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秘书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眯起眼瞧我,问我有何感想。他一直记着我偶然提起过的研究课题,他说,你在试图解读民俗话语,你能帮我解读一下跟这石狮有关的话语吗?我摇头不止,我说这显然超越了我的专业研究范围,我只觉得,不管因何缘故,这般行事似乎过份了一点。魏远东摇摇头,说这些人显然听说了一些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可能跟某个人的生殖器有些关系,他们忍不住要表达自己的一点感想。他们曾经对有关人的舌头进行过一点教育,他们还对他的爪子进行过教育,现在他们决定对他的生殖器也进行一点教育,从舌教育爪教育一直到性教育,真叫周到全面。

    他掏出下竽岭大鬼的还阳散,打开来,把包里的骷髅粉全部倒进惨遭阉割的雄狮嘴里,抬起手在狮背上拍了两下。

    “挺起来。”他说。

    庆典隆重开幕,鼓乐齐鸣,鞭炮声震耳欲聋。

    魏远东开玩笑道:“教授想起什么了?当年土匪们放排子枪?”

    恰在那个时候,县城西北一十字路口意外地发生一起车祸,一辆满载水泥的大卡车驶进路口时,空中突然响起热烈的鞭炮声,司机一时走了神,没有注意对面驶来的一辆轿车,两车快速冲到一块,互相闪避不及,卡车慌张中扭成横向堵住道路,轿车车头一滑撞上卡车,而后飞上一旁的隔离花坛,翻了半个个,幸好车上的气囊及时弹出,顶在司机面前,让他逃脱一死。司机刚从车门爬出来,那车便忽地烧了起来。

    那时我坐在庆典大会的主席台上,做为知名教授,我是本庆典一只合适的花瓶,他们总把我摆在应当摆放的地方。在隆重宣布开幕之后,庆典大会的开场总是一系列比较冗长和乏味的话语,包括主持人介绍来宾,宣读贺电贺信以及领导报告、来宾讲话、各界代表发言和海外客商致辞等等,我在洗耳恭听之余心有旁鹜,认真关注着发生在会场之外的各意外事件,包括县城西北角十字路口的车祸。我知道在车祸发生之后,有两辆消防车冲到现场,用高压水龙灭火,而后有吊车及时赶到,把烧得半焦的破轿车拖走,卡车也被拖离现场。警察在车祸之后封锁了附近的所有路口,把准备穿城而过的各类机动车全部挡在县城之外以保证车祸现场的迅速清理和道路的畅通。除了车祸,那天上午还发生了一些意外事件,有近千人着各式服装操各样物件在庆典会场所在的县体育场外道路上聚集,有人持刀,有人举棒,有人手持三节鞭杀气腾腾。这些人当然不是预备图谋不轨,他们手中的武器已经只是符号和象征,最多是带点怀旧意味的一种道具,人们是在准备欢天喜地地举着它们参加庆典之后的踩街活动。有一桩流血事件发生于踩街队伍聚集等待期间,有位农村小伙子在练习他的鞭技时,不慎一鞭抽到旁边另一支队伍一个小伙子身上,在对方脖颈上抽出一条血痕,而后两队人发生口角。幸而立刻有负责人员赶到现场调解,未酿成重大事端。

    所有这些事情都是魏远东告诉我的。那天上午的庆典大会上我始终跟他在一起,因为我在主席台上的座位紧挨着这位县长大人,由于县庆贵客盈台,高朋满座,我们的位子只能安在主席台前排右侧的最边上。魏远东对我说,是他特别吩咐调整座位安排,非常荣幸地把我跟他搞在一块。他说他要跟我说些有意思的事。但是开头他没顾上跟我说话,因为他还有不少活要干。该庆典大会的主持人是这个县的县委书记,这人很年轻,时正在北京学习,是请了假,专程回县参加庆典活动的。魏远东代表该县政府在庆典大会上致辞,读完两页稿子后他就老老实实坐回自己的位子。但是他并不就此赋闲,他是庆典活动的总指挥,他把他的手机放在桌上,把振铃方式调为震动,于是我就不断地陪同他感觉桌面的轻微震动,有关场外车祸和踩街队伍口角之类消息源源而来,他在指挥调度处理之余,不失时机地把情况告诉我,使我得以与之共享。

    庆典大会的语言程序终于完结,踩街表演在鼓乐声中开始。我看到曾惠华从人群中冒出来,手持红黄旗站在主席台下方左侧,具体调度踩街队伍的行进。按照预定方案,踩街队伍从体育场北大门进入庆典大会现场,从主席台前经过,再绕场大半圈,从东大门出场上街,然后就在县城的主街道上游行,让百姓共赏,举县同乐。魏远东在踩街开始进行时对我说:“教授你要有思想准备,这种踩街最多算是现代仿民俗,图个热闹,有时就成了不伦不类一锅杂烩。”待队伍入场,果然如其所言:民俗踩街队的前锋竟是一支摩托车队,九十辆摩托成三路纵队缓缓行进,每辆摩托车都系小红旗一面,摩托车手着迷彩服,戴钢盔,像一支县级摩托化步兵突击队似的。紧跟摩托车队是十来辆彩车,彩车上或有女孩花枝招展,或有各种木制或铁制模型,均为体现本县经济和社会建设成就内容。然后就有了我感兴趣的东西:前山的霸王阵打头阵,乡民们顶着麒麟头,在锣鼓师的指挥下一伸一缩,左穿右插,一行人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晃过前台。霸王阵后边是顺风旗,百余面各色旗呼拉拉飘忽而过,景象颇热烈。其后腰鼓队叮叮咚咚一番就轮到“竹马队”民俗表演,数十乡民每人腰间扎一竹马头,在响锣声中晃荡而过。竹马队后边是小学生军号队,小号手们头戴圆柱形高帽,穿红色制服,制服上又是流苏又是饰品眼花缭乱就跟民国初年北洋水师的将军服一般有趣。在军号队后边出场的民俗表演“蜈蚣行”颇为壮观,出场的乡民有百余人,每两人一组,一前一后,每人左右肩膀各杠一长竹竿,每一对竹竿中部各绑有一只小竹筐,坐一个六、七岁模样,穿黑衣持黑旗的小男孩,一组一组的乡民前后相衔成长蛇阵,他们称“蜈蚣行”,如此招摇而过,没有太多动作,虽质朴,却显得相当大方。(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