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傍上女领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32章下乡调研
小周“哦”了一声,就继续开车。在一个比较僻静的小餐馆前,他停车让刘立海下来吃午饭。吃饭的时候,刘立海就和这家小餐馆的老板聊,问他们这里的孩子上学问题怎么解决。
老板看了看刘立海,又看了看小周,答非所问地说小周是本县人,刘立海肯定不是本县人。
刘立海问老板:“你怎么看出来的?”
老板一边盯着刘立海看,一边收拾碗筷,嘴里也没空着,说:“你长着一张嫩白的脸,在林县冬季和夏季时间最长,风吹雨打,不可能有这么嫩白的脸。”
刘立海被老板说得脸一阵发烧,他又感觉是不是自己的这个样子,常让人误解,他就不是一个能够干实事的人。他不甘心地又问老板:“这里的孩子们上学有问题吗?”
老板这次没有回避刘立海的问题,而是问他:“你是当官的吗?看样子不像。不过我还是告诉你吧,这里的孩子上学很成问题。几个村合在一起才有一所小学,好一点的家庭拼着命把孩子往县城里送,差一点的家庭,任由孩子们自生自灭了。”
刘立海又问老板:“这个问题最严重的是哪些村?”
老板说了一个名字,周家湾村,有十个自然组,算是岗子岭镇最大的一个村。只是周家湾村小车进不去,摩托车可以进去。刘立海让小周在餐馆里等他,他让老板送他去,误的工,他付工钱。他拿出五十块钱给老板,老板欣然同意。
一路上,老板给刘立海讲,这里的孩子们失学率比较高,十二、三岁去打工的现象普遍得很,一个班几个学生、十几个学生都算正常。刘立海没有说话,这些情况超出他的想象力,他从来没有去想乡村的教育状态,也从未去过这么僻远的乡村。他生活在京江市,他的生活概念里没有乡村这个词。尽管他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班上也有从乡村而来的学生,但是这些学生的家境大多比较富裕。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在镇上或者县城上的学,真正从乡村一步一步考入北京的孩子,在刘立海的生活圈子中,真的还没有遇到过。
周家湾村到了,小学坐落在一个山脚下,有两排房子,一排显然是重新装修过的房子,一排则破败不堪。刘立海直接走进了校园,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只有三个教室有孩子们在上课,而且每个教室的孩子们一群面向朝东,一群面向朝西。其中有一个教室竟然只有六个孩子朝向一致。
刘立海的出现格外引人注目,孩子们都往窗外看,惊动了上课的老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从教室里走了出来,问刘立海:“你找谁?”
刘立海问他:“我想见见你们的校长。”
老教师说:“我就是。”
老教师的裤子打着补丁,手上沾满了粉笔灰,脸上的皱纹如刀刻一般,深浅不一地交织成一幅岁月的苍桑图画。刘立海鼻子一酸,他实在没有想到他看到的现场是这个样子,这些和他的想象完全脱节。他对老教师说:“老师好,您上完课,我再和您聊聊好吗?”
老教师笑了笑,转身走进教室,让学生们自习。他带着刘立海去了他的宿舍,宿舍的窗户破损的地方用报纸糊着。这个情况在电视里见过,在真实的生活里,刘立海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愿意在北京过着无比艰难的蚁族生活,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去。
刘立海问老教师:“你们学校有几名老师?工资由谁发?”
老教师叹了一口气说:“本来有三名,镇里分来一名年轻老师,可干了不到两个月,就走了。现在就剩下他还有一位女老师,也四十多岁了。他们老了后,谁来管这些孩子们呢?工资原定一百五一个月,村里没有钱,通常能够领到一半就算万幸了。”
刘立海没想到老教师们的工资如此之低,后来老教师给他解释,他们都是村里请的代课老师,这一代课就是几十年,“代”字取不掉,他们就享受不了国家有关教师补贴的种种待遇了。老教师还告诉刘立海,以前这所小学很火红,那个时候他还年轻,虽然是代课老师,可他觉得很自豪。那个时候孩子们多,一个班四、五十人,有从城里来的知青,有刚刚... -->>
第32章下乡调研
小周“哦”了一声,就继续开车。在一个比较僻静的小餐馆前,他停车让刘立海下来吃午饭。吃饭的时候,刘立海就和这家小餐馆的老板聊,问他们这里的孩子上学问题怎么解决。
老板看了看刘立海,又看了看小周,答非所问地说小周是本县人,刘立海肯定不是本县人。
刘立海问老板:“你怎么看出来的?”
