往商旅行客,虽然满面风尘,却是兴高采烈。

    因为三峡之间,高山削岸,滩峡回环,水流之中,波漩迭起,险恶万状,自川东夔府起,一百多里至宜昌西北平善坝,方始出险就夷,故而旅客舟子,都要在宜昌好好休息一两天,置酒相贺。

    在豪饮欢呼的酒客中,有一个客人甚为奇怪。

    这客人约有二十岁年纪,青袍椎髻,打扮成小道士模样,肤色微黑,极为精壮,但剑眉深锁,双唇紧闭,似乎一辈子都未曾笑过。

    这小道士每天必来,一来就坐在靠楼梯口的座头上,要一壶酒,两盘豆角腐皮之类的素肴,吃得极慢,喝一口酒,沉吟半天,没精打采,一付穷运末路的失意之态。

    酒保对这客人,甚不欢迎,每每白眼相加,小道士似乎人穷志短,从不敢因酒家慢客而发脾气。

    这天中午时分,楼梯上一阵细碎足步声,上来一个绿衣女郎,妩媚之中,隐含英气,秀目一转,凛凛生威,小道士赶紧低下头去,装作不见。

    绿衣女郎上得楼梯,俏生生站定,酒保一见,忙不迭狗颠屁股迎了上来,肘肩一谄笑道:“好久没见你老了,从川东押船下来?”

    绿衣女郎不大理他那一套,只问说:“有单间吗?”

    酒保没口答道:“有,有。姑娘先请坐,马上给你老拾夺。”

    这时另有数桌上的客人,纷纷上前招呼,相邀入座,词色均甚欧洲敬。

    绿衣女郎一概辞谢,说话之间,不住拿一双美目瞟着小道士。

    须臾,酒保收拾好一间雅座,绿衣女郎坐定下来,点了肴馔,向酒保说道:“你去问问坐在楼梯口的那位道爷,是不是武当山下来的?请他来说话。”

    酒保一听说是武当山下来的,吓了一跳,说道:“姑娘理那个穷酸道士干什么?”

    绿衣女郎,杏眼一瞪,拍桌叱道:“要你多管!”

    酒保吓得喏喏连声,赶紧去把小道士请了来!

    小道士异常尴尬的来到雅座,打个稽首,低头说道:“姑娘呼唤,有何吩咐?”

    绿衣女郎见他那副羞窘之态,大为不忍,温言说道:“你先请坐,我觉得道爷好面善,那天在巫山失足落水,想跟祈焕艺比剑的可就是你道爷?”

    小道士正是玉阳,那绿衣女郎用不着说,自然就是杜采频。

    玉阳听她一问,红着脸答道:“正是我。”

    杜采频笑道:“那我们也算是故人了,不知比剑的结果如何,而且——”她停了一下,笑容渐敛,怜惜的说道:“何以落得这般狼狈模样?”

    这一问,问得玉阳眼眶一红,虎目中扑簌簌落下泪来。

    杜采频大惊问道:“道爷为什么伤心?”

    玉阳含泪答道:“玉阳已是被逐出师门当的人了。”当下,玉阳将祈焕艺比剑以后,大闹演琳观,自己被逐出门墙的经过,细细说了一遍。

    杜采频听罢,叹惜不止。

    玉阳亦是黯然无语,

    好久,杜采频说道:“说起来倒是我的不是了。”

    玉阳道:“这不能怨姑娘,是我自己年轻好事不好!”说到此处,又虎目圆睁,钢牙顿挫的恨声道:“只不过那祈焕艺,太以可恨,我玉阳留得三寸气在,断断饶不过他!”

    杜采频一听这话,悚然动容,但这不过一刹那,脸色又恢复平静,问道:“好么道爷今后何去何从,有什么打算?”

