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郑风跟着林晓走进了位于负二层的仓库,发现此地别有洞天,15万平方米的负二层空间没有做分隔,是类似原时空的地下停车场的大空间,里面亮着灯,有不少的工人在整理物资,还有叉车拖着平板挂车来来往往周转运输货物,应该是还在卸载今天早晨通过时空虫洞过来的物资。

    “车能直接进来?”郑风问道。

    “码头有通路从跑道下穿过,直接进入负一层和负二层的东侧,最后到达负一层和负二层的任何位置,不过由于层高的问题,只能进平板挂车。为此,肖姥爷建议上有轨电动平板挂车,这样既安全、快捷,还能减少燃油给地下室带来的污染,目前,穿越组正在落实这件事。”

    说完,林晓在自己的周围划了一个圈,然后又道:“这个区域堆放的都是电子厂的生产设备和各种零配件,从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设备、自动化电路刻板机一直到电子产品装配线全都有,零配件更是种类齐全,数量也有保障,可以满足收音机、收录机、功放、音响和电视机等全部黑色家电的生产,不过现在玻壳、显像管的生产设备还不完整,半导体封装和检测线等还没有到位,其它电阻、电容器、电位器、连接器、机电元件等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线也在筹集之中。”

    郑风道:“没有事!可以先把现有的生产线安装起来,然后一边利用原时空的零配件生产,一边完善电子工厂的生产体系!只是生产线的安装没有熟练工不成,得提醒穿越组弄人过来。”

    “穿越组早就想到了!”郑风笑道:“这些生产线都是从几家工厂拆来的,穿越组把派人安装调试和指导生产写进了合同,所以267个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已经到了本时空,只是依照规矩还在海中漂在,得明天上午放出来。老豆让你来主持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和生产,明天我就把这267个人交给你,本时空的工人由你自己挑选。”

    充分利用原时空黑色家电产业换代的机遇,尽快在本时空建立穿越一家的黑色家电产业帝国,扼杀日本电子产业,挑战美国电子产业领导地位的建议是郑风提出来的。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毕业、集成电路工程硕士毕业的郑风对本时空的电子产业的发展进程比较熟悉,对日本电子工业发展也有一定的研究。

    日本电子工业50年代平均增长为36%%uff0c60年代平均增长为20。8%%uff0c但真正迎头赶上是在1961年第一件日本电子产品——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问世后,自此日本的电子工业就一路高歌,占据了世界电子工业的主导地位,先后开发并生产出袖珍计算器、石英表、vhs盒式磁带录像机、立体声随身听、液晶电视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用电子消费品。

    因此,目前正是打压日本电子工业的最佳时机,所以在郑风第一次赴香港的时候就以半导体袖珍收音机开路,目前来自原时空的半导体袖珍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还是通过香港输入世界的主打产品。

    现在又开始全面引进电子工业生产链,看着堆放在仓库里的生产线,郑风好像已经看到了本时空日本电子厂家的哭泣,笑得合不拢嘴,不过他并没有失去自我,清楚自己的斤两,于是为难道:“让我搞搞技术还成,管理项目我可没有经验,别把事情给搞砸了!”

    林晓道:“这个你也不用担心,有肖姥爷、杨姥姥帮着策划,你工作就是督促落实和检查。另外,李老和蒲老拐过来的13个专家中还有和蒲老一小说电的老同事,都是电子方面的专家,也会帮助你。”

    林晓陪郑风参观守电子工厂的生产设备,就去忙自己建设的事去了,郑风则径直回家向肖姥爷、杨姥姥请教电子工厂的工作应该如何开展。

    回到家的时候,才知道肖姥爷陪李文正、蒲小勃拐来的13个老头去了,只有杨姥姥在家。不过郑风知道杨姥姥虽是女流,但做过某大型化纤厂的总工程师和生产副厂长,经验不比肖姥爷少,能力也不比肖姥爷差,所以就借着陪着杨姥姥喝功夫茶的机会,把电子工厂项目的事说了。

    听完郑风的叙述,杨翠兰没有马上给郑风建议,而问道:“做一件事,我们必须弄清楚做这件事的工作目标,然后再弄清楚当前的工作重点,三豆觉得这件事的目的和眼下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郑风道:“工作目标是把原时空的电子生产技术引到本时空,形成我们在本时空的电子产业优势。当下的工作重点当然是尽快把电子厂建起来,尽快在本时空生产出自己的产品,并推入市场。”

    “工作目标总结得很好!”杨翠兰讲评道:“在本时空形成我们的电子产业优势是远期的工作目标,当前的工作目标则是把原时空的电子生产技术引到本时空来,而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从原时空引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引进生产设的工作穿越组正在做,那么你当下要做的什么呢?”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郑风马上明白了,当下自己迫切的任务不是急着上生产线、出产品,而是让本时空的人学会自己组装生产线,掌握黑色家电的生产技术。

    至于抢占市场打压日本电子产业的事,由于穿越组从原时空弄过来都是价格低廉的积压产品,再加上时空货币差,价格相比本时空生产的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

    “姥姥!我明白了!”郑风兴奋道:“我们当下要做的是把林长富岛上的电子工厂办成一所技校,充分挖出来自原时空的267个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潜力,帮我们培训出一批合格的技术工人来,至于生产的事下一部再考虑。”

    接下来郑风就忙开了,首先是招收工人,考虑到首批工人是燎原的火种,必须强调文化素质,于是郑风在结束与杨姥姥的谈话后,立即向在肖良群岛的叶鹏发了封电报,告知明天上午通过文化考试招收电子厂技术工人,这开启了南洋兄弟集团以考试招工人的先河,这对穿越一家控制下的移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开办了一个多月的夜校开始真正受到移民们的重视,形成了一股人人学文化的热潮,这算是电子厂招工的一个积极附效应。

    8000多移民中的劳动力有5600人,其中香港的合同制船员和技术人员600人,600多去了洋浦,庄清华的陆军连和江山的侦察排要走了素质最好的200人,再除去上过院校的246多人的专家人才,郑风通过考试从3900多人中只挑选到了220人。

    失望的郑风急中生智,打起了本时空大陆电子厂的主意,给在海南岛的大陆联络组发出了一封要电子厂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电报。

    大陆联络组的人员就是徐主任和张副司长为首的谈判代表,他们接到电报后,处理的效率和以前一样的快,两个小时后就给出了答复可以,条件是帮助大陆生产半导体军用电台系列。

    最终郑风得到了6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600名技术工人,还有120名电子专业的应届大学生,4000名应届高中生,还得到了一大笔的半导体元件的生意。

    知道了这个生意,肖良群和杨翠兰比郑风还高兴,因为了解本时空的大陆情况的他们,想起了上山下乡运动。

    由于工业化的步子慢,自五十年中期开始,大陆就开始出现应届中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在苏联发生,1954年苏联以城市青年为主体开展了大规模垦荒运动,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

    于是大陆有样学样,把上山下乡作为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通过上山下乡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