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穿回古代好养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重九的热闹过去之后, 蝶山村的人们马上又投入了忙碌的冬耕备播之中。

    李大家的稻谷是收得最早的一批, 刚刚收割完李大叔就来跟风夜打了招呼,那两亩水田就算是正式回到风夜的手中了。

    风夜依旧雇了几个人把土豆下种,将从李大手里买回来的那些田沤了肥, 并且托人买了绿肥种子回来,打算到十月水田沤足了肥之后全部都撒上。

    绿肥是一种生物肥料, 不仅能够给田地增肥,改良土壤, 保持水土, 嫩茎还可以作为冬季野菜食用,前世风夜的家乡就惯用绿肥肥田,秋收之后播种, 到了冬季就长得满田都是, 春节之际就会开花,风夜的父亲就最爱拿嫩绿肥来清炒或者下火锅。

    去年冬天的时候风夜就曾经在梧县县城附近的农田里看见过成片的绿肥, 才知晓此时空也有绿肥这东西。

    拿回了水田时候, 风夜就想起了他谋划已久的鱼塘来。

    于是,在九月中旬艳阳高照的时候,风夜一家出动挖鱼塘!

    风夜选了一块临近小溪边,排水蓄水方便,面积又不小的田作为未来的鱼塘, 用镰刀把田里的禾茬割掉之后,风夜请人上山砍来坚实耐水的树木做成大木桩,寻了石头来打塘基。

    几个帮工把原来的田埂挖开, 重新用石头和着田土垒成将近一米宽的小道,在两边打上木桩加固,田埂的外围还按照风夜的想法种上移植来的桑树和从别处买来的柑橘小树苗。

    把塘基弄好之后,风夜自己带着家里的几个人继续挖深鱼塘,鱼塘既要养鱼又要种藕,为了以后挖藕和放水捉鱼都方便,风夜把鱼塘挖成中间深,四周渐次低浅的锥形。为了安全起见,鱼塘没有挖多深,中间最深的地方蓄水之后也就到成/人的腰部,四边浅的地方刚刚能到膝盖。

    挖出来的田土除了用来加固沓实塘基,其他的都做成了泥砖,风夜的想法是既能挖好鱼塘,又不浪费泥土,做成的泥砖还可以盖一间土坯房子,可谓一箭三雕。

    风夜家的牲畜越来越多了,原来的那三间小茅屋都开始捉襟见肘了,而且貌似他还缺一个马厩,萧远赫的马车不就是没地方放嘛,那匹骏马都委屈的跟牛羊关在一起,马车的车厢就放在前院里风吹日晒呢。风夜还埋怨自己当初盖房子的时候没把这个计算进去,都没想到有房之后也会有车,虽然目前的车不是自己的。

    做泥砖的印框是用四块两指厚的木板做成,长四十厘米宽三十厘米,上下底空,把湿了水的印框丢在铺了禾茬的地上,往框内填入泥土,踩踏结实,刮平,然后把印框起出来,四四方方的泥土砖就做成了,一溜溜在太阳下晒干。

    萧远赫和风夜,穆青和青山,两两合作,一人挖土一人踩泥,活儿干得倒也快,没出三天,鱼塘就完工了,早先晒干的泥砖在旁边的田里堆成一堆,没晒干的还排排躺在新挖好的鱼塘底。

    鱼塘挖好了,风夜开始寻找藕种和鱼苗,要说莲藕和鱼这两样东西,附近十里八乡就数明霞村最多了。明霞村本来就是因为荷花众多才出名,那村里家家户户都有鱼塘,种着莲藕,寻藕种和鱼苗的事儿也不难,蝶山村有好些媳妇就是从明霞村嫁过来的,李氏家族里也有好几个姑娘嫁去了明霞村里,两村经常有人往来。所以风夜很容易就托人牵好了线,买了鱼苗回来,还付了定金定了藕种。

    等泥砖全部晒干起出来后,风夜在新挖好的鱼塘里放上一些小石块、水草,然后就开始蓄水放养鱼苗。

    注了水的鱼塘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闪动,水很清,连鱼塘底的石块都看得清清楚楚,偶尔可以看到小鱼儿游过,鱼塘边新栽的桑树光秃秃的没有一片叶子,小柑橘树也才到人的小腿肚高,所以现在还看不出风夜想象中绿荷娉婷、桑果环绕、清风徐徐、游鱼穿梭的美景。

    忙完了鱼塘之后,风夜总算是能歇一歇了,虽然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去做,但是从秋收到现在大家都忙得够呛的,风夜决定休养几天。

    萧远赫和青山已经被风夜认可为家里的常驻人员了,不过房钱当然还是要收的,这两只在这段时间也帮了风夜家不少的忙,尤其是——风夜看着晒黑了不少的萧远赫大少爷,粗糙的手上结了很多茧子,身上穿的是跟蝶山村人一样的短打布衣,脚上汲啦着一双草鞋,裤腿经常挽起来,小腿的肤色看起来也晒黑了一大截,乌黑的长发挽成一个发髻用布巾盘在头顶,一口白牙齿的嘴巴里也经常冒出跟蝶山村人一样的土强调话语。风夜已经很难想到他当初白衣飘逸、长发当风,一副翩翩佳公子的风采来了。

    难道当农民还比当地主少爷好么?风夜已经不再想这个问题了,这就好比问他自己,为什么从现代的一个都市白领穿越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