    玉阳说道:“我俗家姓秦,家住长沙,有个叔叔常到沛市,长贩运乐材,想这便宜乃是水路要冲,因此每天到这里来等候,巴望家叔路过,将我带回家乡,好在舍下还有几亩薄田,再不然帮着家叔料理买卖。也是糊口之计。”

    杜采频接口说道:“好岂不辜负了你一身‘武当绝学’,不济帮人走镖也比做别的买卖强得多。”

    玉阳答道:“武当门规,一不准跳入绿林,二不准辱人,我虽被逐出门墙,尚望掌门师伯有重新收录的机会,故不敢坏了武当规矩。”

    杜采频哼了一声,没有接话,只是很殷勤的劝导他。

    两人心中似都有事,皆是默默有善。并无多语。

    不一会饭罢,洒保摆上香茗,玉阳喝了一口,起声说:“多谢姑娘赐饮,玉阳告辞了。”

    杜采频赶紧说道:“秦爷慢走,我有个计较在此,看看使得使不得?”

    玉阳听说,重又落坐,说道;“姑娘有何见教。”

    杜采频眼圈微红的说道:“自先父故世以后,我本待结束事业,另访名师以便向祈焕艺付还血债,只是行先父手下的弟兄不少,一旦解散,男女老少几口人的生计,不能不顾,为此只得强打精神,挑起千斤重担。虽有几位先父生前的好友帮忙,但得力的入,总还嫌不够,如果秦爷一时无处可去,能不能屈就在我盐船上照料照料?”

    这是杜采频刚才默默无语时,在心时盘算已定的主意。杜采频之意,第一、玉阳被逐出门墙,祸由已起,如今他狼狈不堪,道义上应加援手。第二、玉阳对祈焕艺恨得要死,同仇敌忾,正该联结一气。第三、杜采频对这个猿臂蜂腰的武当弟于,已暗生微妙的情愫。由怜生爱、自己并不知道,只觉不舍得放玉阳离去而已。

    在玉阳,已是千肯万肯,但表面上还得迟疑踌躇一会才答道:“蒙姑娘援手于究途末路之中,感德不浅。只怕才轻力薄,将来不能替姑娘分劳!”

    杜采频微然一笑道:“你倒像个酸丁似的,会咬文嚼字说客气话。”

    玉阳人逢喜事精神爽,剑眉一掀,爽朗大笑。

    杜采频看了他一眼,又皱眉道:“你把你的道袍换了吧!”

    玉阳依言而行,买了一身衣服,上澡堂洗澡整容,换了儒生装束,英俊之中透着儒雅,直如换了个人。

    然后,他手摇折扇,往江边走去。

    一打听“杜姑娘”码头闲人,无不皆知,指着一号大船说道:“到那船上问就是。”

    秦玉阳谢了一声,抬头去看那一号大船,三桅五帆,极其壮观,此时正静静停泊在江心之中,般头高高耸起,上有一个朱底金漆的“五福”花样,捧着老大一个“杜”字。

    就这时已有一个壮汉上来问讯道:“相公可是姓秦?”

    玉阳答道:“我正是秦玉阳。”

    壮汉道:“我家姑娘已等候多时,请上船相见。”

    说罢,一打手势,划过来一条精致小船,壮汉请秦玉阳下了船,一稿撑了开去。一路船上梢公都遥遥致礼,玉阳暗暗惊“五福庄”杜家好大的气派。

    不一会来至大船,杜采频亲自接了出来,迎至中舱落坐。四个年约十五六的丫环,一色雪青软缎衫,玄色湖背心,姿容娟秀,一齐上来伺侯,一个安坐,一个奉茶,一个递扇,一个接帽,闹得秦玉阳小道士手忙脚乱。

    这中舱极其宽大,舱壁光滑如镜,四周皆是花梨几椅,中间一张大理石红木雕八仙的方桌,上面摆满各色干果蜜饯,都用黄澄澄的高脚金盘盛放。

    杜采频这时已换了装束,下穿玄色黄缎的散脚裤,上穿玫瑰色紫采丝百蝶的夹袄,松松挽一个马髻,螓首蛾眉,粉面生春,颜如三春之花,腰如九秋之柳,说不尽那一股婀那娇艳的风流体态。

    秦玉阳忘却身在何处,怔怔的看着杜采频说不出话来。

    杜采频自幼行惯江湖,从来不晓得什么叫忸怩。这时看秦玉阳高挑身材,通开鼻梁,虎目含情,似笑非笑,另有一种美男子的魅力,不觉心头一阵荡漾,羞得低下头去“卟哧”一笑道:“你傻看什么?”

