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侦探作家陈容国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下午,胡资质正在牢里被强制干活,他的任务是将大石头砸成小石头子,累的浑身泥巴、气喘吁吁,几乎虚脱。

    这时,慕容正义走进来,说:“胡资质,你先别干了,以后也不用干力气活了,到我这来吧,有人找你。”胡资质随慕容正义,走到衙役们休息的一间房,那是一个宽大的房间,里面有四季盛开的各种花朵,还有青翠欲滴的竹子。

    房间里一个人正冲他微笑,是陈容国!胡资质激动地走过去,二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资质,你看我是陪着圣健法师过来看你的,这是他给你的一本佛经”陈说着,指了指门口。胡资质激动的看到了圣健法师的身影,赶紧过去施礼。圣健法师轻拂他的头,特别慈爱,胡资质的泪水不由地夺眶而出,跪在地上!

    法师递给他一本书胡资质接过来看,书名是《般若波罗蜜心经》。

    法师说:“今天给你的这本经,是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有大德认为这经是从600卷《大般若经》中的《学观品》中摘录出的,所以你将来有机会最好把《大般若经》全读一遍,好能够全面理解。

    “明白”胡资质说。

    法师接着说:“《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

    法师说:“我们先看正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剩?腊闳舨?廾鄱喙剩?奈薰野??薰野?剩?抻锌植溃?独氲叩姑蜗耄?烤鼓??。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胡资质说:“能不能解释一下,这样我看不明白”。

    陈说:“由于我的层次有限,只能谈谈个人的认识,不见得能准确表述他本来的原意,这一点必须说在前面,因为他太博大精深,愿我们互相学习。”

    “好吧,我知道了。”胡资质说。

    法师接着说:”首先讲什么是‘般若’,这是一句外国话,古印度的梵语,可翻译为慧、智慧、净慧。不管译成什么,都不能完全表达般若一词在梵文中的含义。为了不以智慧二字局限‘般若’这个名称,所以仍然保留梵音。”

    胡资质点点头。

    法师又说:“什么是心?心,顾名思义,这里的心有两个意思。就其本意而言,这268字,是般若的心脏,是般若的纲要,是般若的要领,是般若的根本。它就像人的心脏,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心,在人生中,起到决定一切、指挥一切的作用。此经就是600卷般若经的核心内容,故称为《心经》;一切佛法都以般若为中心为根本。第二个意思,这268字就是讲的凡夫的心、圣者的心、成佛的心。就是讲从凡夫的心如何修成圣者的心,修成佛的心。

    所谓心,如果从一般意义上讲,有四种心:

    1、肉心。肉心是身体器官,它虽然是物质的,却是我们精神的依托、思维的依托,所以把它叫做心。

    2、思考心。遇到种种因缘、种种景象、种种境界,心有所思、有所虑,叫做缘虑心。缘就是对象,虑就是主观思维活动。主客观一经接触,就有思维活动。

    3、集起心。就是指八识心王阿赖耶识。集指八识种子,指因。通过第七识、第六识、前五识的作用,不断地把所接触的外界的一切信息,反馈到八识田中,就像电脑软件一样把各种信息种子贮存起来。第八阿赖耶识就是以第七识为桥梁,不断地反馈和输出。反馈进去成为种子,输出出来就成为现行。现行生种子(集),种子生现行(起),这样的心我们称为集起心。

    4、真实心。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真如佛性通过甚深般若的薰习、开发、挖掘,能够产生无穷的妙用,所以也把它叫做心。”

    胡资质说:“您慢点讲,我有些吃力,什么是‘八识心王阿赖耶识’?”

    法师说:“‘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