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论语注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过情,灭性而死,皆亏孝道,故圣人制礼施教,不令至于陨灭。”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包曰:“言子张容仪之难及。”然而未仁。”

    [疏]“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正义曰:此章论子张材德也。子游言吾同志之友子张,其容仪为难能及也,然而其德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郑曰:“言子张容仪盛,而于仁道薄也。”

    [疏]“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正义曰:此章亦论子张材德也。堂堂,容仪盛貌。曾子言子张容仪堂堂然盛,于仁道则薄,故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马曰:“言人虽未能自致尽于他事,至于亲丧,必自致尽。”

    [疏]“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正义曰:此章论人致诚之事也。诸,之也。曾子言:“我闻之夫子言,人虽未能自致尽其诚于他事,至于亲丧,必自致尽也。”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马曰:“孟庄子,鲁大夫仲孙连也。谓在谅阴之中,父臣及父政虽有不善者,不忍改也。”

    [疏]“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正义曰:此章论鲁大夫仲孙连之孝行也。言其他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他人可能及之也。其在谅阴之中,父臣及父政虽有不善者,不忍改之也,是他人难能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包曰:“阳肤,曾子弟子。士师,典狱之官。”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马曰:“民之离散为轻漂犯法,乃上之所为,非民之过,当哀矜之,勿自喜能得其情。”

    [疏]“孟氏”至“勿喜”

    正义曰:此章论典狱之法也。“孟氏使阳肤为士师”者,阳肤,曾子弟子。士师,典狱之官。“问于曾子”者,问其师求典狱之法也。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者,言上失为君之道,民人离散,为轻易漂掠,犯于刑法亦已久矣,乃上之失政所为,非民之过。女若求得其情,当哀矜之勿自喜也。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孔曰:“纣为不善,以丧天下,后世憎甚之,皆以天下之恶归之于纣。”

    [疏]“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正义曰:此章戒人为恶也。纣名辛,字受德,商末世之王也。为恶不道,周武王所杀。谥法:“残义损善曰纣。”言商纣虽为不善,以丧天下,亦不如此之甚也,乃后人憎甚之耳。下流者,谓为恶行而处人下,若地形卑下,则众流所归。人之为恶处下,众恶所归,是以君子常为善,不为恶,恶居下流故也。纣为恶行,居下流,则人皆以天下之恶归之于纣也。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孔曰:“更,改也。”

    [疏]“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正义曰:此章论君子之过,似日月之食也。更,改也。言君子苟有过也,则为众所知,如日月正当食时,则万物皆观也。及其改过之时,则人皆复仰其德,如日月明生之后,则万物亦皆仰其明。

    卫公孙朝马曰:“公孙朝,卫大夫。”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孔曰:“文武之道,未坠落于地,贤与不贤各有所识。夫子无所不从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曰:“无所不从学,故无常师。”

    [疏]“卫公”至“之有”正义曰:此章论仲尼之德也。“卫公孙朝”者,卫大夫也。“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者,问子贡:仲尼何所从学,而得成此圣也?意谓孔子生知,无师所从学也。“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者,焉,犹安也。言文、武之道,未坠落于地,行之在人。贤与不贤,各有所识。夫子皆从而学,安得不学乎?“而亦何常师之有”者,言夫子无所不从学,故无常师。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马曰:“鲁大夫叔孙州仇。武,谥。”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包曰:“七尺曰仞。”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包曰:“夫子,谓武叔。”

    [疏]“叔孙”至“宜乎”

    正义曰:此章亦明仲尼之听也。“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者,叔孙武叔,鲁大夫。有时告语诸大夫于朝中曰:“子贡贤才过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者,景伯亦鲁大夫,子服何也。以武叔之言告之子贡也。“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者,子贡闻武叔之言已贤于仲尼,此由君子之道不可小知,故致武叔有此言。乃为之举喻曰:譬如人居之宫,四围各有墙,墙卑则可窥见其在内之美,犹小人之道可以小知也;墙高则不可?见在内之美,犹君子之道不可小知也。今赐之墙也才及人肩,则人窥见墙内室家之美好。夫子之墙,高乃数仞。七尺曰仞。若人不得其门而入,则不见宗庙之美备,百官之富盛也。“得其门者或寡矣”者,言夫圣阈非凡可及,故得其门而入者或少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者,夫子,谓武叔。以此论之,即武叔云子贡贤于仲尼,亦其宜也,不足怪焉。

    注“马曰:鲁大夫叔孙州仇。武,谥”

    正义曰:案世本,州仇,父子叔牙此六世孙叔孙不敢子也。春秋定十年“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左传曰:“武叔懿子围郈。”是知叔孙武叔即州仇也。谥法云:“刚强直理曰武。”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言人虽自绝弃于日月,其何能伤之乎?适足自见其不知量也。

    [疏]“叔孙”至“量也”

    正义曰:此章亦明仲尼也。“叔孙武叔毁仲尼”者,訾毁孔子之德也。“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者,言无用为此毁訾,夫仲尼之德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者,子贡又为设譬也。言他人之贤,譬如丘陵,虽曰广显,犹可逾越;至于仲尼之贤,则如日月之至高,人不可得而逾也。“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者,言人虽欲毁訾夫日月,特自绝弃,于日月其何能伤之乎?故人虽欲毁仲尼,亦不能伤仲尼也,多见其不知量也。多,犹适也。言非不能毁仲尼,又适足自见其不知量也。

    注“言人”至“量也”

    正义曰:云“适足自见其不知量也”者,据此注意,似训“多”为“适”所以“多”得为“适”者,古人多、祇同音。“多见其不知量”犹襄二十九年左传云:“多见疏也”服虔本作“祗见疏”解云:“祇,适也。”晋宋杜本皆作“多”张衡西京赋云:“炙炮夥,清酤多,皇恩溥,洪德施。”施与多为韵。此类众矣,故以“多”为“适”也。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孔曰:“谓为诸侯若卿大夫。”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孔曰:“绥,安也。言孔子为政,其立教则无不立,道之则莫不兴行,安之则远者来至,动之则莫不和睦,故能生则荣显,死则哀痛。”

    [疏]“陈子”至“及也”

    正义曰:此章亦明仲尼之德也。“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者,此子禽必作陈亢,当是同其姓字耳。见其子贡每事称誉其师,故谓子贡云:当是子为恭孙故也,其实仲尼才德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者,子贡闻子禽之言,以此言拒而非之也。言君子出一言是,则入以为有知;出一言非,则人以为不知。知与不知,既由一言,则其言不可不慎也。今乃云仲尼岂贤于子乎?则是女不慎其言,是为不知也。“夫子之不可及也,如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者,又为设譬,言夫子之德不可及也。他人之贤,犹他物之高者,可设阶梯而升上之。至于仲尼之德,犹天之高,不可以阶梯而升上之。“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者,又为广言仲尼为政之德也。得邦,谓为诸侯。得家,谓为卿大夫。绥,安也。言孔子为政,其立教则无不立,道之则莫不兴行,安之则远者来至,动之则民莫不和睦,故能生则荣显,死则哀痛,故如之何其可及也!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