    这一声,才将秦玉阳迷迷糊糊中惊醒过来,一慌张带翻了一碗茶。

    四个丫环一齐掩口匿笑着,上来收拾。

    奏玉阳暗暗警惕,怎的如此颠三倒四?

    杜采频也正了正脸色,叫丫环传言出去道:“请孙总管来见秦相公。”

    原来“五福庄”杜家,在这条大江上有三个总管,专门料理买卖船只,这孙总管是东路总管,各叫孙立生,水底功夫,极是了得,世故经验,更是老到,见了秦玉阳,极力的奉承了一番。

    谈至天黑,摆上酒来,肴馔极其精致。

    酒罢,秦玉阳告辞,孙立生另发了一号大船,供秦玉阳乘坐。

    等他一觉醒来,只听水声哗哗,已是拔锚起行了。

    第二天一早,杜采频命丫环来请他过船,早已备下精致早点。杜采频一面殷勤劝他食用,一面不断问他夜来睡卢安稳等等,一缕情丝,牢牢定了在这武当小道士身上。

    从此,两人日夜形影不离,晚上亦要到三更过后才依依分手。

    一团熊熊爱火,愈燃愈烈,有如一道爱的洪流,巨大的冲击力量,谁也无法抵御。

    这一夜,已是从宜昌启程的第七天。

    船泊白帝城下,一钩新月,照着滚滚江流,数声猿啼,令离人凄然泪下。

    但是,在秦玉阳和杜采频,却是另有一番天地,他们在杜采频的中舱之中,熄了灯,并坐在一起赏月。

    江风吹来,微有寒意,秦玉阳握着杜采频的手道:“有些冷?”

    杜采频幽幽答道:“不,我心里躁热得很,倒好像是三伏署天。”

    秦玉阳笑道:“真奇怪,我心里也一样。”

    他们都知道,心里热辣辣为的是什么,但谁也不肯明明白白说出来。

    秦玉阳叹了一口气道:“我还是还俗了的好。”

    杜采频知道他的用意,轻轻说道:“你现在不等于还俗了吗?而且。”

    她想说:而且,道士也并非绝对不准娶妻生子,还俗不还俗,又有何妨?但是,她终究不好意思说出来,回眸浅浅一笑,在月色下,越显得又颊凝酥,清丽绝伦。

    秦玉阳心头甜甜的十分甘美,握着她的柔荑,轻轻放在鼻下,一股少女的肉体芳香,中人欲醉。

    他踌躇满志的笑道:“现在说来,我真该感谢掌门师伯的成全呢!”

    杜采频瞟了他一眼,薄嗔道:“说的什么怪话?”

    秦玉阳道:“若非掌门师伯将我逐出门墙,我怎能有缘遇到你呢?”

    杜采频这才明白,心里十分舒服。

    她向他偎紧了些,躲在暗处,心里在吟着两句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秦玉阳如醉如痴,默默的享受她的深情。

    斗转参横,三更将尽。

    秦玉阳心头如打翻十七八只吊桶一般,不知该不该告辞回船?

    天人交战,扰攘不宁。

    终于,他毅然站了起来,说道:“我回去了。”

    话一出口,但觉杜采频圈着他左臂的手,反而紧了一紧。

    他刚心急一动,杜采频却又松了手,他头也不回的回到自己船上。

    两船相并,他的床和她的床,只隔了两层舱壁。

    秦玉阳那里睡得着?