老板一边盯着刘立海看,一边收拾碗筷,嘴里也没空着,说:“你长着一张嫩白的脸,在林县冬季和夏季时间最长,风吹雨打,不可能有这么嫩白的脸。”
刘立海被老板说得脸一阵发烧,他又感觉是不是自己的这个样子,常让人误解,他就不是一个能够干实事的人。他不甘心地又问老板:“这里的孩子们上学有问题吗?”
老板这次没有回避刘立海的问题,而是问他:“你是当官的吗?看样子不像。不过我还是告诉你吧,这里的孩子上学很成问题。几个村合在一起才有一所小学,好一点的家庭拼着命把孩子往县城里送,差一点的家庭,任由孩子们自生自灭了。”
刘立海又问老板:“这个问题最严重的是哪些村?”
老板说了一个名字,周家湾村,有十个自然组,算是岗子岭镇最大的一个村。只是周家湾村小车进不去,摩托车可以进去。刘立海让小周在餐馆里等他,他让老板送他去,误的工,他付工钱。他拿出五十块钱给老板,老板欣然同意。
一路上,老板给刘立海讲,这里的孩子们失学率比较高,十二、三岁去打工的现象普遍得很,一个班几个学生、十几个学生都算正常。刘立海没有说话,这些情况超出他的想象力,他从来没有去想乡村的教育状态,也从未去过这么僻远的乡村。他生活在京江市,他的生活概念里没有乡村这个词。尽管他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班上也有从乡村而来的学生,但是这些学生的家境大多比较富裕。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在镇上或者县城上的学,真正从乡村一步一步考入北京的孩子,在刘立海的生活圈子中,真的还没有遇到过。
周家湾村到了,小学坐落在一个山脚下,有两排房子,一排显然是重新装修过的房子,一排则破败不堪。刘立海直接走进了校园,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只有三个教室有孩子们在上课,而且每个教室的孩子们一群面向朝东,一群面向朝西。其中有一个教室竟然只有六个孩子朝向一致。
刘立海的出现格外引人注目,孩子们都往窗外看,惊动了上课的老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从教室里走了出来,问刘立海:“你找谁?”
刘立海问他:“我想见见你们的校长。”
老教师说:“我就是。”
老教师的裤子打着补丁,手上沾满了粉笔灰,脸上的皱纹如刀刻一般,深浅不一地交织成一幅岁月的苍桑图画。刘立海鼻子一酸,他实在没有想到他看到的现场是这个样子,这些和他的想象完全脱节。他对老教师说:“老师好,您上完课,我再和您聊聊好吗?”
老教师笑了笑,转身走进教室,让学生们自习。他带着刘立海去了他的宿舍,宿舍的窗户破损的地方用报纸糊着。这个情况在电视里见过,在真实的生活里,刘立海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愿意在北京过着无比艰难的蚁族生活,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去。
刘立海问老教师:“你们学校有几名老师?工资由谁发?”
老教师叹了一口气说:“本来有三名,镇里分来一名年轻老师,可干了不到两个月,就走了。现在就剩下他还有一位女老师,也四十多岁了。他们老了后,谁来管这些孩子们呢?工资原定一百五一个月,村里没有钱,通常能够领到一半就算万幸了。”
刘立海没想到老教师们的工资如此之低,后来老教师给他解释,他们都是村里请的代课老师,这一代课就是几十年,“代”字取不掉,他们就享受不了国家有关教师补贴的种种待遇了。老教师还告诉刘立海,以前这所小学很火红,那个时候他还年轻,虽然是代课老师,可他觉得很自豪。那个时候孩子们多,一个班四、五十人,有从城里来的知青,有刚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