    一闭上眼,杜采频宜喜宜嗔的春风面,袅娜生姿的杨柳腰,不住在他眼前晃动那一双深情款款,似乎曾会说话的俏眼,正在黑暗中注观着他。

    少女幽幽白,甜甜的,任何龙涎鹤舌,澜麝旃檀所不能比疑的肉体芳香,不住飘浮在他的鼻下。

    他像她所说的“心里躁热得很”踢开秋香罗薄被,仍不管用。

    “格”的一声,他推开了床头的舱壁,淡淡的月色,清冷的江风一齐送到枕边。

    他的心境慢慢平静下来。

    忽然,他听得对面也是“格”的一声。

    一眼望去,淡月朦胧中,一对眸子像黑宝石样在闪动。

    低低的送来一声令人回肠荡气的叹息,杜采频问道:“你还没有睡么?”

    秦玉阳用内家功夫,练音如丝,答道:“我睡不着,你呢?”

    仕采频慵懒的答道:“我也是。”

    秦玉阳突然激动,一颗心像要跳出喉咙口似的,微带颤抖声的说道:“咱们再谈谈好么?”

    没有回答,好久好久没有回答。

    这一问,女孩儿家是答不出来的。

    秦玉阳撑起半个身子,轻轻说道:“我来了!”

    一式“渴骥奔泉”身子平窜出去,越过这个船窗,进入那个船窗,船身稍微一晃,就似江涛轻打一般,无人知觉。

    杜采频的船窗,又是“格”的一响,关得紧紧的。

    月斜楼上五更钟,杜采频忽地惊醒,抬起皓腕,理一理散乱在枕上的青丝,轻轻推醒秦玉阳,叫道:“玉哥,玉哥!”

    秦玉阳一惊醒来,低声说道:“我该回自己的船了。”

    牡采频拿他的手贴着自己颊上,眼含珠泪,默默无语。

    秦玉阳怜惜的问道:“频妹,你怎么啦?”

    杜采频伏在他肩头说道:“玉哥,我可是什么都绐你了,如果你撇下我不管,这滚滚长江,就是我葬身之地。”

    秦玉阳着急的答道:“频妹,你怎么说这话?如果我秦玉阳有朝一日,对频妹你变心,就叫我死在祈焕艺的青霜剑下!”

    杜采频听他睹下这样重咒,芳心一宽,不自觉的绽开笑容。

    秦玉阳又将她一把搂住,软玉温香,实难割舍,但天色将明,不容留恋,只好深深一吻,仍回自己船上。

    从此,杜采频对秦玉阳,眉梢眼角,又另是一番情致。有时避开旁人的耳目,偷说几句知心话,只恨不能畅所欲言。

    温州西门外。

    官道上四骑骏马,蹄声得得,疾行如飞。

    四骑马上,前两个短衣快靴,大家庄丁打扮,后两个一男一女,男的猿臂蜂腰,气宇轩昂,女的容颜映丽,隐隐然已有少妇的风情。

    不一会,从官道往左折入一条青石甬道,两旁松枯成行,极其幽静。走完甬道,一片广场,矗立着一带庄园,背倚忠山,映带清溪,气派极其雄伟。

    这庄园的墙垣,已微现青苔,想来建造至今,已有年代,但是门楼甚新,看上去完工不久。

    这座庄园正就是杜莱江的“五福庄”门楼被“俊剑王”祈焕艺盛怒之下,一招“木兜罗”劈垮以后,重行改建,故而新旧之迹宛然。

    前行的庄丁,抢先下马,等后面一男一女到庄,上前接过马匹自去。大门口原有七八个庄丁,一齐上前请安,说道:“姑娘回来了!”

    姑娘是杜采频,手指秦玉阳道:“这位是秦相公。”

    众人纷纷上来行礼,秦玉阳早已听了杜采频的嘱咐,从身上摸出一个红纸封袋,内藏全国十八省通行,山西票号第一家“晋裕”的银票二百两,交给一个老年壮丁,嘱咐他分散与众庄丁。

    这时,三个青年壮士迎丁出来,但都是身带残疾,一个断了右手半支手掌,一个左手缺去小指,一个瘸腿。

    这三人正是杜莱江的三个弟子“小青狮”刘琪、“粉面灵猿”池中龙“弱水蛟”蓝日祥。

    当下,杜采频将秦玉阳替三位师引见,各自见礼寒暄,来到大厅落坐叙话。

    秦玉阳将比剑惹祸,逐出门墙之事,细说一遍,并将祈焕艺大骂一通。

    刘琪的手掌,蓝日祥的大腿,皆伤在祈焕艺剑下,池中龙左手小指虽是蓝日祥的误伤,但也由于祈焕艺那一招“驱猿拒鹤”之故。因而这时一提祈焕艺,也都恨声不绝,刘琪右掌一断,武功半废,脸色更是凄惨狞厉。

    秦玉阳却是不服输的神情,大声说道:“祈焕艺‘龙形九剑’虽厉害,招数到底只有九式,明儿个我向三位师哥讨教讨教,咱们琢磨一套特别招式,联手破他的‘龙形九剑’,未当没有取胜之望。”

    这一番话,说得杜门三徒,大为心动。

    杜采频也趁机替秦玉阳拉拢道:“真的。武当派的‘虚无长生剑’,名满天下,秦爷对我三位师兄,可别见外藏私。”

    秦玉阳赶紧说道:“那里,那里!我的功夫还差得远,得好好儿请三位师哥指点。”

    刘琪等三人心想,秦玉扬虽然不敌祈焕艺,起码也拆了上百招,自己与祈焕对敌,见面要不了三招就败下阵来。足见得秦玉阳的功夫比自己高得多,不由得起了几分敬意。

    这天谈到深夜,秦玉阳对刘琪等人,一口一个师兄,态度极其亲密尊重,兼以武学一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得杜门三徒,对他都有好感,更是因为祈焕艺是他们四人的公敌,越容易谈得投机。

    至于杜园下人,因为他出手毫爽,态度和蔼,自然也十分尊敬这位秦相公。

    因此,奏玉阳在杜园作客,十分愉快,每日里与刘琪等人谈艺沦剑,倒也逍遥自在。

    唯一的遗憾是与杜采频交谈的机会不多,就是谈话,也只是冠冕堂皇的寒暄,满腔浓情蜜意,只有各自对花坠泪,封月长吁!

    时间像流水般,转眼一个半月过去。

    这时已是岭云烘日,野树无风的三伏天气。

    一天午后,忽然倾盆大雨,暑气顿收,秦玉阳连宵苦热,夜不安眠,这时枕罩生凉,午睡极是酣畅。

    葛然间,听得一声轻响,习武之人,功夫越高,耳目越灵,秦玉阳早巳惊醒,抬眼一看,不由喜出望外。

    只见书桌边俏生生站定一人,淡蓝罗衫,双蜂微隆,冰肌无汗,樱唇含笑,正是日夕相思的杜采频。

    秦玉阳一跳而起,探首看看窗外无人“砰”一声推上房门,一把将杜采频拥在怀里,如火双唇已自凑了上去。

    杜采频在他怀里拼命挣扎,着急的轻叫道“不,不,让人看见。”

    也不知是她女人力弱,还是半推半拒,终于让秦玉阳长长一吻,聊解相思之苦。

    杜采频这时也沉醉了,丁香微度,星眼半饧。但就在秦玉阳神魂颠倒时,杜采频突地一推,挣脱他的怀抱,似嗔非嗔的恨声说道:“你再闹,我马上就走!”

    秦玉阳陪笑道:“别走,别走,咱们好好坐着说说话。”

    杜采频道:“现在可没有功夫说话,我要带你去见一个人,快穿衣服,我在厅上等你。”

    说罢,理一理鬓发,扯一扯衣襟,翩若惊鸿的走了出去。

    秦玉阳回想那一吻,独自余味津津,定一定神,穿好长衣,来至厅上。

    杜采频一见他出来,转身向外走去,秦玉阳紧跟在后。

    门外,庄丁早已备好两匹马,执鞭相候?

    二人认蹬上马,杜采频从庄丁手中接过丝鞭?嘱咐道:“三位爷回来,就说我跟秦相公逛玉蟾山去了。”

    说罢,一领丝缰,首先跑了下去。出了甬路,进入官道,放开四蹄,往西疾驰。

    此时雨后新云,千山含翠,十分凉爽,但是三五里路跑下来,杜采频亦已微感身子发热,勒一勒丝缰,缓缓而行。

    秦玉阳当下一使劲,上前数步,与杜采频并辔联骑,在马上问道:“你带我去见什么人?”

    杜采频面容严肃的答道:“我父亲有个朋友,要看看你?”

    秦玉阳又问道:“叫什么名字,是什么身份?”

    杜采频道:“我叫他冯大叔,你跟我叫就是了,说话要小心些。”

    秦玉阳更诧异,说道:“怎么个小心?”

    杜采频微一沉吟,答道:“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什么就说什么就是了。”

    秦玉阳心下非常奇怪,但再问杜采频,她不肯多说,只答道:“以后你会知道。”

    过了一会,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叮嘱道:“哦,我带你去见冯大叔的事,你可别跟我三位师兄说,他们不知道有冯大叔这个人。”

    这话越使得秦玉阳狐疑满腹,暗暗加了戒备。

    但是,他也另有一股兴奋之感。

    不一会,杜采频带马转入一条岔路,竹林茅篱,路径甚是曲折逼窄。

    竹林深处,一户人家,粉墙剥落,似是败落的臣室,杜采频下马叩门,出来一个伛腰驼背的老头,说道:“请进来吧!冯大爷已等了一会儿了。”

    杜采频也不答言,一打手势,叫秦玉阳把马牵进院里,领着他曲曲折折,走进一个月洞门,里面是一个小院子,墙垣极高。

    北面是一座假山,杜采频领着他穿了进去,里面尽是一间石室。

    石室中明晃晃点着两枝粗如儿臂的白蜡烛,一张虎皮交椅,上坐一人,年约六旬,生得极其魁梧,脸上花白虬髯,连鬓而下。这一团茅草似的虬髯之中,露出一张海口,一只鹰爪鼻子,双目深陷,射出两道微带黄碧的精光,相貌生得极其狞恶。

    杜采频裣衽为礼,说道:“冯大叔,我把秦玉阳带来了。”

    秦玉阳也作了一个揖,说道:“秦玉阳拜见冯大叔。”

    那姓冯的大剌剌的点点头,道:“喔,你就是武当派的后起之秀玉阳?”

    秦玉阳躬身答道:“说来惭愧,玉阳现在已不算武当门下。”

    姓冯的道:“前一阵子我也听说武当掌门鹤年子清理门户,驱逐了一个劣徒,就是你吗?说说看,是怎么回事?”

    秦玉阳记着杜采频“有什么说什么”的告诫,便把当初告诉杜采频的经过,照样说了一遍。

    姓冯的凝神静听,等秦玉阳说完,问道:“那祈焕艺后来怎么样?他的那把青霜剑盗回去了没有?”

    秦玉阳一楞,没有想到他会问这个,心下非常着急。

    好秦玉阳,急在心里,表面不露,而且机变极快,从容答道:“玉阳自犯过以后,先在石牢囚禁,第二天一早,由两位师兄押解下山,片刻不许在武当停留,因而祈焕艺是否将剑盗回,玉阳不得而知。不过,后来在宜昌酒楼,听得传言,说是掌门师伯鹤年子,以祈焕艺太过狂妄,扣剑不给,要祈焕艺请他师父一微上人修书来讨,方肯发还。不知此话是与不是?”

    姓冯的点点头,似表满意,说道:“频姑娘说你已得武当真传,究不知功夫如何?”

    秦玉阳方要谦辞数语,突然眼前一亮,一溜银光,如闪电般直奔面前,心下大惊,待要侧身避过再说。

    就这身形将动未动的一刹那,忽地如电光石火般的一个意念浮现在他心头。

    这意念让他紧紧抓住,而且立即付之实行。

    实行的结果,就是将身躯站立不动。

    只听“哧”的一声,一把长剑插入他头旁石壁之巾,剑锋没入石壁近尺,后半截独自微微晃动。

    杜采频吓得花容失色,秦玉阳暗叫一声好险,姓冯的却如枭鸟发现腐鼠般笑了起来。

    姓冯的笑声一停,翘一翘拇指赞道:“不错!”

    杜采频惊魂已定,却还不明就里。

    秦玉阳自然十分清楚。

    原来姓冯的所露的这一手,名为“荆轲击柱”乃是武当剑法中的绝招,这一招似实而虚,发招之时,拿准尺寸,让开少许,如果对方不明就里,就原有之势向左或向右避开!正好撞及剑锋,自取灭亡。

    化解之法,极其简单,就是兀立不动,让来剑自行落空。秦玉阳虽不会这一招,却听师长解过这一招的妙用,因而识得。

    当姓冯的出手掷剑,他将动未动之时,猛然想到,这一溜银光,必是姓冯的所发,而其用意,则在试他功力,看准这一点,由“试”字上想出“荆轲击柱”的奥妙,故而兀立不动,亦是拼险应试,不想居然奏功,实属侥幸。

    这时姓冯的又说道:“秦老弟请至外面走走我跟频姑娘说句话。”

    秦玉阳走出石室,在院子里长长透了口气,想到适个性命呼吸之间的一幕,犹有余悸。

    他非常奇怪,这“荆轲击柱”乃是武当至高无上的秘艺,姓冯的由何习知?而且他那出手之快,拿捏之准,没剑之深,功力恐怕不在掌门师伯之下,何以又未听过有这等相貌的一个姓冯的高手?

    至于他以绝招相试,明是要试试他懂懂武当的绝学,如是武当高手,纵然不会,也必知道化解之法,若非高手——

    若非高手,不明化解之法,自然死在他的剑下!

    这姓冯的好狠毒,初次见面,毫无恩怨,就事先一点不加警告暗示,轻易拿别人的性命相试。

    秦玉阳越相越心寒,对姓冯的也越来越无好感。

    然而,姓冯的试他的功力的目的,又是何在呢?

    他知道事态演变,已到紧急时期,前途步步荆棘,要非常当心才好!

    他在心里默默的盘算着。

    忽然,杜采频莲步姗姗,已走出假山,她的脸上有迷茫、兴奋。却又忧虑的神色。

    秦玉阳知道这里不便说话,还是不问的好。

    两人牵马出门,曲曲折折走上官道,秦玉阳才说道:“冯大叔跟你说什么?”

    杜采频道;“咱们到玉蟾山再说。”

    两人放马疾驰,到了玉蟾山,让马儿自去溜步,杜采频领着秦玉阳走到山后僻静之处,在一株大松树下的石墩上,坐了下来。

    杜采频拈着一枝松枝,看着秦玉阳说道:“冯大叔对你很赏识,问你愿不愿意在他手底下做事?”

    秦玉阳“哼”了一声,没有回答。

    杜采频道:“你别‘哼’,我那三位师兄的功夫,他还瞧不上眼呢!”

    秦玉阳道:“这一说,他倒真是很赏识我了!但不知他要我做什么?”

    杜采频想了一会,答道:“自然是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秦玉阳心头一跳,好难作答。但是,他的机智到底不弱,一沉吟间,已想出一句极好的答语,特意反问道:“你的意思如何?你说怎么,我就怎么!”

    杜采频见他如此倾心顺从,用感激欣慰的眼光看着他。但,不一会,眼中的神色,又变得黯淡忧虑,轻喟一声,说道:“还你自己拿主意吧!我,我可是不十分愿意。”

    这让秦玉阳看出她心头的矛盾。

    他紧握着她的手,异常温柔诚恳的说道:“频妹,你我两颗心如一颗心,生同衾,死同穴,我一心只望你快活,能够替你解决一些什么困难,因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心里有话,尽管跟我说,咱们商量着办,你信我吗?”

    杜采频点点头道:“我怎么不信你,我不信你,也不会这样待你了。”

    秦玉阳赶紧接口道:“我知道的,我不过问一问。我在想两件大事,第一件,我该托什么人来求亲,把咱们的事早一点办了。第二件,我得想办法替你父亲洗刷冤枉。”

    杜采频倏然动容,眼中惊恐之色,倏现即隐,但是秦玉阳已看得明明白白。

    杜采频这时缓缓说道:“第一件容易,我自己可以作主,等把你安顿好了,我托人出来办。第二件。”

    秦玉阳道:“江湖上对你父亲的批评都不大好听,起初,我也信以为真,到了这里才知道,你父亲真是仁义参天,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谁想到不但死得那么惨,而且还替人背了黑祸,可真是没天没日的大冤枉!”

    语未及半,杜采频已是玉容惨淡,眼含珠泪,听他说完,颤声急促的说道;“只要你明白就好,想不到江湖上也还有句公道话!”

    说到此处,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秦玉阳义愤填膺,极力劝解,等她收泪以后,才又说道:“光我知道你父亲也还不行,咱们得替他老人家洗刷冤枉。”

    杜采频拭泪摇头道:“指使我父亲杀祈焕艺父亲的。到底是谁,连我也不知道。而且——,唉,好难办唷!”

    语涉迷离,秦玉阳深为失望,把整个事情,极快的在心里想了一遍,问道:“那么祈焕艺的母亲呢?到底在不在世上?”

    杜采频这时心中为悲痛的充塞,神智昏瞀,而且秦玉阳已为她所完全信任,因而不暇思索的答道:“在,我也是等我父亲故世以后才知道,她待我真好。”

    说到这里,杜采频眼中流出孺慕留恋的光采,直瞪瞪的看着远处,自言自语的接下去说道:“她待我跟自己女儿一样,我从小没有娘,现在才知道一个人有娘是多么有福气?我几时带你去见见她,她一定也喜欢你!不,不能,她说过不许让人知道,我无论如何得听她的话。她什么都跟我说,就是她的身世隐痛,支字不露。真可怕,唉,江湖道上的冤仇牵连,要几时才能了结?玉哥——。”

    杜采频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满眼恐惧厌恶,身子都有些站立不住,女孩子娇弱的天性,完全流露,秦主阳赶忙伸过手去,重重握着,在她耳边柔声道“频妹,别怕,我在这里。”

    她的手是冷的,语声颤抖,怯怯的仰望着秦玉阳说道:“玉哥,咱们从此别在江湖道上逞能,找个冷僻的地方躲着,安安闲闲的过一世吧!”

    秦玉阳点点头:“我答应你,过几天我偷偷去找我师父,掌门师伯为了武当门规,不得不把我赶出来,我师父可还很疼我,我求求他老人家,请他替咱们的婚事作主。”

    杜采频一叠连声的答道:“就是这么办,就是这么办。”

    这时,夕阳已经卸山,两人立在松树下,晚风中,心中各有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两骑牲口是养惯了通人性的骏马,蹄声得得,缓缓行来。似是催促主人回家。

    秦玉阳执住辔头,让杜采频上了马,自己也跨上一骑,丝鞭一扬,在斜阳影里双驰而去。(潇湘子提供图档,xie_hong111ocr)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